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9小时前
空调“三国杀”:美的格力争第一,小米能否“搅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文 | 定焦 One(dingjiaoone),特约作者 | 李唐,编辑 | 魏佳

都说自己是第一,谁才是真的第一?

不久前,国内两大家电巨头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下文简称美的、格力)先后公布了 2024 年财报,并且都表示自己是 " 空调行业第一 ",上演了一出耐人寻味的 " 数据罗生门 "。

这表面上是一次话术的较量,实则折射出当前空调行业竞争的激烈与格局的微妙变化。

传统意义上的空调市场,长期由美的与格力 " 双雄争霸 ",如今的 " 前五 " 名单中,仍有海信、海尔、TCL 等老牌家电企业的身影,但小米空调在线上渠道的崛起,正成为搅动这条赛道的变量之一。

作为家庭必备电器之一,空调行业延续了火热的态势,从整体大盘来看,需求量保持上升。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家用空调销量为 18977 万台,同比增长 20.9%,其中内销 9652 万台,同比增长 6.6%。头部效应更加明显,线上市场 TOP3 品牌份额高达 61.8%,相较 2023 年增加 4 个百分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 行业第一 " 的争夺不仅关乎声誉,更是头部企业抢占用户心智、稳定经销商体系、吸引资本市场关注的关键手段。

" 行业第一 " 之争,谁含金量更高?

这场 " 谁是第一 " 的争议,表面是数据之争,实则是维度之争。

美的与格力公布的数据均来自奥维云网,但选取的品牌维度和渠道维度不同。

美的在财报中表示,美的系产品在国内线上和线下市场份额均位列行业第一,包含美的系旗下的美的、COLMO、华凌、小天鹅等多个品牌。

详细来看,2024 年,其家用空调的线下市场份额为 35.9%,排名第一;家用空调的线上市场份额为 33.2%,排名第一。

美的集团 2024 年年报截图

格力财报引用的数据显示,2024 年格力品牌家用空调线上零售额份额为 25.40%,位居行业第一。

也就是说,这一数据仅限于格力单品牌线上市场的表现,不包含 TOSOT(大松)等品牌及线下市场。

格力电器 2024 年年报截图

对比两家的措辞,区别在于 " 市场份额 "、" 零售额份额 ",具体代表什么?市场份额指的是厂商某一产品的销售量市场占比,主要体现数量指标;零售额份额是指消费者在零售商处购买产品的总金额市场占比,主要体现价格指标。对于企业来说,这两者都有一定参考价值。

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两家企业而言,空调业务的意义也不尽相同。

美的在 2024 年财报中将暖通空调、消费电器业务合并为 " 智能家居业务 ",营收为 2695.32 亿元,占总营收的 65.89%。作为对比,未更改披露口径前,美的 2023 年暖通空调业务营收为 1611 亿元,占总营收的 43%。

格力则在财报中将空调、生活电器合并为 " 消费电器业务 ",2024 年该业务营收为 1485.6 亿元,占总营收的 78.17%。而在空调尚未与生活电器合并的 2023 年财报中,空调业务营收为 1512.2 亿元,占总营收的 74.14%。

毫无疑问,空调业务在美的、格力两家企业的营收中都占据重要地位。但美的的营收结构更加多元,格力则主要 " 靠空调吃饭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 " 第一 " 问题上,格力更执着于线上市场和单品牌维度。

事实上,美的与格力的交锋,由来已久。早在 2007 年,美的就曾在宣传中直指格力空调采用 " 黑心管 ",格力则多次起诉美的专利、商标侵权。2018 年美的起诉格力空调侵犯 " 有凉感,无风感 " 宣传语,将两台格力空调带上法庭现场测试,引得近 170 万网友围观。

可以确定的是,这次也绝不是它们的最后一次较量。

两强争霸未完,新玩家来搅局

两巨头之间的 " 摩擦 ",不妨放到行业背景下来看。

空调行业虽然全年数据向好,但也经历了一些波动。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 年中期,国内空调零售市场和工程机市场增长乏力,其中 6 月、7 月、8 月内销出货量同比分别下滑 10.8%、20.4%、8.0%。直到 9 月以旧换新及国补政策的出现,销量才开始一路猛涨,10 月和 11 月同比分别增长 27.2%、22.8%。到了 2025 年第一季度,国内市场空调销量达 2438.2 万台,同比增长 2.8%,上半年空调销量有望创造新纪录。

这对企业而言,是机会也是挑战。

格力 2024 年营收 1900.38 亿元,同比下滑 7.31%,其中消费电器业务营收下滑 4.29%。早在 2018 年,格力营收就突破 2000 亿元,如今不升反降。2025 年第一季度,格力营收高达 415.07 亿元,同比增长 14.14%,后续能否保持营收高增长成为关键。

面对激烈的竞争,格力在国内市场选择深度布局线下。2025 年 2 月," 董明珠健康家 " 发布,计划年内在全国建设 3000 家、累计建设 1 万家左右,标志着格力终端 SI(店铺终端形象系统)全面升级。这或许是格力希望依靠格力空调和董事长董明珠的影响力,为其他电器引流,从而带动销量增长。

相比之下,美的选择深化产品场景化。在 2025 年电商生态伙伴旺季启动大会上,美的表示要从节能、舒适、健康三大维度出发,聚焦不同场景下的用途差异,推出适合家庭、母婴、大空间等场景的产品。

