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消费网 05-16
从柔性屏到拉伸柔性屏,维信诺发布静态拉伸AMOLED屏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柔性屏的进化史,像极了一场关于自由形态的探索。从最初的固定曲面到可折叠形态,屏幕的物理边界不断被打破。

在此次 SID 2025 国际显示周,维信诺带来的 5.57 英寸静态拉伸 AMOLED 显示屏,用两项核心技术改写柔性屏 " 变形记 "。

通过背板结构重构,让 OLED 像素单元在拉伸时保持电路完整性,同时创新封装技术则像给屏幕覆盖一层弹性 " 皮肤 ",在 15% 的平面 / 球面拉伸形变下仍可以维持显示稳定性。这组技术组合拳,让屏幕从被动折叠转向了主动适配的新阶段。

当屏幕突破刚性形态的桎梏,产品设计逻辑便发生微妙转变。维信诺柔性屏拉伸技术带来消费电子的场景革命。

在技术加成下,可穿戴设备终于可以告别圆形表盘配方形显示的妥协方案,屏幕可以随腕关节曲率延展,在运动模式能自动扩展显示面积,这种隐形扩容重新定义了智能手表的交互空间。

在车载场景中,中控屏首次实现与汽车内饰曲面无缝融合,其中值得我们关注的是 " 按需放大 " 功能,比如当导航界面从 10 英寸扩展至 12 英寸时,并非简单拉伸像素,而是通过算法增加有效信息密度,这或许预示着车载显示从装饰性集成转向了功能性融合。

在机器人交互领域,曲面屏与机械结构的精准贴合,使得眼部周边的微表情颤动也能被准确渲染,或许波士顿动力机器人的 " 眼神杀 " 即将从 CG 动画变成现实,而这种拟真度跃迁或将重塑人机信任边界。

当屏幕能够拉伸,蝴蝶的翅膀或许将掀动产业链。静态拉伸技术带来的不只是产品形态的创新。当一块屏幕能适配手表、车载、机器人等多种形态时,终端厂的设备开发周期有望大度缩短,有可能催生出新型的市场供应模式。

维信诺发布静态拉伸 AMOLED 屏幕,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参数的突破,更是一个显示即服务时代的雏形,未来的屏幕或许像流水般自适应于各种界面。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机器人 波士顿动力 维信诺 界面 准确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