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第 4 个微信群了,欢迎来自银行、券商、基金、保险、AMC、房企的朋友,
大家心平气和地聊一些独家消息
入群和开白可加猫总微信:doudeera
可以说贝壳是一家好公司,建立了行业规范,主业基本盘稳固,努力开拓新业务,积极回购股票。
也可以说贝壳是一家坏公司,利用资本垄断渠道,产能充足压榨员工,经营杠杆易受市场影响,职业经理人与股东利益是否一致存疑。
过去四年里,房地产市场变化迅猛,社会与资本对贝壳的评价,日趋矛盾与分歧,不时引发了激烈讨论,如贝壳董事长彭永东的亿元薪酬。
尤其是创始人离开之后,这家公司事实上被职业经理人所掌控。
贝壳刚刚公布的一季度财报,对数据的两种解读,依然反映了这种矛盾。
2025 年一季度,贝壳的总交易额为 8437 亿元,同比增加 34%,相对高峰时期 2021 年一季度下降 21%。
这里的总交易额,可以看作市场占有率,本质上也是利润来源。在市场总体交易规模下降 50% 的背景下,贝壳可以说稳住了基本盘。
但这需要付出代价,利润率下降首当其冲。
存量二手房交易利润率下降最为明显,从最高 49% 下降至 38.1%;新房交易利润率也从最高 27% 下降至 23.4%。
此两项业务利润下降,也与链家交易量在贝壳总平台中交易占比下降有关,也侧面佐证整个贝壳平台变得更加庞大。
2021 年第一季度到 2025 年第一季度,贝壳平台总交易额下降了 21%,但贝壳的门店却从 48699 家增长到 56839 家。
贝壳拥有 " 一体三翼 " 业务战略,即房产交易为一体,三翼则为装修、租赁、地产投资开发的 " 贝好家 "。
主业业务利润率下降之外,低毛利润的租赁业务营收占比提高,同样拉低了贝壳整体毛利率。装修业务的大并购、以及 " 贝好家 " 业务斥巨资拿地,极大增加了成本。
如此一来,2025 年一季度,贝壳的毛利率下降至 20.6%,环比下降近 3 个百分点,同比下降近 5 个百分点。
更是创下过去 11 个季度以来的最低点。按照贝壳的历史财报数据,如果贝壳毛利率低于 20%,就极有可能陷入亏损。
尽管贝壳管理层一直强调中性市场观点,但他们对房地产市场趋势似乎有一种判断。
自 2023 年第四季度以来,贝壳一直在扩张门店增派人手,这一方面体现了市场的复苏,另一方面也可能埋下亏损的种子。
这种扩张事实上提高了贝壳的市场占有率,某种程度上增强了贝壳市场垄断地位,带来更多的行业利益冲突。
创始人离开之后,职业经理人掌舵贝壳,依靠并购进入装修行业,依赖渠道将包租业务做大,以及下场拿地与开发商同场竞争。
业务逻辑上并没有问题,问题总是出现在意料之外。比如房地产市场复苏的中断,亦或是利益失衡下的业务监管。
贝壳做大做强依靠资本,目前账面仍有五六百亿资金,其中大部分来源于 IPO 筹资,可以对冲市场波动。但职业经理人的命运,应该会与业绩息息相关。
资本市场并不是不懂,贝壳发布一季度财报当日及次日,贝壳港股股价下跌超 7%。
拉第 4 个微信群了,欢迎来自银行、券商、基金、保险、AMC、房企的朋友,
大家心平气和地聊一些独家消息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