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挖掘机 昨天
互联网大厂业绩回暖,阿里为何没有开门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新舵手如何破局?

手工劳动 / 挖哥

手工编辑 / 角叔

出品 / 独角兽观察

5 月,中国互联网行业迎来一季度财报密集发布期。

稍早发布业绩的京东和腾讯相继交出亮眼成绩单——京东营收同比增长 15.8% 创三年新高,净利润增速超 50%;腾讯游戏与广告双轮驱动,净利润增长 22% 也是超出了市场预期。

京东与腾讯的股价也是闻风而动,分别斩获美股盘前涨幅超 3%、港股年内累计上涨超 20% 的佳绩。

就在外界惊喜互联网大厂业绩集体回暖时,5 月 15 日,行业龙头阿里巴巴却交出了一份逊于预期的财报。

财报显示,阿里巴巴一季度总营收 2364.5 亿元,同比增长 7%,显著低于市场预期的 2379 亿元;调整后净利润 298.5 亿元,同比增长 22%。财报发布后,阿里美股大跌超过 7%,市值蒸发超 200 亿美元。

这家万亿市值的电商巨头,为何在行业复苏周期中表现乏力?其战略转型又面临哪些深层挑战?

01

业绩逊色于预期

早在 2023 年初,业内就有消息称,快手正着手正式入局信贷领域,到了 2023 年末,快手进一步落实金融野心,陆续招兵买马,其中涉及风控合规、供应链金融等方向的岗位。

财报显示,阿里巴巴本季总营收为 2364.54 亿元,同比增长 7%,未跨过市场预期的 2379 亿元关口,这一增幅不仅逊色于京东同期 15.8% 的营收增速,更是让市场对其增长势头产生疑虑。

但利润端却有可圈可点之处,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净利润达到 298.5 亿元,同比上涨 22%,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与盈利转化上仍有一定功底。

作为阿里集团的核心业务,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CMR)同比增长 12%,达到 710.77 亿元,得益于货币化率提升以及软件服务费增长等因素,且 88VIP 会员数成功突破 5000 万大关,为平台贡献了稳定的高消费力客源。

然而,GMV 增速仅为个位数,被拼多多、抖音等新兴电商平台在 GMV 增速上甩在身后,后者仍能保持 15%-30% 的高增速,京东也达到 8%-9%,这反映出阿里巴巴在电商核心业务的市场扩张上遇到了瓶颈,消费者购物流向竞对平台的趋势愈发明显。

阿里云成为本次财报的主要亮点,业务实现收入 301.27 亿元,同比增速攀升至 18%,创下近三年最快纪录,尤其是 AI 相关产品收入已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其在互联网、智能汽车、金融等多行业渗透率不断提升。

遗憾的是,盈利状况却不尽人意,EBITA 利润率从上期的 9.9% 滑落至 8.0%,高研发投入叠加市场竞争导致价格承压,让云业务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泥沼。

菜鸟业务收入同比下滑 12%,主要受因国内物流服务收入下降及电商业务整合影响,成为拖累集团整体营收的 " 后腿 "。

最惨的还属本地生活集团。亏损额进一步扩大至 23.2 亿元,这还是京东和美团外卖大战开战前的成绩。随着行业竞争白热化,补贴、运营成本高企,盈利改善遥遥无期,也让市场对阿里在本地生活领域的布局价值画上问号。

02

行业竞争格局重塑

在蒋凡重掌淘天,马云也频繁亮相的背景下,阿里巴巴有了新气象,但在业绩上还没有大起色,其主要原因是与他们那时 " 高处不胜寒 " 相比,如今的行业已经大不同。

几乎各条战线,阿里巴巴都遭遇了强劲的对手。

电商赛道,拼多多凭借性价比优势、抖音包括快手依靠内容种草导流,不断蚕食阿里巴巴的市场份额,致使淘天集团 GMV 增速放缓。

在本地生活领域,美团凭借深耕多年的线下资源与配送网络,让阿里旗下的饿了么难有反击之力,竞争劣势转化为财报上的亏损扩大。

AIDC 虽收入增长 22%,但东南亚、拉美等重点市场面临 Temu、SHEIN 等强劲竞对,全球贸易规则不确定、地缘政治风险频发,运营成本攀升,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国际化征程坎坷。

另外,为了抢占 AI 战略高地,阿里巴巴投入巨资布局算力中心,未来三年计划投入 3800 亿元,这一规模远超过往投入总和。

本季度也因为 AI 基础设施建设,自由现金流同比骤降 76%,仅剩 37.43 亿元,短期财务压力飙升。而 AI 技术研发、模型训练优化成本高昂,阿里云虽收入增长,但利润率下滑,反映出前期投入尚未转化为与之匹配的利润回报,市场对其盈利能力持续性存疑。

03

蒋凡能否破局前行?

去年 11 月,蒋凡重返淘天集团掌舵,外界期待其过往在电商运营、数字化创新积累的经验,有望打破现有增长僵局。

业内预期蒋凡将推动淘天在用户体验优化、商家赋能以及营销模式创新上发力,借助 AI 技术提升搜索推荐精准度、广告投放效率,挖掘新的商业化增长点,从而稳住电商基本盘并寻求突破。

另外,马云近期频繁露面,无论是参与阿里战略会议还是走访科研机构,都释放出其对集团未来战略走向的关切。他或将凭借战略眼光,为阿里在 AI、全球化等领域提供更具前瞻性的指引,推动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助力各业务板块协同共进,提升整体战斗力。

未来,阿里能否借助 AI 技术实现弯道超车备受瞩目。一方面,持续的技术突破与模型升级,如通义千问系列开源推动生态繁荣,有望吸引更多开发者与企业客户深度绑定阿里云服务;另一方面,将 AI 深度融入电商业务全链路,重塑购物流程、提升运营效率,为商家和消费者创造全新价值,有望拓宽商业边界,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阿里集团 CEO 吴泳铭表示:" 展望未来,我们将坚定聚焦核心业务,推动 AI+ 云成为我们长期发展的新增长引擎。"

当下,阿里巴巴正处变革十字路口,这份一季报虽暴露诸多问题,但也昭示出其转型决心。

尽管短期股价波动不可避免,但投行如摩根士丹利、国信证券等仍看好其长期价值,认为 AI 和云业务将推动估值修复。

随着蒋凡深入执掌淘天、马云战略加持以及 AI 布局推进,阿里的士气和心气非常高涨,但能否将技术投入转化为商业价值,将是决定其未来走势的关键。(完)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阿里 阿里巴巴 京东 腾讯 互联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