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 05-27
今天,杭州派格生物IPO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投资界 - 天天 IPO 消息,今日(5 月 27 日),派格生物医药(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派格生物 ")正式登陆港交所。发行价为 15.6 港元,但首日下跌。截至午间收盘,市值约为 35 亿港元。

成立 17 年,派格生物融资超过 13 亿元,身后云集一众 VC/PE:君联资本、元禾控股、凯风创投、联想之星、云锋基金、盈科资本、泰格医药、天士力、前海母基金、一村资本…可谓是生物医药领域的明星项目。

IPO 前夕,派格生物引入杭州国资作为基石投资人,并将公司从江苏苏州迁至浙江杭州。如此一幕,正是全国城市争抢新兴产业的一缕缩影。

减肥药撑起一个 IPO

一切要从掌舵人徐敏说起。

出生于医生世家,1986 年徐敏从湘雅医学院毕业后,留任附属医院工作。后来,他赴美深造,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攻蛋白质结构研究。

博士后期间,徐敏参加了 MBA 课程,第一次接触到 VC 领域。1997 年回国后,他加入新加坡汇亚集团(Transpac)任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负责医药行业的风险投资和项目孵化。彼时,徐敏几乎把中国生物技术领域第一代公司看了个遍,先后出手了多个项目。

正是这段 " 医生 + 科研 + 投资 " 复合经历,为徐敏日后创业埋下伏笔。

兜兜转转,到了 2008 年,徐敏在苏州工业园区正式成立派格生物,今年 2 月迁至浙江杭州。这是一家专注于自主研究及开发慢性病创新疗法的生物技术公司,重点关注代谢紊乱领域。

招股书披露,派格生物已自主开发一款核心产品及其他五款候选产品,以把握 2 型糖尿病、肥胖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及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等常见慢病及代谢疾病的市场机会。

其核心产品 PB-119 是一款自主研发、接近商业化阶段的长效 GLP-1 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 2 型糖尿病及肥胖症的一线治疗。目前,国家药监局已受理该产品的新药上市申请,这也是派格生物旗下距离商业化最近的药物。

让 GLP-1 类药物名闻天下的是一度被称为 " 减肥神药 " 的司美格鲁肽。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GLP-1 作为目前最热门的靶点之一,其药物 2020 年全球市场超过 130 亿美元,预计 2030 年将超过 400 亿美元。

不过,截至目前,派格生物没有产品获批进行商业销售,也因此公司没有盈利且录得经营亏损。于 2023 年、2024 年,派格生物其他净收入分别为 1464 万元、701 万元;年内亏损分别为 2.79 亿元、2.83 亿元。

实际上,徐敏曾几度带领公司谋求上市:2021 年,派格生物向上交所递交科创板 IPO 申请,期间经历 2 轮问询后撤回材料。2022 年 12 月,派格生物再度启动 A 股 IPO,无功而返。直到 2024 年,派格生物转战港交所。

如今,年逾六旬的徐敏迎来了人生第一个 IPO。

身后站满 VC/PE

成立至今,派格生物公开融资至少 9 轮——招股书显示,股东有君联资本、凯风创投、联想之星、云锋基金、盈科资本等机构,还吸引了苏州工业产业园区基金,也有泰格医药、天士力等产业方的身影。

当中的融资故事颇为久远。早年间的一次路演后,徐敏接到了名力中国成长基金徐立新博士的电话,就这样获得了共 180 万美元的 A 轮系列融资。

而联想之星对派格生物的第一次出手,可以追溯到 2011 年。当时联想之星与名力中国成长基金、协力投资、元禾控股等参投了派格生物 350 万美元 B 轮融资。派格生物也是联想之星投资的第一家新药企业和第一个追投项目。

随后几年,派格生物的融资进程加快。招股书显示,C 轮融资发生在 2014 年,联想之星、元生创投与君联资本等共同投资了 750 万美元。次年的 D 轮融资,君联资本、凯风创投和元生创投继续加注,中亿明源、石河子鑫悦、芜湖众创及香港锦城等机构入场。

