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英语期末复习工具,免费领三天会员
以前我们是小孩的时候,被父母打,是 " 家常便饭 "。
我有个发小叫文芳,她经常被她妈妈追着打,从家里追到大街上,而我自己也曾经被妈妈绑在柱子上打过。
其实自己有被打过的经历后,为人父母就不愿意打孩子了,除非真的忍不住。
有时候孩子故意捣乱、跟爸妈对着干,经常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写作业的时候磨磨蹭蹭,不是要吃东西就是要上厕所,真能把家长气出病来。
现代父母的生活压力那么大,有时候火气一上头就控制不住了,为了让孩子立马听话,就打了孩子。
" 打在儿身、痛在娘心 ",通常咱们打完孩子后,立马又会后悔,心想:万一孩子被打伤了,那可得不偿失了。
同时咱们也会内疚,万一孩子认为妈妈不爱他,心理受伤了,可怎么办呀?
那到底能不能打孩子?尽量不要打!
特别是以下几个部位是孩子的生命线,搞不好,会危及孩子的生命,家长再生气也别打这些地方。
一、
不能打 " 脸 "
我私下统计了一下,发现 " 脸 " 是孩子最容易被打的部位,有时候家长气极了,就会不假思索地给孩子一巴掌。
你看那些无脑短剧,动不动就给人来几巴掌,很解恨,咱们对孩子可不能这样。
因为扇巴掌不仅很伤孩子的尊严,还可能伤到孩子许多关键的器官,比如眼睛、耳朵、牙齿等地方。
如果咱们力道掌握得不好,很可能会让孩子视力、听力遭到严重的损伤。
之前看过一个网友分享,他说自己小时候被父母连续打了几个巴掌,整整一个星期,他的耳朵都能听到轰鸣声,感觉后面听力都不好啦。
另外,有时候直接打脸部那一块,还可能损伤孩子面部神经,导致他们面部表情肌功能障碍,做不出应有的表情,这让孩子以后如何见人呢?
所以咱们即使再生气,也尽量不要打孩子的脸。
二、
不能打 " 头 "
" 头 " 几乎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一旦受伤,会造成严重后果!
特别是孩子,他们的头骨厚度本来就比大人薄许多,再加上头顶还有 " 命门 " 在慢慢闭合,而后脑勺也很容易受伤。
这要是力度稍微用大了,很可能孩子就被打 " 傻 "了,甚至危及生命。
我表姐夫,至今说起他女儿突然倒下的那个夜晚,还久久不能平复心情。
当时他女儿有 8 岁了,因为不给她买玩具,就闹脾气,到处扔东西,之后还不小心把鱼缸掀翻在地,弄得地上都是玻璃碴。
表姐夫本身就已经很生气了,再看到自己心爱的鱼缸碎了,更是愤怒到了极点,抬手就打了女儿的后脑勺,也就打了一下。
女儿当场就大哭了起来,他还哄了一会儿,他以为打了一下后脑勺应该没问题,结果他女儿晚上就开始呕吐,之后眼球上翻,倒下来了。
表姐夫吓死了,但很快恢复理智,把女儿送进医院,CT 显示颅内轻微出血,医生说:"幸亏送来及时,后脑勺可不能随便打,这可能损伤延髓呼吸中枢,严重时会当场窒息。"
孩子的后脑勺,连通着脊髓与大脑,拍打是很危险的,可能会造成 "对冲性脑损伤",而且有的伤害还是延迟发作的,两三天才看出异常,到时就晚了。
三、
不能打 " 背 "
背部并非像我们家长想的那样 "肉厚耐打",反而因为背部有 " 脊椎 "" 脊髓 " 内脏和神经,如果家长打的力度没控制好,危害也同样大。
特别是孩子的脊柱结构比大人脆弱多了,咱们打几下,可能会导致他们骨折,甚至脊髓损伤,有可能瘫掉哦。
有个家长就跟我分享过,有一次她家孩子在写作业,姿势总是不对,写着写着就弯腰驼背,她很生气,就用竹尺重重地抽打了孩子背部几下。
没想到孩子第二天,腰背那里很痛,四肢还麻木了,吓得她赶紧送孩子进医院。
医生一检查,发现孩子的胸椎有轻度错位,需长期康复治疗,她真是后悔莫及,早知道就不来那几下了。
而且即使咱们是轻轻拍打孩子的背部,也可能因孩子突然躲闪、扭动,导致伤到孩子其他的关键部位,所以再发火也不要打背部。
以上 3 个地方对于孩子很重要,尽量不要打!
可能会有家长问了 " 这也不能打,那也不能打,孩子万一惹我生气了,我该打哪里?"
四、
能打孩子哪些地方?
孩子也不是完全不能打,关键是要看我们打的时候,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绪!
你打孩子,是因为想要发泄自己愤怒的情绪呢,还是你只想给孩子一点惩罚和教训呢?
如果是前者,我们已经失去了理智,那么打孩子这个力道肯定是很大的,那么不管打孩子哪个地方,都有可能会让孩子受伤,甚至让孩子产生心理阴影,这个是我们不建议的。
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以深呼吸、离开事故地等方法来让自己冷静下来。
但如果是后者,证明我们还是有理智的,下手是有轻重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用戒尺打孩子的 " 手背 ",或者用藤条轻轻地打 " 脚肚子 "。
但不建议经常打孩子哦,除非孩子一再犯同样的错误,屡教不改,我们才能偶尔打孩子。
打完孩子后,咱们还得记得安抚孩子,告诉孩子 " 你依然是爱他的 ",而且要说一说 " 为什么此时要打他 "。
当然打骂孩子是不对的,我们尽量要用别的方法,来代替对孩子的惩罚。
比如《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有说道 7 个技巧,咱们家长可以用起来。
①请孩子帮忙;
②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
③表明你的期望;
④提供选择;
⑤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⑥采取行动;
⑦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孩子是第一次当孩子,我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我们不必做 100 分家长,但可以在愤怒的时候守住底线,尽量不打孩子。
互动话题:你觉得孩子可以打吗?
孩子英语期末复习工具,免费领三天会员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