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6 日,医美医疗服务产业集团新氧发布了 2025 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新氧一季度总营收 2.97 亿元,同比下降 6.6%,净亏损较去年同期的 2120 万元扩大至 3310 万元。不过,作为新氧转型方向的轻医美连锁业务收入爆发,同比增长 551.4% 至 9880 万元,创单季营收历史新高。
作为 " 互联网医美第一股 ",新氧这两年一直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医美业务一直是各大互联网平台重点布局的领域,阿里健康、美团对医美上下游产业链虎视眈眈,抖音、小红书等新兴平台则通过直播、短视频种草的方式探索医美业务的引流、变现路径。
业内认为,中国医美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竞争加剧和消费者要求提高带来的挑战,医美平台正积极寻求从流量红利转向供给驱动的新路径。
新氧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金星在财报中表示:" 尽管市场环境充满挑战,我们依然专注于落实转型战略。除了大力发展轻医美连锁业务,我们还在产业链纵向整合、业务多元化方面加大投入,进一步巩固我们在不断演进的医美领域中的竞争地位。"
如今新氧将更多希望寄托在作为重资产的线下连锁店上,那公司能从中找到更多的增长空间吗?
图片来源:公告截图
线上业务面临挑战
根据新氧发布的 2025 年一季度财报,其传统线上业务面临不小的挑战。
财报显示,新氧一季度信息、预订服务及其他收入同比下降 34.1% 至 1.43 亿元,该业务曾是新氧的核心收入来源,在 2024 年同期,收入为 2.17 亿元。对于这部分收入的同比下滑,新氧在财报中解释,是因为订阅信息服务的医疗服务提供商数量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氧平台线上流量聚合能力和 B 端(企业端)客户黏性面临考验。
" 医疗产品销售及维护服务 " 是新氧线上业务的另一组成部分,这部分收入在一季度同比下降 35.7% 至 5560 万元。财报中称,收入下滑的原因为 " 医疗设备订单量减少 "。
根据财报披露的数据计算,新氧两项线上业务合计收入占比已不足总营收的 67%,较 2024 年同期的占比 94% 大幅下滑。这与医美机构扩张放缓、设备采购需求疲软的行业现状吻合。
此外,新氧线上业务的承压与行业生态变化直接相关。当前医美行业面临 " 竞争加剧和消费者要求提高 " 带来的挑战,阿里健康、美团等综合平台通过 " 医美上下游产业链布局 " 分流 B 端客户,抖音、小红书则以 " 直播、短视频种草 " 重构流量入口。
这导致新氧作为传统医美社区的 " 线上信息中介 " 模式受到冲击,因为医疗服务提供商更倾向于通过多平台分发内容,降低对单一渠道的依赖。
线下轻医美连锁能否成为新氧的增长引擎?
作为 " 互联网医美第一股 ",新氧这两年面临更多挑战。起家于医美社区平台的新氧,这两年来在产业链上进行资源整合,布局了美容设备和医院,并下场投资实体医美机构。
2021 年,新氧以 7.9 亿元的价格收购奇致激光(NQ832861)84.49% 的股份,布局医美器械领域。2020 年,新氧参股北京联合丽格第一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 1%,新氧由此直接触达医美机构。
去年 11 月,新氧宣布推出其全新轻医美连锁品牌 " 新氧青春诊所 ",金星在发布会上向媒体表示,希望自己亲自下场,做一家好服务、好价格、好位置的医美连锁品牌。
针对医美客单价高昂的难题,金星表示,新氧通过集中化采购、自建产品管线等组合模式降低药械流通成本。同时还通过提高服务效率的方式,让单店坪效(计算商业场所经营效益的指标)达到其他同类型、同面积机构的 3~5 倍,把平摊到每一位顾客身上的固定成本降低到过去的 1/3 至 1/5。
财报显示,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新氧在全国九大城市运营 23 家医美中心,其中 18 家已实现月度运营现金流为正。线下业务还为新氧带来了新的增量。财报显示,一季度付费访问新氧平台的人次超 4.55 万,确认付费治疗次数达 9.29 万次,同比分别增长近 9 倍和 10 倍,活跃用户数突破 7.57 万人,用户黏性显著提升。
对于 2025 年第二季度,新氧预计公司医美治疗服务收入将达 1.2 亿 ~1.4 亿元,同比增长 337%~410%。新氧首席财务官赵辉在财报中表示,未来公司将就线下医美中心业务进行扩张和持续的运营改进。
从财报看,新氧正在加速从传统线上业务向线下业务转型,但公司能否凭借线下业务走出亏损,仍需观察其成本控制能力、用户复购率及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