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在空缺半年之后,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 Stellantis 终于迎来了新一任 CEO,这位来自意大利的运营官临危受命,接下这个烫手山芋。
5 月 28 日,Stellantis 宣布任命 Antonio Filosa 为新任首席执行官,这位出身于意大利的汽车人,在短短一年时间内连续接下了集团的重任,逐步走向 Stellantis 的权力中心。
然而,这位新任的 CEO 需要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待遇上的不对等,近日有消息报道,Antonio Filosa 的任命和薪酬方案预计将在 7 月 18 日的 Stellantis 特别股东大会上获得正式确认,虽然获得了与前任唐唯实相同的五年任期,但是 Antonio Filosa 的薪酬却只有前任的一半。
或许是因为经营状况堪忧,即使是历经半年时间找到的合适人选,集团董事会还是难以给出和前任唐唯实同样的薪资待遇。
烫手山芋
现在的 Stellantis 集团有着和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完全不相符的经营困难,根据财报显示,2024 年净营收仅有 1569 亿欧元,同比下滑 17%,净利润更是大幅下跌 70%,仅剩 55 亿欧元。
营收和利润大幅下滑的背后是公司经营状况的持续恶化,作为主要市场的北美地区销量暴跌 36%,加上新任总统的上台,关税政策对于跨国车企造成了严重的冲击,Stellantis 也难以幸免。
进入到 2025 年,北美市场的并没有变好多少,受特朗普临时的关税政策影响,销量短暂的在 3 月回升到近两年的最好状况,但很快就被打回现实,根据统计今年一季度的销量同比下滑 20%。
同时,北美市场的问题依然很多,一方面是在唐唯实任期的产能削减计划,导致北美市场的生产受到影响,工厂停工,换代车型产能爬坡缓慢等因素,导致北美市场的交付能力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另一方面,新的关税政策导致 Stellantis 对于北美市场的投资变得谨慎,特别是特朗普政府关税的随意性,导致北美汽车生产变得难以预测,特别是在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工厂,随时面临新政策的影响。
在欧洲本土市场,Stellantis 的经营同样困难,2024 年销量下滑 5%,市场占有率更是跌至 16.4%,并且在唐唯实推动的削减成本策略下,Stellantis 削减了不少亏损的车型,更专注于高盈利的产品。
失去的市场快速地被其他品牌所填补,包括加大出海力度的中国品牌,同时由于 14 个品牌的相互独立,资源严重分散,导致 Stellantis 集团在电动化的转型上处于缓慢的状态。
特别是在中国市场,Stellantis 集团采取了轻资产的运营方式,除了神龙汽车外,剩下的品牌都逐步退出,包括已经倒闭的广汽菲克,这让 Stellantis 集团几乎完全脱离了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竞争,被逐渐边缘化。
只有神龙汽车在中国市场推出了首款电动车型示界 06,但与其他合资品牌新推出的电动车型相比,这款车无论是在声量还是在销量表现上都没能产生太大的水花。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现在的 Stellantis 集团缺少改革转型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受 2024 年经营的影响,集团的现金流已经变为亏损 60 亿欧元,缺少资金的支持,大范围的改革怕是阻力重重。
温和派
新上任的 CEO Antonio Filosa 被视为马尔乔内的门徒,马尔乔内,一手缔造了菲亚特 · 克莱斯勒帝国。
从 1999 年加入菲亚特集团开始,Filosa 在基层打拼超过 20 年,最终在 2018 年进入到 FCA 的最高管理层,从业生涯中深受马尔乔内的影响。
但是,在 Stellantis 合并后,Filosa 的行事风格就出现了转变,特别是之后在北美的任职中,不像马尔乔内强硬的作风,特别是在缝合 Stellantis 与北美经销商和 UAW 的关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一点转变,或许就是 Stellantis 董事会选择 Filosa 的理由,毕竟前任唐唯实的辞职就是和董事会在经营策略中出现重大分歧,双方互不让步导致最后的合作破裂。
关于 Filosa 的当选,有消息称是在董事会内部全票通过的,包括执行主席约翰 · 艾尔坎和副董事长罗伯特 · 标致都对其称赞不少,认为 Filosa 能够带领集团走出困境。
Filosa 最终能当选还是源于在北美任职期间的一系列操作,挽救了市场,通过削减库存,让经销商与 Stellantis 的关系缓和,同时通过重组产能,加快了 Ram 和 Jeep 新车型交付,保证了基本盘的稳定。
另一方面,扩大新兴市场,在 Filosa 的主导下,Jeep 品牌顺利的打入巴西市场,并且将巴西市场打造成为仅次于北美的第二大市场,根据统计 2024 年南美市场的销量增长 4.21%,市场份额提升到 22.9%,并且今年一季度销量依然保持着 19% 的增长。
南美市场的成功,可以说是 Filosa 履历上最好的成绩,在集团销量大幅下滑的背景下,能够逆风开拓市场,这样的操作和前任唐唯实通过削减成本来维持利润有着本质的区别。
Filosa 的管理风格看似温和,被外界视为集团内部的 " 稳定器 ",然而作为在马尔乔内时代下成长起来的高管,Filosa 还是深受影响,包括注重成本控制、执行力和北美市场优先等理念的延续。
这样也让外界不断猜测这位新 CEO 上台后是否会对现有品牌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延续舍弃低利润品牌的主张,甚至有消息称 Stellantis 集团可能会选择出售玛莎拉蒂品牌。
虽然还未正式上任,但是 Filosa 开源节流的操作已经在 Stellantis 集团内部展开,经过双方证实,亚马逊与 Stellantis 联合开发车载软件的合作项目已宣告终止。
并且从薪资待遇上来看,Filosa 公布的薪资待遇更是只有 1020 万美元,较前任唐唯实 2390 万美元的年薪被砍了一半以上,也被视为彰显改革的魄力。
但是从全球汽车行业来看,Filosa 的薪资并不算低,除了无法与通用、福特这样的美国车企持平外,与大众汽车集团 CEO 奥博穆和丰田汽车会长丰田章男的薪资基本持平,都在 1000 万美元左右。
这也表明,或许 Filosa 和 Stellantis 董事会达成了某些默契,想要获得更高的薪酬,就需要 Filosa 带动 Stellantis 集团回归正轨,而且在 1020 万美元的薪资组成中包括 900 万美元的股票激励。
这也意味着,一旦 Filosa 能够带领 Stellantis 的股价提升到正常水平,将获得更多的薪资,特别是目前的股价仅有 2023 年峰值时期的三分之一不到。
然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需要 Antonio Filosa 解决目前 Stellantis 的问题,作为从内部提拔上来的 CEO,Filosa 也明白这将是十分困难的,需要解决 Stellantis 在电动化转型、财务复苏和市场竞争三大难题。
就是不知道,这位临危受命的 CEO 会成为 Stellantis 集团历史上,名垂千古的人物,还是惨淡收场的过渡者。
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