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黄宇昆
时隔 5 年,浙江网商银行再次获批发债 " 补血 "。
近日,浙江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网商银行发行资本工具的批复,同意网商银行发行不超过 40 亿元人民币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该行可在批准额度内,自主决定发行时间、批次和规模,并于批准后的 24 个月内完成发行。
这是网商银行第二次获准发行永续债。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 " 毛细血管 ",民营银行的资本补充渠道一直较少,目前仅有网商银行曾在几年前发行过 40 亿元永续债。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网商银行资产总额为 4727.74 亿元,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48.83 亿元,净利润 13.82 亿元,一季度末该行资本充足率约为 11.5%。
5 月 20 日以来,商业银行开启新一轮存款降息,在存款利率不断下调的背景下,财富管理作为一项轻资本业务或将成为民营银行新的发展机遇。
据网商银行年报,截至 2024 年末,该行包括存款、理财等产品在内的管理客户资产规模(AUM)迈上万亿台阶,代销第三方银行理财产品余额持续保持在行业第一梯队。未来该行将在成为 " 小微理财专家 " 的方向上持续前进。
来源:图虫创意
网商银行发债补血,民营银行资本补充压力大
网商银行上一次发行永续债是在 2020 年。
2020 年 5 月,原浙江银保监局批准网商银行发行不超过 50 亿元人民币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并按照有关规定计入该行其他一级资本。批复同时强调,网商银行应制定并不断完善与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能力相适应的中长期资本补充规划,加强资本管理,强化资本约束,确保资本的节约与有效使用。
获准发行后,网商银行于 2020 年 7 月和 2021 年 5 月分别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了规模为 25 亿元人民币和 15 亿元人民币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存续期与该行持续经营存续期一致。
永续债是非上市中小银行补充一级资本的重要工具。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永续债优势是无本金偿还压力,计入权益工具优化资本充足率,融资成本低于普通股且利息可抵税,流动性相对较高。
网商银行官网显示,2020 年该行首单永续债发行成功,成为首家成功发行资本债的民营银行,帮助资产规模再增长 1 千亿。
数据显示,网商银行在 2019 年~2021 年期间资产规模增速较快,截至 2019 年末、2020 年末、2021 年末,该行资产总额分别为 1395.5 亿元、3112.56 亿元、4258.3 亿元,两年时间总资产增速达到 205.15%。
不过,网商银行是目前民营银行中唯一一家成功发行过永续债的银行。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中小银行自身实力有限,永续债发行难度较大。永续债本身存在不含有利率调升机制、本金可减记、取消派息不构成违约等特点,叠加其自身信用评级较低、投资者认购热情不高或要求的利率补偿较高等因素,部分中小银行获监管机构批文到正式发行时间间隔长达数月,发行难度较高。
不过,对于大型银行来说,发行永续债的规模和需求仍在增长。
据东方金诚统计,2025 年 4 月,金融债规模加速增长,国有行、股份行等银行资本补充债券发行需求持续上升,商业银行债大量发行推动金融债发行量延续高位。4 月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 13 只、1898 亿元,其中工商银行发行 500 亿元二级资本债,兴业银行、江苏银行、招商银行分别发行 300 亿元、200 亿元和 200 亿元永续债补充一级资本。
5 月 29 日晚,农业银行公告,经相关监管机构批准,该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农业银行 2025 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 第一期 ) ( 债券通 ) ,本期债券于 5 月 29 日发行完毕,发行规模为 500 亿元。
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5 月以来,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北京银行分别发行了 500 亿元、400 亿元、400 亿元、200 亿元永续债。中国银行发行 500 亿元二级资本债。以此来看,5 月以来四大行合计发债达到 1800 亿元。
当前,民营银行面临一定的资本补充压力。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民营银行资本充足率为 11.98%,环比下降 0.26 个百分点,同期,大型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外资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 17.79%、13.71%、12.44%、12.96%、20.12%,民营银行处在末尾。
一直以来,民营银行除利润留存之外的资本补充途径相对较少。
网商银行在年报中表示,该行持续增强资本实力,以利润留存作为资本补充的主要手段,以资本回报为导向,信贷业务稳步增长,小微客户服务能力持续提升,非信贷业务积极调整结构提高资本效益水平,实现业务发展和资本内生积累的良性循环。2024 年通过利润留存 31.66 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增加至约 245 亿元,占总资本的 78%,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占比持续提升。
头部民营银行聚焦多元化发展,财富管理或迎新机遇
民营银行在我国起步较晚,立足小微金融的市场定位,民营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互补发展、错位竞争,经过十年发展,已经成为普惠金融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不过,在行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民营银行也面临一些发展瓶颈。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数据显示,2024 年民营银行净利润为 188 亿元,同比下降 7.84%。2024 年,19 家民营银行中,有 9 家银行净利润同比下滑,吉林亿联银行去年亏损达到 5.9 亿元。
在此背景下,民营银行正在积极求变,聚焦多元化发展,探索普惠金融新路径。
"2024 年初,我们敏锐捕捉到了小微企业在现金管理方面的需求痛点,年内大力发展交易银行业务,通过账户、理财、资金链路的服务组合拳,勾画了第二增长曲线,年末 AUM 突破万亿,实现了普惠金融服务‘两条腿走路’,逐步探索低资本消耗的盈利增长点。" 网商银行董事长金晓龙在该行年报致辞中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末,网商银行代理销售类业务规模为 9405.7 亿元,包括代销货币基金、理财产品和信托计划。与 23 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展理财代销合作。
2024 年,网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 213.14 亿元,同比增长 13.71%,其中,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43.75 亿元,同比增长 43.60%。
微众银行在代销业务方面也有所布局。截至 2024 年末,该行已与 25 家理财子公司、83 家基金公司、7 家信托及 13 家保险公司开展代销业务合作,代销产品超 9000 只。截至 2024 年末,其管理资产余额 32439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26%,该行称主要是代销业务增长带动。
田利辉认为,对于处在尾部的民营银行来说,要实现与其他银行的差异化主要有四大空间,深耕垂直场景,譬如小微、农村、绿色金融;强化数字化降本增效;绑定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中间业务,如财富管理、科技输出替代重资本模式。
5 月 20 日,国有大行集体开启新一轮存款降息,截至目前,12 家全国性股份行已全部完成下调,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外资银行也在陆续跟进。
随着存款利率不断走低,头部民营银行在财富管理方面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24 年,网商银行推出了银行理财专卖平台 " 稳利宝 ",使用 " 稳利宝 " 进行理财的用户超过 269 万户,覆盖了来自电商、制造业、餐饮等 15 个行业的小微经营者。
据稳利宝发布的 2025 年一季度报告,一季度稳利宝用户再次增加 74 万人,累计已有超 343 万人使用稳利宝理财。近一年平均年化收益率 2.77%,行业平均值为 2.69%,远高于目前大部分银行一年期定存利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