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 05-30
浙大系,正在排队IPO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浙大系 IPO 军团正在走来。

最新一幕,则是近日仙工智能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公司三位创始人都是浙大同窗,曾代表浙大两夺 RoboCup 世界冠军。

无独有偶,不久前思看科技正式登陆科创板,身后同样是三位浙大校友。如果将视野拉长,今年 " 杭州六小龙 " 之一的群核科技、SaaS 准独角兽盘兴数智,都在浙大学子的带领下冲刺 IPO。更别说今年火遍全球的 DeepSeek 创始人梁文锋,也是毕业于浙大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眼下中国高校创业军团崛起。相比清北复交,浙大的气质更为不同,这里被称为 " 中国创业率最高的大学 ",也凭借着诞生最多富豪成为中国高校 " 最壕 985"。

最近,浙大系创始人排队 IPO

时间回到 2007 年,赵越考入浙大,就读于浙大竺可桢学院八年制医学班。得益于浙大开放包容的教学体系,医学班学生前四年除了医学预修课外,还必须要辅修第二门专业,而赵越选择电子信息工程,由此开启与机器人的缘分。

但他后来发现,自己更感兴趣的不是医学,而是智能控制。于是,在浙大就读的第五年,他毅然决定退学,重新考入浙大智能控制研究所,攻读智能控制领域硕士研究生。

浙大期间,他作为学校小型组机器人足球队队长,多次带领团队获得 RoboCup 小型足球机器人比赛的世界冠军,并在此后开启创业之路—— 2015 年成立仙知机器人;后来又拉上浙大同窗叶杨笙、王群创办仙工智能,从工业场景起家,为客户提供 " 控制器 + 机器人 + 数字化软件 " 产品组合。

招股书显示,仙工智能售出的机器人主要聚焦智能叉车、顶升机器人、料箱机器人等工业场景,过去三年内仙工智能合计卖出 8293 个单独的机器人控制器,以及 4561 台配备了 SRC 系列控制器的机器人。自 2020 年以来,仙工智能获得科沃斯、隐山资本、华创资本、硅谷惠银、IDG 资本、赛富基金、洪泰投资等投资。

比赵越早几年来到浙大,群核科技两位创始人黄晓煌和陈航同样来自竺可桢学院。十多年前,他们常常在寝室里以 " 卧谈会 " 的形式畅谈新技术与未来的无限可能,尤其是 GPU 超级计算和渲染引擎等前沿领域。

2007 年,因为获得英伟达全额奖学金,黄晓煌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 - 香槟分校攻读博士学位,不久就加入英伟达。正是这段时间让他看到了 GPU 的超级算力和云端部署相结合的潜力,便邀请陈航和来自清华计算机系的朱皓共同创业—— 2011 年,他们回到杭州,成立群核科技。

这些年,群核科技因开发出市场占有率高达 70% 的家居设计软件 " 酷家乐 " 而为人熟知,身后已集结 IDG 资本、纪源资本、顺为资本、云启资本、经纬创投、线性资本、Hearst、Pavillion、高瓴创投、Coatue 等知名机构。今年初,群核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成为 " 杭州六小龙 " 中首家冲击 IPO 的企业。

如你所见,最近浙大系 IPO 队伍密集——今年以来,由三位浙大校友创办的思看科技成功敲钟;另一个百亿储能 IPO 背后,联合创始人钱昊浙大电气工程学院;还有专注于模拟与数模混合芯片的杰华特、SaaS 企业盘兴数智……它们身上都带着浙大印记。

一窥浙大系军团

今年 5 月,正值浙大 128 周年校庆。

期间发布的《2025 浙江大学校友经济蓝皮书》显示,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保守统计,浙大校友管理或控制 327 家上市公司、33 家独角兽企业、337 家未来独角兽企业、超过 1200 家种子独角兽企业,覆盖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

正如走出许多创业者的竺可桢学院致力于把 " 会读书的学生 " 培养成 " 会创造的人 ",这样的观念也根植在每一位浙大人心中。如果用一个词来解释 " 浙大现象 ",或许就是创新。放眼那些来自浙大的商界大佬,段永平凭借小霸王打开中国的电子教育产品市场、黄峥则以拼多多改变传统电商格局,莫不于此。

