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科技 06-07
华为MateBook Fold深度体验:史上最特别,PC大革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这可能是小雷今年评测过的笔记本电脑里最特别的一款。

MateBook Fold 是一款非常特别的产品,不仅仅在于它是首批上市的鸿蒙 PC 之一,更在于这是一款折叠 PC。虽然从折叠 PC 这个概念来说,MateBook Fold 并非首创,但是就鸿蒙 PC 生态而言,在刚刚面世的时候就直接上折叠形态,确实让人佩服华为的决断与勇气。

图源:华为

而且,众所周知 Windows 的触控体验其实很一般,这也让我十分好奇 MateBook Fold 的鸿蒙 PC 系统,能否在触控体验上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呢?好了,小雷也不多说废话了,大家更关注的应该还是 MateBook Fold 的使用体验,接下来就直接进入正题吧。

轻奢设计,还得看华为

还是按照惯例,先从外观开始,MateBook Fold 作为鸿蒙 PC 里的旗舰型号,外观设计也是紧扣 " 奢华大气 " 的风格,采用了笔记本电脑里非常少见的素皮材质作为外壳,正面印有 "HUAWEI ULTIMATE DESIGN" 的字样(仅限 32G+2TB 的缎影黑版本)。

图源:雷科技

在不展开的情况下,MateBook Fold 看起来真的很像一本高档笔记本(写字的那种),纤薄的机身加上折叠后仅有 13 英寸的大小,放进随身背包里是毫无压力,而且因为采用了素皮材质,重量也只有 1.16kg,即使是单手拿着走也非常轻松,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或许是目前最符合 " 笔记本电脑 " 定义的产品之一。

与传统的笔记本电脑不同,MateBook Fold 作为折叠 PC 自然有着其独到的设计,比如一个可以弹出的隐藏式支架。当你把 MateBook Fold 展开到最大时,可以利用支架把它架在桌面上,配合蓝牙无线键盘作为一款 18 英寸的电脑来使用。

图源:雷科技

不过 MateBook Fold 的支架只能在横屏状态下使用,竖屏状态下是无法支撑电脑的,如果你想在竖屏状态下使用,只能用手拿着,或者另外买个大尺寸的支架来支撑。个人感觉华为后续也可以推出相关的官方配件,毕竟竖屏看文档的需求其实也不少,而完全展开状态下竖着拿电脑其实挺不方便的。

另外我也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 MateBook Fold 因为其特殊的折叠结构,以及折叠屏幕的使用场景考量,转轴结构的阻尼系数是明显大于普通笔记本电脑的。如此设计的好处是你可以在任意角度让屏幕悬停,而且都不会有松动感,坏处就是不做特别处理的话,单手难以开合。

图源:雷科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华为让 MateBook Fold 在展开时会有一个明显向上 " 弹力 ",而且这个 " 弹力 " 并非在最开始就出现,而是当你把屏幕间隙拉到约 5-10 度时才会释放,然后停在约 30 度的角度上,这样就可以避免放在包里时不小心自动弹开,导致杂物进入内部损坏屏幕。

体验到这里时我就明白,华为筹备这款产品的时间肯定不会少,对比初代的折叠屏手机,MateBook Fold 以 " 折叠 PC" 这个形态来说完成度已经非常高。你或许可以说他的价格、系统生态或者其他方面仍有可改进的地方,但是就外观来说,我基本找不到缺点。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闭合状态下的 MateBook Fold 实在是很像一本笔记本,得注意别把它放在椅子上,不然稍不留神就一屁股坐下去,痛失 26999 元。从官方给出的数据来看,MateBook Fold 在展开状态下最薄处厚度仅有 7.3mm,另一边则稍厚 0.3mm,闭合态厚度则是 14.9mm,比大多数轻薄型笔记本电脑都更薄。

图源:雷科技

虽然小雷手上这台 MateBook Fold 要价 26999,但是作为一款需要经常摆在桌面上使用的工具,我还是很好奇外壳的素皮材质能否经受住考验。所以在咖啡厅给它拍照的时候,也是用咖啡液测试了一下素皮材质的抗污效果,基本上一遍就能擦干净而且没有看到咖啡迹残留,看来官方宣传的硅系涂层确实很有意思,也是成功解决素皮不耐脏的问题。

说实话,这是一台与传统笔记本电脑区别很大的电脑,它没有太多的装饰与设计,却又处处体现着设计师的巧思,即使目前的价格注定其与大多数人无缘,但是并不妨碍我对折叠 PC 这一形态的未来发展有所期待。

一台鸿蒙 PC,一种全新可能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MateBook Fold 的体验到底如何?

