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经纪人
聚焦文娱发展,洞悉爆款方法论 ~
"
当各大平台不约而同地推出云包场榜单,俨然 " 自选动作 " 已变成 " 规定动作 "。
"
撰稿:气泡水
最近,优酷和爱奇艺分别上线云包场榜单。
优酷推出 "7 日畅销榜 "" 年度畅销榜 " 等榜单,计算规则是 " 根据过去 7 天 /365 天会员开通热度排序(含会员云包场等)"。目前 " 年度畅销榜 " 的前五名分别是《墨雨云间》《难哄》《边水往事》《珠帘玉幕》《度华年》。
爱奇艺的则是推出云包场 " 最热榜单 ",给 2025 年至今的云包场活动累计座位数量排序。榜单推出当天,# 直接上了波热搜。再加上早就默默推出相关榜单的腾讯视频和芒果 TV,至此,四大长视频平台已经全部 " 上 " 榜。
所谓 " 云包场 " 并不是新鲜事,本质上就是用 " 送会员卡 " 的行为,吸引更多路人进场,来提升剧集热度、播放量、拉新数。因它与剧集平台热度强相关,并且具有一定的宣传属性,所以之前往往由剧方和演员方自发起。但当各大平台不约而同地推出针对性榜单,俨然有一种 " 自选动作 " 变成 " 规定动作 " 的感觉。
那么,在这种 " 常态化 " 趋势下,对剧方、艺人、粉丝又意味着什么?
01
粉丝:" 多走一步 "
" 咱家第一次搞云包场!"
" 集中冲云包场能提播放量拉新热度!"
" 云包场不是给粉丝抢的,更不要出现问同担要礼品卡的情况 "
肖战大男主新剧《藏海传》定档 5 月 18 日播出,目前预约数破 900 万,是优酷有史以来预约人数 TOP1。在此之前他已有近两年时间未播出过剧集,而这也是粉丝第一次正式接触到 " 云包场 ",并且赶上优酷推出相关榜单,因此相当看重,在剧集播出之前,粉丝内部就在进行以上规则科普。
为了迎接自担回归剧集,粉丝小五最近也在学习云包场规则,她认为现在主要是跟集体的节奏走,目前主要是为了冲首日最快破万,所以开播当天和播前预热相当重要,一方面是要在播出前到各平台给路人宣传送月卡,还要带动亲朋好友一起参与;一方面是等云包场渠道出现之后集中给 " 肖战影音会 "(肖战官方粉丝团)加座。
她观察到,为了给云包场做宣传,粉丝也是使劲浑身解数,对内有顺口溜 " 集中人多好宣传,单人散包看不见,统一行动冲热度,重点时段最关键 ",对外还有类似 "V 我 50" 的玩梗,这让她对云包场和热度情况充满信心," 大家就是比较活人,劲往一处使 "。
而对于各平台推出相关榜单,她认为倒没有影响到什么," 不管有没有榜单,都要冲热度冲播放量啊,这些上去了,榜单自然就好看了,也就多了一个我们能够宣传成绩的东西了。说白了,这种感觉和之前做数据冲销量没什么差别,只不过是多了一个维度和需要学习规则的地方罢了。对我们来说已经非常习惯了。"
除了类似剧播期内的粉丝,还有很多粉丝在为了 " 云包场 " 早早地做准备,搜索 " 云包场 " 广场,如迪丽热巴粉丝、赵露思粉丝,为了还没有具体排期仅传出下半年备播的《枭起青壤》《许我耀眼》,也开始了 " 补给计划 "。
整体来看,从粉丝这个维度来说,已经深谙内娱各种规则的她们,对于这种 " 自选动作 " 变成 " 规定动作 " 的情况并没有特别需要适应的地方,因为对他们来说,永远要替自担 " 多想一步 ",用更多数据来为实绩做宣传。但需要注意的是,支持的尺度需要把握,集资、恶意竞争行为不可取。
02
艺人:又一重所谓 " 实绩 "
对于艺人和剧方来说,云包场 " 常态化 ",则还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
利好的一面在于,它可以成为一种营销手段,给到艺人和剧方加成。如上文提到的《仙台有树》,在播出三个月之后,还能作为云包场榜单的第一名登上热搜,在长尾效应上有更多助力,也成为一番主演邓为的 " 实绩 " 之一。
最近因 " 云包场 " 很有存在感的是刘宇宁。直到今天," 刘宇宁的包场 " 座位近 2 万,粉丝更是已经为《折腰》云包场超过 20 万场,而他仅为二番,这种看起来相当 " 上心 " 和 " 大大方方 " 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挽回了他因为 " 扮相 " 失去的路人缘。