它们正面交锋的同时,海信、海尔、TCL 等传统家电企业依然占据着前五名,但小米正在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新变量。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5 年 1-4 月,空调市场市占率线下渠道,前五名分别是美的、格力、海尔、海信和卡萨帝,小米位居第 17 名。

但线上渠道,小米已跃居第三,仅次于美的和格力,领先于华凌、海尔和 TCL。

2025 年 1-4 月,空调市场市占率线下及线上渠道前十名 / 奥维云网截图

财报数据显示,2024 年小米空调全渠道出货量达到 680 万台,同比增长超过 50%,位列行业第四。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2025 年空调销量将进入国内前三,计划 2030 年冲上国内前二。

小米空调的表现,给了老玩家一些危机感。有的企业暂时选择观望,私下暗暗较劲,也有的企业 " 心直口快 " 直接宣战。从手机、汽车,到如今的空调,格力与小米发生了多次摩擦。

5 月 15 日,董明珠在 " 格力明珠精选 " 直播间介绍保修政策时,再次狠批部分低价空调表面做得漂亮,实则在内部细节偷工减料。她还提到,自己没有攻击别人,如果对号入座,跟自己无关。事实上," 低价 " 关键词一出,结合上个月董明珠在股东大会提到的低价空调问题,不少业内人士仍将这番话解读为暗指小米。

不管是针对谁,至少从侧面反映出格力对新玩家入局带来的市场变化保持高度关注。

毕竟,小米的入局不仅带来了价格的变量,在打法上也和传统空调企业不同。小米的战略方向可以概括为:强化自研概念,通过智能生态体验吸引消费者。与美的、格力相比,小米在空调业务上的基础较为薄弱,但凭借其智能家居生态和小米品牌影响力,具备一定的突围潜力。

不过,小米并非没有短板。其线下渠道市占率较低,在空调这种 " 重交付、重售后 " 的行业,缺乏线下网络意味着天花板明显。小米若想真正挑战格力与美的,必须在门店布局和服务体系上迎头赶上。

相较于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海外市场或许是家电巨头寻找增量的新战场。

奥维云网公布的数据显示,当下全球约 80% 的空调产能集中在中国,2024 年空调出口销量高达 9326 万台,同比增长 40.4%,需求持续增长。同时,美的、格力等企业也在全力开拓海外市场。

美的财报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海外市场营收规模超 200 亿美元,其中电商渠道销售同比增长超 50%,海外营收占集团总营收超 40%,全球化战略取得重大突破,未来也将延续 OBM 战略(优先发展自有品牌),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

格力 2024 年上半年外销营业总收入为 148.25 亿元,涨幅同样不容小觑。

至于小米空调,目前仍以国内市场为主,正逐步向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拓展。

随着新玩家的加入,战火只会愈演愈烈。

未来三重竞赛: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

眼下,小米喊出 " 数一数二 " 的目标,正式向美的、格力发出挑战。在行业竞争中,能否准确把握新趋势,将直接决定未来的行业地位。

下一个阶段,空调产品比拼什么?先说结论:智能化、绿色化和全球化。

智能化是当前空调产品升级的核心方向,值得关注的是,美的、格力空调纷纷宣布接入 DeepSeek,反而是更懂互联网的小米,迟迟没有跟进。空调的智能化不只体现在 AI 大模型,也在于技术储备和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态。小米依靠智能家居控制中枢小米手机和小爱音箱,在智能化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全栈自研和供应链技术双向加持下,自动调节、智能送风等功能,小米空调也能实现。

其次是绿色化,节能减碳不仅是政策导向,也切中用户对使用成本的关注。

在这方面,美的和格力两大传统巨头具备优势。如格力空调开发的 AI 动态节能技术,号称可根据环境变化和用户需求自主学习,动态调整参数,实现全年动态能效提高 15.8% 以上,帮助消费者降低 13.6% 的耗电量。美的开发的第三代 ECO 节能技术,通过优化压缩机运行逻辑,实现了能耗降低 30%。

小米空调同样在节能方面下了功夫,其推出的 2 匹新 1 级米家空调,官方宣称对比新三级能效全年可节省 380 度电。

最后则是全球化布局,美的在全球 200 多个国家拥有约 400 家子公司,海外设有多个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格力在巴西、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家也设有工厂,主攻北美市场的一拖多分体空调、全变频屋顶机等产品线也在逐渐成型。

图源 / Unsplash

在产品出海方面,现阶段美的优势较大,格力次之。小米手机业务虽在全球销量位居前三,但家电工厂基础薄弱,难以与美的、格力等巨头相比。初期小米大概率还是走 " 生态带动单品 " 的路线,东南亚等小米生态相对成熟地区出口会是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逐步推向其他海外市场。

空调行业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技术与供应链高度成熟,新旧玩家在产品性能层面差距已不显著。因小米空调生产暂未完全摆脱对代工模式的依赖,品控方面存在波动。

同时,小米线下市场布局不足。奥维云网在报告中提到,2024 年国内空调线上渠道小米市场份额为 11.8%,排名进入前三,线下渠道份额却仅为 0.08%,不到美的、格力的零头。

建设更多展出和销售空调产品的小米之家,对于计划持续发力家电行业的小米而言至关重要。可线下布局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工作,这注定是一场耐力战。

归根结底,空调行业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新玩家的优势在于品牌影响力与智能生态,老玩家则胜在长期的技术积累与渠道优势。空调行业体验、购买、售后服务缺一不可,舆论战只是暂时的,用户会用钱包投出真正的行业第一。

* 本文为特约作者投稿,如有疑问,欢迎联系我们。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美的 格力 小米 奥维云网 格力电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