产业方也来了,2017 年的 E 轮融资 2100 万美元由天士力领投。两年后,泰格医药参与 E1 轮境外融资,而 E1 轮境内融资则由盈科资本与翼朴资本共同完成。当时,派格生物与天士力签订了协议,以推动相关产品的商业化。

最大一笔融资来自 2020 年,派格生物完成近 8 亿元人民币融资,由云锋基金、盈科资本和泰福资本等机构领投,前海母基金、元生创投、中鑫资本和园丰资本等多家机构跟投。

此次 IPO,派格生物引入了杭州拱墅区国资旗下益泽康医药作为基石投资者,认购金额为 1.98 亿港元,占发售股份总数的 65.82%。

随着上市钟声的响起,联想之星收获一个早期 IPO。" 祝贺派格生物成功上市,联想之星有幸长期陪伴并与其一路成长。" 联想之星总裁、主管合伙人王明耀表示," 凭借深厚积累和技术优势,相信他们在生物医药行业能够继续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中国药谷争夺战

原本在江苏苏州 BioBay 扎根十多年的派格生物,于 IPO 前夕将注册地迁至浙江杭州,并进一步更名为派格生物医药(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争抢生物医药产业,杭州不遗余力。

先来看一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2024 年杭州共有超过 140 家医疗健康企业获得新一轮融资,涵盖创新药、医疗器械、细胞及基因治疗多个领域,天境医药、剂泰医药、浩博医药等更是以超亿元融资金额,成为头部明星企业。IPO 方面,去年同源康医药、沃氪医疗先后上市,杭州生物医药上市企业超过 65 家。

此外,细分赛道的知名企业也纷纷落地杭州。贝达药业、华东医药、歌礼、赛诺菲等医药企业在杭州扎根;启明医疗、诺辉健康、泰格医药等医疗器械及外包服务等公司也陆续落户。

在科技六小龙、直播之都的标签之外,杭州的生物医药产业也悄然成长为参天大树。

早在本世纪初,杭州就创造性地提出 " 信息港 " 和 " 新药港 " 两港建设,将生物医药产业 " 一号工程 " 规划发展,甚至连杭州首家上市公司都是来自生物医药—— 1993 年上市的天目药业,是中国中药制剂第一股。

自 2004 年起,杭州每年都会安排产业发展资金,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投入。此后相关政策不断涌现:2018 年喊出打造 " 千亿生物医药生态产业集群 " 的目标;2019 年首次提出 " 生物经济 ";2020 年提出集中科研力量高质量发展;2021 年打造生物医药与健康万亿级产业;2022 年推出生物医药 25 条政策……

去年 6 月,杭州出台 " 中国医药港 " 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到 2026 年,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总营收达 6000 亿元,制造业总产值力争突破 1500 亿元," 一核四园 " 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 1000 亿元。

实际上,中国药谷争夺战在长三角早已如火如荼。

2024 年,上海专门制定出台生物医药全链条支持政策,围绕生物医药产业研发、临床、审评审批、应用推广、产业化落地等关键环节,推出了共计 37 条政策举措。

不止于此,去年年底上海宣布成立 100 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并购基金,并很快落地——两个月后由上实集团发起设立的百亿元规模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完成首关。基金首期规模约 50.1 亿元,得到了来自市级母基金、产业集聚区引导基金、中央金融机构、龙头 " 链主 " 企业如上海医药、东富龙等多种类型出资人的参与。

生物医药高地苏州,同样在发力。去年,苏州发布《关于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产业 " 筑峰强链 " 的若干措施》,旨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产业高地。

目之所及,生物医药已成为新兴产业兵家必争之地。于各地而言,一个攸关城市命运的机遇已然摆在眼前。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王露,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505/550245.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 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