老实说,在测试 MateBook Fold 的时候我确实犯难了,因为这是一款新形态、新系统的 PC,我过去测试笔记本电脑的大多数经验其实都用不上,既没有 3DMark,也没有 Geekbench 6,就更不用说跑个 R23 之类的了。

事实上,MateBook Fold 目前也不支持侧载软件,只能从应用商店里下载软件,而应用商店里显然是没有性能测试软件的,毕竟目前鸿蒙 PC 加上 MateBook Fold 也就两款,而且用的是同一个处理器,也实在是没有什么测试的必要。

至于用虚拟机 + 传统的性能测试软件的方式来强行跑分,虽然也不是不行,但是在我看来也没有多大意义。首先,鸿蒙 PC 是一个全新、独立的自研系统,想在这个系统环境下进行性能测试且得到准确结果,测试软件是必须做针对性地优化调整的,否则连性能调度都是问题。

其次,鸿蒙 PC 的设计理念和生态,明显借鉴了华为自家的移动智能生态,而移动智能生态与传统的 PC 生态之间的区别其实非常大。比如说,在传统 PC 生态里,处理器和操作系统是来自不同公司的,这导致微软不可能为某个型号的处理器做针对性的优化,顶多就是提供一个基准平台,确保符合要求的处理器运行时不会出问题。

图源:雷科技

而在 MateBook Fold 这边就不同了,华为可以针对每一款处理器进行系统底层级别的深度优化,释放处理器 100%,甚至 110% 的性能,也就是所谓的 "1+1>2"。在我看来移动智能系统一直都不是唯 " 性能 " 的,系统优化等软件层面的优势是能够实打实提升用户体验的。

所以,最终我决定将评测的重心放在使用体验上,不去思考性能之类的参数。当然,我也不会和大家讨论 MateBook Fold 拖窗口多流畅、前后窗口堆叠这类 " 抽象 " 的体验,而是纯粹以 " 使用者 " 的身份来聊聊这款产品。

简单过一下配置:麒麟 X90 处理器 +32GB 内存 +2TB 存储,是 MateBook Fold 目前的最高规格,采取主动散热设计。

作为一名编辑,我其实就是 MateBook Fold 的目标用户群体之一,既需要电脑轻薄易携带,又希望电脑有大屏且续航长,在过去基本上找不到符合要求的电脑,所以只能折中购入 MacBook 之类的轻薄本,大屏是不指望了,只求续航足够支撑一个又一个的发布会。

很多读者或许觉得我们会几个月换台电脑,实则不然,很多编辑都是几年不换电脑的。因为经常接触到最新款的电脑,基本对新品完全 " 祛魅 ",毕竟体验都大差不差的,打字而已,要啥性能?

图源:雷科技

但是 MateBook Fold 不同,它是第一款让我有冲动购买的新电脑,便携、大屏且续航长,除了打字手感一般之外(毕竟只有虚拟键盘和分离式超薄键盘),基本上找不出其他问题。

这么说吧,单凭展开后的 18 英寸屏幕可以完美分屏浏览两份 word 文档,就已经能够让许多人对 MateBook Fold 的体验竖起大拇指了。如果你在常规笔记本电脑上试过同时浏览两份 word 文档,肯定能够理解这段感慨。

图源:雷科技

当然,除了码字之类的需求,MateBook Fold 在几乎所有办公类的体验都表现得非常不错,不管是制作 PPT 还是浏览表格,18 英寸的屏幕都会颠覆你对轻薄笔记本电脑办公体验的印象。

在这个尺寸下,你甚至可以把自己舒服的 " 丢 " 进咖啡厅、客厅的舒适座椅靠背上,然后把无线键盘放到腿上使用,在距离不超过两米的情况下,都可以得到良好的观看体验。

图源:雷科技

可以简单对比看下 MateBook Fold 与另一款 14 英寸笔记本电脑的对比,厚度、大小都有明显差距,屏幕尺寸的区别则更是明显。其实很多人都对 18 英寸的屏幕没有太多认知,实际上当你把 MateBook Fold 放在一起对比时就会发现前者的显示面积大了不止一圈。

图源:雷科技

如此大的屏幕,拿来看视频也是极爽的,而且 MateBook Fold 采用的是双层 OLED 屏幕,这种新技术打造的屏幕成本极高就不说了,其画质参数也是真正意义上的 " 遥遥领先 ":1600 尼特峰值亮度(多数 OLED PC 的峰值亮度仅为 1000 尼特)、92% 屏占比、LTPO 自适应刷新(PC 里还没第二款产品支持)和高频 1440Hz PWM 调光。

图源:雷科技

而且 MateBook Fold 的屏幕不仅仅是亮度高,华为自研的双层 OELD 串联技术可以使屏幕寿命提高 3 倍,进一步降低 OLED 的烧屏等问题,并且能效同比降低 30%,高亮度却更省电,只能用 " 黑科技 " 来形容。

而在不需要同时浏览两份文档的时候,折叠态下的 MateBook Fold 又能够提供 13 英寸轻薄本的便捷,可以用一只手轻松拿走,也可以放在腿上敲字,不用担心放不稳或者压迫到大腿不舒服。

图源:雷科技

可以说,就和我最开始预期的一样,MateBook Fold 给了我从未有过的体验,一种新颖、独特且有趣的移动办公生活。

意料之外的性能,还能装 Windows?

