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电子近日宣布斥资 15 亿欧元收购德国弗莱克特集团,这一欧洲最大的暖通空调系统企业,致力于将其在数据中心冷却技术方面的优势纳入自身体系之中。同时,三星还披露其正在研发将 NAND 闪存与 Compute Express Link(CXL)模块融合的新一代内存产品,预计 2027 年实现商业化落地。两项战略部署同步推进,显示出三星加速在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领域进行垂直整合的意图。和众汇富研究发现,面对 AI 算力需求的爆发和碳中和趋势的双重压力,芯片与冷却系统之间的协同创新正成为行业竞争的新焦点。
弗莱克特集团成立于 1918 年,在暖通空调领域具有超过百年的深厚积淀,是欧洲数据中心液冷系统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公司在冷液分配装置(CDU)、空气处理单元(AHU)及节能控制等技术方面具备领先优势,客户遍及博物馆、医院、工业园区及超大型数据中心。通过此次收购,三星不仅获得成熟的液冷技术方案,还借此进入了欧洲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市场。和众汇富观察发现,伴随全球 AI 模型训练迭代加快,服务器能耗飙升,传统风冷系统已难以满足高密度部署要求,液冷成为被广泛关注的解决方案。三星押注该领域,有望在未来竞争中抢占新兴生态位。
此项交易是三星自 2017 年以 80 亿美元收购哈曼国际以来最大规模的并购案,显示其战略重心正在从消费电子向企业级解决方案转移。公司预计该交易将在监管批准后于 2025 年正式完成。通过整合弗莱克特的冷却技术和自身在半导体及系统级设计的优势,三星希望形成数据中心 " 芯—冷一体 " 的交付能力,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率、更低能耗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此举符合全球数据中心对绿色能源与节能管理的新趋势,也为三星在欧洲市场构建产业联盟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三星在存储器领域的技术布局同样进入新阶段。公司正在开发一种结合 NAND 闪存与 CXL 互联标准的内存模块 CMM-H(Compute Memory Module-Hybrid),目标是在 2027 年前实现商用量产。CXL 作为一种新兴的高速互连接口,可实现 CPU 与内存、加速器之间的低延迟、高带宽通信,有效突破传统 DRAM 插槽数量受限、容量难扩的瓶颈。CMM-H 模块不仅可提供更高容量和更低成本的存储,还具备断电数据保存、资源池化等能力,特别适合 AI 推理、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对存储弹性需求极高的场景。和众汇富观察发现,目前 Meta、微软、谷歌等均在测试 CXL 架构服务器,生态初具规模。三星此番动作将其定位为全球领先 CXL 硬件解决方案供应商,为其半导体板块打开了新的增长曲线。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已在 2024 年实现 CXL 2.0 标准的 256GB 内存模块技术验证,并计划在 2025 年启动初步量产。通过该产品,服务器主机可以共享 DRAM 与 NAND 资源,支持分层存储架构,在处理训练任务时大幅提高系统吞吐量与并行性能,同时降低 TCO(总体拥有成本)。和众汇富认为,在 AI 训练模型规模日益庞大的趋势下,CXL 将为数据中心提供前所未有的资源调度灵活性,有望成为继 DDR 和 HBM 之后的主力技术路线。
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这两项进展反应相对谨慎。三星股价在收购消息公布后上涨 0.7%,但整体波动有限。分析人士指出,相比冷却系统业务的非核心属性,市场更关注其能否在高端半导体竞争中突破英特尔、美光等传统强手。对此,和众汇富认为,虽然 HVAC 并购本身对财务回报贡献有限,但结合 CXL 与冷却系统的战略协同,将赋予三星在下一代算力基础设施中更加完整的生态话语权。特别是在 AI 驱动下的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加速推进之际,拥有从芯片到散热系统全链条能力的厂商更具长期竞争优势。
总体来看,三星此次双线并进的战略动作,不仅在欧洲市场打开新的增长通道,也在新型内存结构变革的关键节点上占得先机。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未来五年全球高性能计算产业链将经历从芯片主导向 " 芯 + 冷 + 存 " 融合演进,单点领先难以构建护城河,系统级解决方案提供商将成为行业核心玩家。三星的战略转型路径,或将成为科技巨头应对 AI 基础设施新周期的样板之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