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单
编辑:刘伟
安克旗下打印机品牌 AnkerMake 更名为 eufyMake 一个多月后,在众筹平台上线了第一款 UV 打印机—— eufyMake E1,仅 12 小时众筹金额破千万美金,目前已突破两千万美金大关,打破全球历史科技类众筹记录。
雷峰网了解到,eufyMake E1 众筹所得的两千万美金中,有部分是由安克上一代多色 3D 打印机客户贡献的。彼时,安克的多色 3D 打印机交付出现问题,为弥补客户损失,安克承诺退款并提供新品折扣,从而吸引他们持续支持这款 UV 打印机。
尽管有老用户的支持,eufyMake E1 的众筹成绩依旧堪称惊艳。这一成绩是如何实现的?安克又为何会选中 UV 打印机这个赛道?eufyMake E1 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售价仅一千多美元,只有传统 UV 打印机的十分之一,背后是如何实现的?eufyMake E1 又是否会重蹈安克 3D 打印机交付不顺的覆辙?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安克的爆款法则:产品力 + 低价 + 私域
" 大家都在研究如何把价格高达数十万元的 B 端工业产品,以几千元的成本呈现给 C 端消费者,同时在性能上尽可能接近工业级水准。"
一名跨境电商从业者表示,这正是安克正在实践的典型爆款打造路径——将工业级技术向消费级市场下放,让过去只能在工厂车间中实现的功能,如今在家庭桌面上就能轻松实现。
在 UV 打印领域,传统大型打印门店需要使用不同的大型机器实现不同的打印需求。比如,打印大幅广告用滚筒式机器,打印马克杯用特殊的滚轴式配件或打印机。
相比之下,E1 打印机在模式上整合了平台式、卷筒式、圆柱体式打印功能,以 1/5 的体积集合了多个不同的打印场景,并支持 3D 纹理输出。
价格上,E1 打印机十分诱人,早鸟价最低 1699 美元(约合 1.2 万人民币),相当于传统 UV 打印机价格的 1/10。
整体而言,安克 UV 打印机新增了多项功能,并将产品预售价设定在千元美金级别,兼顾了中小型 B 端客户的需求与 C 端普通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有效拓宽了目标客户群体。这一策略遵循了爆款产品打造公式,实现了对产品的重新定义。
作为一家有 14 年发展历程的消费硬件品牌公司,安克已经建立起来的品牌认知和未来不断成长的全球品牌势能,为内部孵化出来的诸多新品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流量。
相关数据显示,众筹平台 Kickstarter 月访问量达 2000 多万人次,而安克网站月访问量在 300 万 ~400 万人次。这一数据位居中国出海硬件品牌前列。
在产品力没问题的前提下,安克充分利用其私域流量,将用户引导至新品牌的众筹活动,能够大幅降低冷启动的难度。这或许也是安克第一代 3D 打印机产品众筹成绩高于拓竹同年推出的产品的原因之一。
正如同一名二级市场分析师向雷峰网分析的:" 品牌出海短期不需要有多大的技术竞争力,它是一个壳,只要品牌认知在往上涨,你往壳里装东西就行,装扫地机、割草机或是任何品,总能打出一个爆品。"
新品类增长势头很好,也是安克扩知名度、渗透率的结果。
在众筹的营销上,安克的预算投入可谓行业顶尖水平。其在宣传物料的策划与制作上展现出极高的质量,内容不仅丰富详实,更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与此同时,安克在视频内容制作方面也不惜投入重金,打造了视觉效果出众、情绪感染力强的 TVC。
结合当前项目的热度与销售表现,业内人士分析,安克此次众筹营销的总投入极有可能达百万美元。
产品创新、顶级私域和顶级预算的有机结合,共同催生了现象级的众筹项目:eufymake E1 在众筹平台上线仅 12 小时,众筹金额便突破千万美金,目前已突破 2250 万美金。
如文章开头所言,这千万美金,有不少来自安克上一代 3D 打印机用户的支持。更多未披露细节,欢迎添加微信 ydinitialheart 交流。
据了解,AnkerMake V6 版本因为多色打印功能未能实现,商业化交付不达预期,导致部分用户要求退款。后来 AnkerMake 给这批用户做了两个补偿方案:
一是 V6 可全额退款,退款金额为 299 美元,并额外返还 10%(30 美元)。
二是提供价值 600 美元的商店积分,仅用于购买其尚未发布的下一代打印机,且仅适用于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欧盟的用户。
这一策略促使安克 UV 打印机在众筹阶段的销量有所增长。由此可见,尽管安克的 3D 打印机多色组件未能开发出来,但这些老用户仍对其足够忠诚,愿意继续支持其新品。
"AnkerMake 改名为 eufymake,等于重新开始了,团队也换了一些人,但目前看来切换得很成功,新品又扳回来了。" 一名跨境电商相关从业者说道。
从 3D 打印到 UV 打印,安克为何转舵?