除了办公,MateBook Fold 还能用来做什么?老实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会让不少人失望,以 MateBook Fold 目前的软件生态来看,移动办公和轻度的音视频创作就是它的主要领域,它并不能让你畅玩 3A 大作,也无法保证提供高效的建模 / 渲染 / 剪辑体验。

MateBook Fold 支持的主流创作软件就只有剪映,相信不少人也已经看过别人的上手测试视频了,偶有卡顿是真的,能用也是真的,我尝试着用 MateBook Fold 的剪映导出一段 5 分钟的 4K 视频,耗时 175 秒,并不算快,作为对比,我用一台笔记本电脑相同一段视频,结果如下:

图源:雷科技

说实话,测试结果让我十分意外,MateBook Fold 与 Ryzen 7 8845H 的导出时间并没有差多少,只有约 11% 的差距,考虑到后者是 AMD 去年最热门的中高端处理器之一,这个表现可以说刷新了我对麒麟 X90 性能的认知。

不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至少意味着在视频剪辑等方面,只要软件的优化与编解码生态能跟上,其体验并不会比主流的轻薄本差多少。可能有人会说:" 两万多的电脑对比四五千的电脑性能?那还不是很亏?"

如果单纯看价格,这么说也没错,但是从产品角度来看这句话显然是错误的,四五千的电脑有 18 英寸折叠屏吗?有双层 OLED 屏幕吗?有多形态功能吗?显然都没有。大家可以直接类比当年的折叠屏手机,同样是打电话上网刷抖音,那要价上万的折叠屏手机和几百块的手机又有什么区别呢?

图源:雷科技

直白点说,华为的 MateBook Fold 就不是一款针对多数用户的产品,其价格定位本身就是给硬核数码爱好者、高级白领或高管之类的用户群体准备的。普通用户如果想支持华为或者体验鸿蒙 PC,那么 MateBook Pro 才是更好的选择,原价 7999 元,加上国补 6300 左右就能到手,在办公等方面体验并不会比主流品牌同价位的 Windows PC 差多少。

当然,许多人估计也还有顾虑,MateBook Fold 的鸿蒙 PC 软件生态目前还是起步阶段,如果自己常用的软件没有适配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华为其实给出了解决方案,在应用商店里可以找到一款名为 " 铠大师 " 的软件,这是一款 " 傻瓜式 "Windows 虚拟机安装软件,只需要简单几步就可以完成 Windows 虚拟机的部署。

简单来说,你可以在 MateBook Fold 上装个 Windows,然后同时使用两个系统,铠大师甚至做了手势优化,只需要四根手指在屏幕上同时左 / 右滑动,就能够在 Windows 和鸿蒙 OS 之间切换,让你既享受鸿蒙 PC 的智能便利,又拥有 Windows 深厚的软件生态。

虽然虚拟机无法发挥麒麟 X90 的所有性能,但是也足以应付多数办公软件的使用,可以让你在鸿蒙 PC 尚未适配常用软件时拿来过渡,也可以作为备用系统,应付一些突发情况。

PC,终于到了被革命的时候?

在我看来,MateBook Fold 无疑是款成功的产品,它让我看到了鸿蒙 PC 的更多可能,也让我意识到未来的笔记本电脑或许将不再受限于传统的设计,更新颖的形态、更多样的体验,将重塑人们对电脑的认知。

而鸿蒙 OS 的潜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即使现有的生态圈还很小,但是已经给人一种 " 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 " 的感觉,而且鸿蒙 OS 作为全新的系统,也可以从现阶段的用户需求出发,打造一个更适合现代用户使用习惯的系统。

比如在体验 MateBook Fold 的过程中,我就认为鸿蒙 PC 的手势操作、触控操作体验完爆 Windows,在 Windows 笔记本电脑上我常常会忘了自己的电脑有触控屏,而在 MateBook Fold 上,我使用触控屏的频率甚至比触控板还高。

这是一款注定只有少数人才会去购买和使用的产品,但是当我们在几年之后再回望这一天,或许会感慨折叠 PC 对整个 PC 市场的贡献与改变,确实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用一句评测圈常见的话总结就是,这款产品短期(销量)不可高估,长期(影响)不可低估。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