云包场还能够直观体现的是艺人的商业价值,因为除了艺人本身的包场座位,所谓 " 加座 " 需要靠粉丝砸 " 真金白银 ",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艺人能够带动的粉丝购买力,所以在榜单上的位置越高,加座越多,也就意味着商业价值还有很多可开发的空间。这也是艺人和粉丝都如此努力的原因所在。
但这种模式也会带来一定的压力。相比于最近才开始推出榜单的优酷和爱奇艺,腾讯视频是此模式应用得最风生水起的平台,而除了上述提到的为了提升热度和播放量,其实云包场成绩还和拉新率强挂钩。剧集播出成绩好自然不必担心拉新率,但剧集播得不好,就要通过云包场来拉新,为此买单的就是艺人和剧方。
网友热议的典型案例是最近刚刚超前点播的剧集《榜上佳婿》,从主创班底来看为 S 级剧,但播出效果不如预期,预估集均数据不超过千万,所以在剧播后期,男女主演纷纷大量云包场各超过 1 万座位,目前在榜单上也仅次于《折腰》。另一引起热议的剧集则是在完结后还在大量包场的《似锦》。
这种情况是因为当下很多剧方和艺人与平台强绑定,为了给平台交代,能够继续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就必须为剧集播出效果兜底。所以云包场 " 常态化 ",站在他们的角度,可能是喜忧参半,"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03
助力二线杀进 " 定酒 "?
云包场 " 常态化 " 会给行业带来的变化是什么?
潜在的隐患,当与真金白银挂钩的榜单越来越被重视,可能就会产生盲目地 " 流量为先 " 的情况,就像是彼时的选秀节目,当打投能够决定一切,就会有相当一部分名不副实或者投机取巧的人或作品浑水摸鱼。当数字成为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也会让人担心无心重视创作本身。
而这种情况积攒得越来越多之后,就会让榜单的公信力降低。更让人担心的是,粉丝会作为最终买单者来承受所有,剧方和艺人振臂一呼,粉丝只能指哪打哪,甚至为了数据更加好看,掏空自己、加入科技,形成一种恶行竞争。
而好的方面在于,对于演员,尤其是成长型的准流量演员,如上文提到的邓为等,他们比头部流量花生们少了些话题上腥风血雨,片酬也相对优惠,比非流量型演员声量大,能够给到平台和剧更多助力,尤其在云包场方面,一则肯砸真金白银,二则也能带动更多粉丝在此处发力,还在配合相关营销事件上有更多包容度。再加上他们往往演技尚可,可以说在市场潜力、商业价值较高,加上粉丝的氪金能力强,氪金意愿高,甚至不输一线,提升了其自身性价比。
某种程度上,这可能会带来演员梯队上的重新洗牌,更多有号召力的成长型演员出现且慢慢 " 升咖 ",而那些已经站在第一梯队的演员,如果 " 投入产出比 " 无法满足期待,也会慢慢掉队,重新到范围更大竞争更为激烈的的演员池里厮杀。
对于作品,不管是剧方还是艺人,都对影视作品质量的研判慎之又慎。因为一旦因为质量问题导致播出效果不好,彼此都需要对此负责,而如果多部作品都出现这种情况,则会带来相当大的负担,严重影响到今后的发展,所以艺人在作品的选择上,剧方在内容的打磨上都要拿出最大的诚意和专业度。
如果能够做到这些,作品质感上升,所谓 " 次品 " 产渐渐淘汰,让行业经历大浪淘沙,留存下真正好的作品。这对于观众来说,也不必费心费力进行筛选观看,还能有更大的话语权,去品评作品的好与不好。
04
结语
当云包场 " 常态化 " 成为一种趋势,它带来的转变将不仅仅在于榜单本身,还有创作与宣传上的思维变化,对于艺人,需要看重的是自己和作品彼此的相辅相成;对于片方,如何让结果最优化才是关键;对于粉丝,不要让自己落入数据和榜单的桎梏中去。如何让变化转化为利好,才是大家在大趋势下将要学习的课题。
星标一下有好运哦
推荐阅读
金牌经纪人 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 | 搜狐号
新浪看点 | 新浪微博
扫
码
关
注
做你的掌上经纪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