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 | 张克环
编辑 | 张俐
作者 | 桑田
来自汽湃(GREATAUTO ) 的报道
上个星期开幕的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刘德华让一汽奥迪所在的展馆水泄不通,一度关闭……
" 天王 " 的影响力恐怖如斯,但他却并不是这个站台上唯一的 " 明星 " ——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的聚光灯下,一汽奥迪 Q6L e-tron 以 " 豪华品牌 + 华为全球第一车 " 的身份开启预售。这不仅是一款新车亮相,更是奥迪 PPE 平台首款量产车,甚至可以被认为,是以 BBA 为代表的全球品牌面对中国新能源挑战所作出的战略回应。
"e-tron" 已经行之有年,这一次,是 " 华为 " 让它焕发出新的光彩。当 Q6L e-tron 带着华为乾崑智驾系统驶上展台,它代表的是奥迪百年造车史上一个具有分水岭意义的抉择。这款基于奥迪核心 PPE 豪华纯电平台打造的产品,拥有行业顶尖的智能体验。它的出现,意味着奥迪正在从 " 德方主导 " 向 " 中德共建 " 战略全面转型,真正实现 " 在中国,为中国 ",甚至 " 以中国,赋全球 "。
不内卷!
Q6L e-tron:或是一场关于造车的实验
在智能电动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豪华车市表面喧嚣如潮,实则陷入某种 " 参数内卷 " 怪圈——芯片算力、激光雷达、HUD 尺寸……仿佛数字越大越 " 高贵 "。但真正的豪华,从来都不只是冷冰冰的配置表,而是对每一处细节的偏执打磨,是让时间也挑不出毛病的质感积累。
这一次,站在变革浪尖的是奥迪,一家成名于 quattro 全时四驱和勒芒赛道的百年豪华品牌。在燃油车时代,奥迪用精准的机械逻辑构筑起德系品质的信仰,如今,在新能源浪潮中,它选择了另一种方式继续讲述 " 豪华 " 的故事:与中国科技龙头华为联袂,以 Q6L e-tron 为代表,向智能电动的未来稳步迈进。
而在选择与华为握手的同时,奥迪也并没有丢掉自己的灵魂。这一次,它用脚踏实地的方式重新诠释电动豪华。Q6L e-tron 出自大众集团最新研发的 PPE 平台,定位中大型豪华电动 SUV,前后轴双电机输出最高 345kW 功率,百公里加速不到 5 秒,最高续航达 765 公里。
更重要的是,其全域 800V 高压架构支持 270kW 快充—— 10 分钟补能 294 公里,真正实现电动出行的效率自由,一次通过硬件、架构、温控、算法全链路自研保障的技术兑现。电池安全,也不再是 " 说说而已 "。Q6L e-tron 电池系统通过冗余热管理、1000V 绝缘设计及极限测试,达成 " 不怕撞、刮、水、火、自燃 " 的 " 五不怕 " 安全标准,配合赛车级笼式车身和航空级防撞梁,再一次坐实奥迪 " 安全守门员 " 的传统优势。
华为加持,让德系驾控也有 " 灵魂算法 "
相比机械层面的进化,Q6L e-tron 更具突破性的变革在于 " 灵魂 " 的智能重塑。作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奥迪车型,它拥有左右双激光雷达 + 摄像头视觉融合系统,支持城区与高速 NOA 自由切换,并具备高精泊车、自主变道、红绿灯识别等功能。
尤为关键的是,奥迪并未简单 " 套壳 " 华为方案,而是与华为共同定义 " 德味智驾 "。例如,曲面双激光雷达方案既兼顾感知角度,又保留奥迪一贯的设计纯粹。奥迪希望的是在保障功能的同时,维护奥迪的设计美感。经奥迪和华为反复打磨,曲面双激光雷达方案终于诞生。左右对称的激光雷达巧妙嵌入前保曲面,不仅实现更大角度精准感知,还通过加装清洗系统和双保护防撞壳提升其耐用性与安全性。
底盘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调校也未牺牲其 RS 系列驾控灵魂,反而借助算法实现更高维度的操控愉悦——驾控是奥迪的长板。在底盘控制系统优化上,奥迪和华为工程师们经无数次调试,通过在平台架构设计中封装 VMM,实现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与底盘四大领域的完美协同,既实现了智能化,又最大程度地保留奥迪的驾控基因。
一汽奥迪 Q6L e-tron 以驾控为中心调校底盘,融合 e-quattro 技术精髓,并注入 RS 系列高性能模拟声浪,让电动时代依然保留机械素质的纯粹乐趣。同时,基于百年人机工程积累,底盘经专家精心调校,克制加速与能量回收力度,打造最接近燃油车的电车体验。
毫无疑问,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外包,而是一次底层逻辑的共创。在智能化时代,敢于交出部分 " 定义权 " 的奥迪,正在重塑跨国合作的范式。
精工设计与数字体验的完美融合
传统意义上,豪华更多是 " 材料 + 工艺 " 的叠加,而在智能电动时代," 体验 + 生态 " 正成为新的高地。
设计层面,Q6L e-tron 依然延续奥迪 " 灯厂 " 本色,由 R8 设计师操刀,采用长轴 + 短悬的黄金比例,前脸以参数化纹理和发光四环营造未来感,Sportback 版本则更显锋利动感。
车内则是一场数字盛宴:11.9 英寸仪表、14.5 英寸中控屏、10.9 英寸副驾娱乐屏,加上 88 英寸 AR-HUD 抬头显示,构成 " 五屏联动 " 座舱生态。新车首次搭载 Bang & Olufsen 头枕音响,配合全车 NVH 静音优化,营造真正的 " 豪华第三空间。值得一提的是,Q6L e-tron 还大量运用触控设计、隐藏式储物,以及触感优化的拨杆换挡机构,不仅提升科技质感,也降低驾驶疲劳,整体风格既有 " 德系精准 " 也不乏 " 东方温度 "。
奥迪并未止步于车本身,而是依托长春奥迪一汽新能源工厂,实现 90% 本地化制造,辅以数字孪生、零碳运维,打造真正 " 可持续 " 的智能工厂。制造不是 " 外包 ",而是 " 融入 " ——德国工程标准叠加中国制造效率,构建出智能时代的 " 新德系精工 "。
更重要的是,Q6L e-tron 所承载的,不只是车型上的革新,而是奥迪品牌的一次自我重塑。从坚持自研,到牵手华为;从守住机械性能到底盘调校智能协同;从专注欧洲标准到专为中国设计……可以说,一汽奥迪用这款车,完成了德系豪华在中国市场最深刻的一次自我进化。
结语
Q6L e-tron 或许不会是市面上 " 起售价最诱人 " 的车型,它甚至不靠 " 超配超值 " 的策略吸睛。但它代表的是一种彻底的产品观转型:不再堆砌参数,而是注重每一项技术的真实落地。
相比较浮躁的 " 内卷 ",奥迪选择了一条更慢、更稳、更真实的路。这种慢,不是迟钝,而是一种 " 长期主义 " 的信仰;这种稳,不是保守,而是对用户体验和品牌价值的终极尊重。
这,就是 Q6L e-tron,一辆把 " 传统驾控乐趣 " 与 " 未来智能出行 " 平衡得恰到好处的好车,一个真正属于豪华电动 3.0 时代的新答案。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法律顾问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 姜磊律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