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十三行 前天
极氪科技连续盈利、毛利率21.2%,打破高端新能源“不赚钱”的宿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  汽车十三行    ID:wzhauto2023  ·

   

5 月 15 日,极氪科技集团公布第一季度财报。

这是极氪领克整合后的首份财报:一季度销售 11.4 万台新车,营收 220 亿元,整车毛利率达到 16.5%、极氪品牌毛利率 21.2%,在香港会计准则下连续三个季度盈利。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尚未普遍摆脱亏损的背景下,极氪科技集团用扎实的财务表现打开了高端豪华品牌的正向通路。

极氪与领克的合并,是践行《台州宣言》战略聚焦、战略整合的第一阶段;随后是极氪科技并入吉利汽车体系,实现 " 一个吉利 "。通过这份财报,能够看到将过去数年分散布局的研发资源、平台能力、供应链体系通过品牌协同重新排列,形成标准、形成节奏、形成盈利。

随着 " 一个吉利 " 向纵深推进,极氪也开始承接更多豪华新能源品牌的系统化职责。它所代表的,不仅是豪华市场的品牌落点,也是协同和整合的放大器。整车架构、智驾、三电、智能座舱四大核心能力在集团内多品牌间实现共享,走出来的极氪,正在成为新时代中国高端制造样本的一部分。

别忽视极氪的效率增长逻辑

极氪科技 2025 年第一季度总营收 220.19 亿元,同比增长 1.1%;整车销售收入为 190.96 亿元,同比增长 16.1%;极氪品牌整车毛利率达 21.2%,集团综合毛利率提升至 19.1%。在香港会计准则下,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的前提下,公司费用结构持续优化,非 GAAP 净亏损收窄至 6.4 亿元,同比下降 66.5%。

从结果来看,《台州宣言》后的这场整合,目的不在规模,而在效率。整合之后,平台架构、电驱系统、座舱生态、智驾架构统一规划,将研发资源、试验资源、供应资源集中配置,在组织内部完成资源的优化重组。

以极氪 007 GT 与领克 900 为例,两款车型在开发过程中共用电混系统、域控制器、电池热管理和底盘控制平台,实现跨品牌架构共线开发。一季度领克新能源车型占比提升至 52.4%,极氪品牌毛利率持续走高。

平台共享带来的,是成本下降与产品上市周期同步缩短的双重结果。

当然,极氪的效率提升不仅发生在财务端,也显现在组织执行上。平台共研使得不同品牌研发团队形成专业模组对口协作,不再各自为战。统一的营销与渠道规划,打通了不同品牌的用户资源与服务链路。资源集中后,形成了 " 品牌差异化 + 体系一体化 " 的稳定结构。

这是一种新的产业逻辑,组织结构不再以品牌为边界,而是以技术平台和资源配置为单位进行重构。极氪和领克在架构上仍然保持品牌调性,在供应链、制造、智驾、补能等环节则打通协作体系。

这种分层结构,提升了边际效能,也建立了抗风险的缓冲区。同样,也用数据回答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就是当一个智能电动车品牌走到平台协同阶段,盈利是否具备可持续性?至少在一季度,答案明确且具可推演性。

放眼整个行业,极氪领克这场整合属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路径中 " 向内整合、向外统一 " 的又一次范式转换。2004 年,自主品牌浪潮带来大量区域造车力量;2014 年,整车出口倒逼零部件与标准体系集中;2020 年后,智能化趋势迫使原本割裂的产品、系统、数据重新对接。每一次分散之后,都伴随着一次更大规模的资源再集中,而极氪正处于这条逻辑链的下一阶段。

极氪用结果验证自身的 " 先锋 " 价值

极氪的盈利能力来自于多车型、多平台协同下的可重复能力。从财报数据来看,极氪科技集团的表现是目前中国高端豪华新能源市场中唯一保持同比增长、单车溢价和平台输出并行的品牌。

以极氪 007 GT、009 光辉车型为例,均基于 SEA 浩瀚平台进行开发,统一使用 800V 高压架构、电驱总成与智舱系统。定位不同,但底层标准高度一致,使得模块级采购渗透率大幅提升,供应链管控更加稳固。甚至极氪 9X 将是全球第一款采用全栈 900V 高压架构的超级电混。

