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渗透率突破拐点还要再等一等。"
作者:罗宾
编辑:tuya
出品:财经涂鸦(ID:caijingtuya)
据《财经涂鸦》消息,富国基金 " 第十二届富国论坛 " 于近日在苏州召开。本届论坛以 " 重估•重构•重燃—— AI 驱动下的中国资产价值跃迁 " 为主题,与会嘉宾共同探讨资本市场新风向。
全球宏观环境正经历深度重构,技术封锁频现,而 AI 加速产业生态迭代。在 " 解码宏观变局下的资产配置逻辑 " 与 " 中流击水,解析基金投资的势与道 " 两场圆桌论坛中,首席经济学家、策略分析师,以及富国基金多位资深基金经理都分享了对科技投资的判断,尤其对于 AI 领域机会的分化、AI 产业发展阶段,及科技行情与产业趋势的最佳共振等话题进行了详细讨论。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认为,科技赛道需聚焦 AI 应用从上游开始往中下游扩散的投资机遇。
" 科技板块主线肯定还是 AI 大方向,但是今年 AI 的行情跟过去两年会有一定区别。过去我们看 AI 机会更多地集中在上游的算力硬件,但如果拿美股做对比,美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整个行情逐渐从上游开始往中下游扩散,所以今年可能国内也会有这样一种扩散的过程。今年下半年,可以更多关注中下游应用服务端的机会。
从短期看,我们也会把科技板块阶段性放到靠前的位置。一方面,科技从 2、3 月份的上涨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第二,6 月份有望出现更多的催化因素。第三,最近科技板块的拥挤度来到了相对低位,所以它的阶段性机会更明显。"
富国中小盘精选基金经理曹晋分析,AI 硬件资本开支仍处深水区,AI 渗透率拐点还未到来。从长期来看,中国在 AI 应用上的空间更广阔。
"AI 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曲折前行的过程,但是也有一些客观规律:首先体现在硬件的资本开支持续加大,接着到软件和应用的爆发,最后再到增值服务的表现。
今年 AI 在硬件的资本开支来到了一个相对的深水区。我们经常说 AI 是不是真的撞墙了?AI 大模型是不是遇到了一些瓶颈?但过去一段时间,北美 AI 的表现又有所提升,不管是 OpenAI 还是谷歌的 Gemini,它们的付费用户数都有新的增长。OpenAI 推出了长记忆模式,又扩充了整个 AI 的能力范围。所以,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今年 AI 应用正在一点一滴地释放出来,包括北美出现了一些令人惊喜的应用。但是一些杀手级应用爆发促使AI 从渗透率突破到10%,这一点还要再等一等。从美国主流云厂商的硬件资本开支计划看,他们还在一如既往地投入。国内来看,硬件和数据的应用有非常多的突破,我们也确实善于用互联网 /AI 的方式解决实战中的痛点。从长期看,中国在 AI 应用服务上的空间更加广阔。而今年是一个正在调整的年份。国内的 AI 应用服务与算力,我认为都有机会。"
富国新材料新能源基金经理徐智翔表示,科技投资很关键的就是科技飞轮效应:高投入的研发能带来技术突破,从而生产出更优秀的产品,进一步推动生产规模的扩大。
" 这一轮 AI、机器人爆火,但上一代科技浪潮中的龙头企业稍显疲态,之所以有这种所谓的冰火两重天,其原因在于科技或成长板块投资中存在一个关键因素——科技飞轮效应,这也是英伟达的黄仁勋经常提及的。只有当科技飞轮快速转动起来,龙头企业才会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技术迭代和产品迭代,进而进行规模化生产,从而在早期获得超额利润,这样的投资才具有高价值。
当下的 AI 和人形机器人也正是如此,头部企业率先开展技术研发,待产品定型或推出后实现规模化生产,从而获得盈利。
上一轮科技浪潮中的新能源等新三样,尤其是新能源领域,我曾经投资得较多,但近两年机会有限。主要是因为其技术迭代遇到了瓶颈,而中国制造业实力强劲,大量企业涌入该产业,导致行业竞争激烈,企业难以获得超额利润,陷入内卷,进而出现产业通缩状态,投资机会也随之减少。
当然,新能源领域中也涌现出了如固态电池以及可控核聚变等新技术方向,这些都是具有潜力的产业领域,值得我们积极关注。"
同时,徐智翔将 AI 发展分为感知 AI、生成式 AI、智能助理 AI、物理 AI 四个阶段,今年 DeepSeek 的横空出世代表着 AI 应用进入落地元年,往后看,他在智能助理 AI 方向更关注 AI 眼镜等可穿戴设备,物理 AI 方向则重点关注智能驾驶和人形机器人," 我认为智能助理 AI 和物理 AI,尤其是带有软硬件结合的新方向上,最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爆款产品。"
本文由公众号财经涂鸦(ID:caijingtuya)原创撰写,如需转载请联系涂鸦君。
添加涂鸦君个人微信(ID:tuyaclub)
加入【公司情报社群】
参与资本市场讨论
获取一手情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