文汇 前天
建立“母题”意识,作文冲刺提分并非不可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刚刚从高考等级考考场上归来,大多数考生或许还来不及歇口气,就要投入到紧张的语数外学科备考中了。面对语文学科,有不少学生认为,语文是一门 " 玄学 " ——任凭自己如何下功夫,似乎收效不大。其实不然,在最后一个月冲刺阶段,考生倘若能找到问题所在,对症下药,考试提分并非无法企及的目标。

在学生中流传着一句话:" 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 "。经过近一年的复习和巩固,对于前两者,大多数学生会积累些许方法和心得。可是对于作文,不少考生依旧充满困惑,想让自己的作文分数更上一个档次,又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最后的备考阶段,分类、提炼、概括是写作训练的要点所在。考生可以在众多的模拟卷作文题中挑选出不同主题的材料进行训练,建立 " 母题 " 意识,同时回扣教材的单元人文主题,形成课内外教考一致的理念,用好教材,写好论据。

在日常训练中巩固 " 写作惯性 "

上海高考语文卷中 , 写作部分占 70 分,是考生必须重视的部分。不少考生说,最后复习阶段会每天写一篇作文、试图达到短期提高作文分数的目的。这样做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但笔者认为,考生更应该重点关注落笔前的构思、写作时的专注以及完成后的学习和反思,有了这些思考、然后再落笔写下一篇,才更有意义。

考前最后一个月,考生不妨通过各区的高考模拟作文题目,或者是历年高考作文题目进行类似的训练,形成自己的审题方法和行文思路,应对考场上的新作文题。

此外,考生尤其要注意在写作时保持专注。不少考生在语文考试中都有着类似的遭遇:时间紧张,作文没收尾。这在语文考试中是 " 致命伤 "。

写不完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前卷速度过慢,也可能是作文审题没思路,更可能是行文艰涩无话可说……最后一个月,考生需要对症下药,尤其是在作文训练过程中,要有时间意识,建议审题和列提纲构思控制在 6-8 分钟之内,全文完篇控制在 35-40 分钟左右,训练的目的是形成自己写作的惯性,如何起承转合,如何破题如何驳论,每个段落如何设计,都需要在日常的训练写作中去不断巩固。

当然,写作过程中更要学会斟酌段落的逻辑与语言表达,记住要时刻回应材料,回扣核心概念,做到与材料精准对话。

写作后的 " 复盘 " 至关重要

在笔者看来,作文训练最重要的步骤,是写作后的反思和总结。请教老师、学习范文、或者自己不断总结和思考作文写作的漏洞,只有做到精准复盘,才能使每一次完篇更有价值和提升的空间。

同一个作文题,有的考生可以从历史的维度、个体的体验、时代的特性等各个角度加以全面的分析与思考。在范文学习中,我们可以总结和概括出分析问题的不同维度,也可以在和老师同学的对话中,形成对这一论题更丰富的论证层次。甚至完篇之后,我们还可以对照一开始所列的提纲,反思自己是否契合了材料的核心。

就拿今年初的春考作文题来说,题目是:" 我们的劳动使大地改变了模样,在大地的模样里我们看到了自己。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写作时,考生应该对材料发问的不同方式进行总结和梳理,思考 " 何为联想 "" 何为启示 "?以这道春考题为例,考生需由大地联想到自然,通过对劳动的联想和思考,进而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为了谋求自身的福祉,在改变自然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存在着盲目索取的倾向,从中我们看到了自己的短视和功利。

大量写作素材蕴藏在教材主题中

仍以上面这道春考作文题为例。题目涉及 " 人类与劳动 " 的话题,其实与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中所学过的部分课文相呼应。梳理高中统编语文教材,共 28 个单元。其中,除去活动单元与整本书阅读外,还涉及 22 个主题,具体包括:青春价值、劳动意义、生命诗意、学习之道、自然情怀、中华文明之光、良知与悲悯、探索与发现、抱负与使命、观察与批判、倾听理性声音、伟大的复兴、百家争鸣、多样的文化、理论的价值、苦难与新生、历史的现场、丰富的心灵、诗的国度、时代镜像、至情至性、求真求实等。

这些主题,其实为作文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写作素材。对于考生而言,若能够将教材的这些主题理解透彻,结合课文再回首思考,那么应对高考的材料作文可以胸有成竹。

纵使考题千变万化,但背后也有一些共性。近年来上海高考作文的命题依旧有着海派文化的大气,引导考生基于 " 人 " 的根本,更要看到外部世界的广阔;由 " 现象分析 " 转向 " 矛盾关系 ",思考的主题更直接地从概念与观点入手,考生需要在纵横交错的思考中,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由 " 浅表思辨 " 转向 " 高阶思辨 ",无论是 " 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 还是 " 认可度的思考 ",这些既是对考生知识、学识、见识的考察,也是对大家思维能力的考验。

还有不到一个月,高三考生就将踏上最后的考场。在这个至关重要的五月,请大家不要慌乱,面对繁杂的试卷、庞杂的知识体系,最好的应对之法就是保持一份淡定从容的心态,善于总结、冷静思考。语文并非难以触及的 " 玄学 ",回归教材、回看高考,在夯实基础的同时灵活应变,方能制胜。

最后,祝愿每一位高三考生,不留遗憾,勇往直前,灿烂在六月!

(作者为上海市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作文 考生 高考 语文 考试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