浙大系,正成为中国商界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许多年前,浙大人在上海创造出一个文生视频第一股——国脉文化;浙大校友姜伟东成立复宏汉霖,是中国生物类似药第一股;浙大硕士邱文生创立的华勤科技是科创板手机 ODM 第一股……无论是在文化、消费等接地气的行业,还是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都闪烁着浙大人身影。

《浙江日报》曾统计,从浙大系上市公司的业务领域看,近三年前五位均为信息技术、工业、消费、医疗保健、材料,去年信息技术领域 102 家、工业领域 77 家。在杭州这片土地成长,创业者们往往也选择将公司开在浙江——地域分布上,其中有 164 家来自浙江。

今年 DepSeek 全球爆红,而这场风暴的中心,依旧是杭州西子湖畔的浙江大学。包括梁文峰在内," 杭州六小龙 " 中,有三家公司的创始人来自浙大。后来灵伴科技因创始人祝铭明戴着自产的 AR 眼镜 " 全程脱稿 " 演讲而走红,不出意外,祝铭明也来自浙大。

今年最火的赛道,一定是具身智能。作为国内最早开展机器人本科教学的高校之一,浙大早已是机器人创新创业的沃土,跑出一支机器人天团——千寻智能、云深处科技、微分智飞、非夕科技、穹彻智能等。还有不少机器人公司的核心员工也都是浙大校友。

甚至不久前,有媒体向浙大校友、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提问:浙大系创业为什么能成功?最新一个细节是,浙大系创始人爆发,已经有投资人寻找校友圈资源,开始专门梳理起浙大系创业项目。

中国创业率最高的大学

西子湖畔,风起云涌。

作为国内最早把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的高校之一,浙大被称为 " 中国创业率最高的大学 ",这里走出的 DeepSeek、机器狗等 " 东方的神秘力量 ",正在重新定义科技的想象边界。

早在 1978 年创建计算机系时,浙大就将 " 研究人工智能理论、设计新型计算机 " 列为建设方案,率先招收第一批人工智能专业硕士研究生。2019 年,浙大成为首批 35 所设立人工智能本科专业高校之一,并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设立人工智能交叉学科。

大名鼎鼎的竺可桢学院,前身是 1984 年创立的浙大混合班。学院采取 "2+2" 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到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学习。早期的竺院里跨系选课是常态,学生们自由地穿梭在各个学院,与导师协商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还可以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

" 严谨的治学气氛及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科学精神 ",梁文锋曾形容他在浙大求学的生活。

如果说学科设置奠定创新根基,那么 " 产学研一体化 " 则是打通了技术到商用的脉络。他们把实验室建到工厂,与吉利合作建立智能汽车研究院,教授会带着学生在生产线上调试无人驾驶设备,海康威视的订单也可能直接变成学生的毕业课题。如今炙手可热的机器人项目,技术路线也能在当年的实验室里找到原型。

此外," 浙大军团 " 相互帮衬,形成了一张纵横交错的资源网络。坐拥 140 余个地方校友组织,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堪称全国最富有的校友基金会之一,多年来以 LP 身份密集出资国内 VC/PE 机构,大批浙大系投资人也会密切关注着浙大学生的创业项目。

更不容忽视的是,杭州本身就是创新创业的摇篮。从 2008 年开始,杭州连续实施多轮大学生创业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相继提出打造 " 双创之都 " 和 " 中国创新创业之都 "。2025 年,杭州市的市级财政资金增至 502 亿元,其中 15.72% 的产业资金集中投向优质新质生产力,支持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根据杭州市科技局的报告,杭州现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65 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160 家,入驻企业 2.7 万家。官方数据显示,杭州已连续五年每年新引进 35 岁以下大学生超过 35 万人,连续 14 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高新技术企业拥有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

时针回拨到 2002 年 8 月,当时的浙大紫金港校区还是一个建设工地。时任浙大校长潘云鹤在陪同视察时表示,浙大 " 要像斯坦福大学对硅谷那样 ",争取作更大的贡献。两年前杭州提出,对标美国硅谷打造 " 天堂硅谷 ",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鼓励师生下海创业,成为 " 两栖型人才 "。

如今,这样的人才正批量从浙大走出,投身到中国科技崛起的历史洪流。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吴琼 余梦莹,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505/550393.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 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机器人 浙大 ipo 医学 创始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