" 安克以 UV 打印机作为切入点非常聪明,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消费级 UV 打印机。传统 UV 打印机单价 1 万美金起步,利润非常高,被日本和美国的一些老牌打印机企业所垄断,这些企业没有开拓消费端市场,基本只面向 B 端。" 上述跨境电商从业者说道。
安克作为首个通过众筹平台上线消费级 UV 打印机的品牌,找到了一片空白市场,避开了激烈的竞争。
反观其他 DIY 品类,FDM 3D 打印机有拓竹,激光雕刻机有 Xtool,都是难以逾越的竞争对手。而做全彩 3D 打印,技术壁垒又太高。(如你有更好的洞察,欢迎添加微信 ydinitialheart 探讨。)
事实上,入局 UV 打印机之前,安克已经在 3D 打印机市场布局多年,是业内首个提出 " 高速 3D 打印 " 概念的消费级品牌。
雷峰网了解到,2021 年 AnkerMake 的产品兼技术负责人王志宇加入前,安克原本计划基于投影原理采用光固化技术路线。最终在团队的坚持与努力下,选择了 FDM 技术路线,否则可能会面临如今 " 胜马优创 " 的局面。
2022 年,安克顺利上线了首款 3D 打印机—— AnkerMake M5。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当年安克 3D 打印机产品线营收达 6000 多万元。
为了在 3D 打印上寻求突破,Ankermake 于 2023 年立项预研全彩 3D 打印技术。在历经一年的技术攻关后,结合王志宇于 2019 年设计的一款手持喷墨打印笔所积累的技术经验,完成了为期 12 个月的技术验证。
期间,Ankermake 团队深入探索了从热发泡打印到陶瓷压电喷墨打印等多个技术路线,最终因惊艳的色彩呈现效果,选定了压电陶瓷喷墨技术路线。
在完成全部技术可行性验证之后,Ankermake 团队开发了两代喷墨打印原型机。虽然 3D 打印的成像效果不如人意,但在 2.5D 打印和平面打印方面效果十分显著。这也能解释安克为何转战 UV 打印机。
而后,AnkerMake 的负责人王志宇选择离职创业,并将团队交付给公司,剩下的团队进行后续的开模和产品化。
王志宇离职后,有着 9 年安克工作经验、具备腾讯背景的谢永昌接任产品负责人。另外一名接班人,则是 eufyMake 现任技术负责人许一波,他曾在酷派工作了 23 年,且是智新科技负责人祝芳浩相识 20 余年的挚友。
两人半路接手 AnkerMake 后,将其改名为 eufyMake,并入安克的智能家居品牌 eufy 体系,最终推出了如今的 eufyMake E1。
一名 3D 打印机从业者表示,安克擅长做 ToC 的大众消费品品牌,UV 打印机更符合其 ToC 逻辑。3D 打印在全民的渗透率最多 5% 到 10%。相比 3D 打印,照片打印更普及,是一个大众消费品。从商业角度来看,以照片打印盈利更契合安克的产品属性,也更符合过往的市场经验。
量产交付及成本控制仍是挑战
安克的 UV 打印机项目众筹成果斐然,在中美关税战的背景下,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
很多卖家把安克当做中国硬件的一个标杆,认为 "eufyMake E1 众筹成功,证明了只要把产品做好,还是能在市场上获得现象级的成功,应对关税等不稳定因素。"
不过,安克上一代 3D 打印机产品的交付问题,也让不少人对 eufyMake E1 心存疑虑。
AnkerMake M5 V6 营销时宣传多色打印卖点,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然而与竞品所推出的 FDM 多色打印产品相比,其最终交付表现欠佳。这也让外界担忧,eufymake E1 最终上市时能否顺利稳定交付?
多位从业者表示,众筹成功并不代表最终成功,仍需观察其后续表现,看量产是否顺利以及产品是否好用。
此外,安克这款产品的售价,仅为传统 UV 打印机的 1/10,其成本能否支撑利润仍然是个问号。有观点认为,预售阶段,eufymake E1 可能不赚钱。
传统 UV 打印机功能单一,需要不同的机器来应对不同的打印场景,成本较高。而安克 UV 打印机的分辨率是 1440 DPI,性能参数上跟万元级的大型 UV 打印机是一个级别,同时还能应对不同场景。安克能否在不牺牲功能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成本,十分考验其对供应链的把控能力。
关于安克的产品追踪,雷峰网将持续关注。本文作者长期关注跨境服务生态和品牌出海,欢迎业者添加微信 ydinitialheart 了解更多行业动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