平台同步效应在领克品牌中同样清晰可见,领克 900 所搭载的 EM-P 电混系统、智能座舱操作系统、主动安全控制平台,均来自于极氪内部已成熟的技术集群。

复利效应正在形成对用户价值的直接提升。极氪 007 GT 的智能底盘控制技术与 009 光辉的侧滑感知系统,虽应用场景不同,但均由同一套感知冗余系统支持。在用户视角,体验差异化;在企业视角,研发高度协同。这种对功能集成度的控制力,直接反映在整车毛利结构的稳定提升上。

更值得关注的是,极氪科技已在一季度完成对 L3 级智能驾驶架构 " 千里浩瀚 " 的产业化部署,并同步搭载于极氪 9X 与领克 900 车型。这是一整套数据闭环、主被动冗余、端到端路径规划的可商用能力,具备跨车型、跨品牌输出的条件。

在电池与补能系统方面,金砖电池和兆瓦快充桩形成标准组件化,已覆盖极氪 007 与新推出的 7X、领克 Z10。平台级补能技术带来的不仅是用户体验的统一,更重要的是后端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与财务模型可控性,降低未来线下投入的不确定性。

在产业链上游,极氪部分智驾算法、域控制器与中控系统开始向集团内部品牌供货,完成从 " 能力自用 " 到 " 能力外溢 " 的跃迁。这种能力向外扩展,使其成为新一代汽车 " 标准制定者 " 角色,不仅在销售端产生溢价,也在组织端形成资源协同红利。

极氪跑通了一条 " 系统盈利模型 " 路径,从产品、成本、节奏到渠道、交付、毛利各环节均具备工程闭环能力,是目前唯一一个在智能化、座舱、电驱、电池管理四大板块均具备自主平台能力,并实现财务正收益的新势力品牌,这就是极氪的先锋价值。

用四年完成一场 " 行业对照实验 "

时间拨回到 2021 年极氪成立时,没有进行天量融资,也没有进入一级市场讲估值故事,而是依托吉利体系从 0 到 1 建立完整的研发、制造、供应链与服务闭环。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极氪品牌整车毛利率达到 21.2%,在香港会计准则下,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

极氪的工程体系沿用了吉利集团近三十年积累的正向开发经验,在整车结构、底盘平台、三电架构、座舱系统等环节全部自主完成。007GT 的开发周期在 20 个月内完成,009 光辉典藏版的 NVH 调校标准参照沃尔沃 SPA 平台体系。大量核心模块自研和复用,支撑其在平台共享的基础上保证品控一致性和验证节奏。

在渠道方面,极氪坚持直营体系,在全国 75 个城市建立了 300 多家直营门。以广州为例,极氪 009 光辉在多个核心商圈实现高端 MPV 月销领先;在香港市场,极氪 009 是目前注册量最多的新能源 MPV。

在组织结构上,极氪保持研发前置与项目管理并行,每月交付数据同步反馈至产品开发中心,用实际运营数据指导版本迭代与平台复用策略。009 推出典藏版,007 快速导入 GT 猎装,都是通过标准化开发 + 柔性装配体系实现快速响应。

这些要素共同形成了极氪的工程型品牌特征,管理节奏与制造节奏一致决定了它能够用可预测的方式在产品、成本和毛利之间寻找平衡。

相比一夜成名式的商业故事,极氪的路线强调体系训练与组织韧性,这说明只要拥有自建平台、自主研发、自控产线,就可以在全球汽车产业最复杂的变革周期中,实现从架构到结果的完整闭环。

极氪的四年,是中国高端制造企业在新能源浪潮中的一次对照实验,用架构支撑产品、用工程落实规划、用体系兑现结果,为 " 造什么样的车、怎么造、能不能赚 " 三个核心问题提供了清晰回应。

—— END ——

目前已入驻平台

新浪财经|富途牛牛|同花顺|东方财富|雪球

凤凰|腾讯|搜狐|网易|易车|知乎|百家号

商务合作

  邮箱   | wzhauto2023@163.com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汽车十三行所有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新能源 领克 香港 吉利 供应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