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研发投入背后,这家汽车巨头正以中国市场为支点,在利润下滑的阵痛中艰难转身。
大众汽车集团以连续八年全球研发投入第一的姿态,再次刷新行业纪录。最新数据显示,2024 年该集团研发费用达 1580 亿人民币,8 年累计研发投入突破 1.09 万亿人民币。
数据援引自网新社
这一巨额投入支撑着大众的艰难转型。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冲击下,这家传统汽车巨头 2024 年全球销量 903 万辆,同比下降 3.5%,税后利润更是大幅下滑 30.6%。
研发投入的峰值与利润低谷形成鲜明对比。大众选择牺牲短期利润押注未来,其中中国市场成为其战略转型的关键战场。大众在华销量虽同比下降 10%,但中国仍占其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是其无法失守的阵地。
研发投入的代价与战略
2024 年,大众研发投入达到峰值 180 亿欧元(约 1580 亿人民币),同比增幅达 10%。其中,130 亿欧元专门用于电动车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同时,大众还投入额外 150 亿欧元建设电动车生产线和电池工厂。这一系列举措使该集团连续第八年蝉联全球研发投入榜首。
高额研发投入背后是大众对未来的赌注。该集团计划到 2030 年在欧洲、中国和美国生产约 2600 万辆纯电动车,其中约 1900 万辆将基于 MEB 模块化电驱动平台。
然而,巨额投入直接影响其短期财务表现。大众集团 2024 年财报显示,虽然全年营收达 3247 亿欧元(约 2.5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微增 0.7%,但税后利润 124 亿欧元,同比大跌 30.6%。
大众集团 CEO 奥博穆将 2024 年定位为『战略转型关键年』,坦言公司正『以短期利润波动换取长期竞争力的系统性提升』。
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
大众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尤为关键。2024 年,大众在华销量 274.2 万辆,同比下降 10%,市场份额减少 2 个百分点。其在华合资企业的利润贡献降至 17 亿欧元(约 134 亿人民币),同比下滑 35%,创下十年新低。
面对这一挑战,大众选择加码中国投资。大众中国 CEO 贝瑞德推出一项涵盖多个领域的十点行动计划,投入数十亿人民币推动 CEA 平台开发。此后,大众又宣布在中国市场追加投资 25 亿欧元,拓展合肥的生产及创新中心。
『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激烈的价格竞争的影响,』奥博穆坦承。他表示,2024 年中国市场是大众全球交付数据中『唯一下滑的区域市场』。为此,大众已做好准备在 2025 年提供更多价格折扣,以挽回失去的市场份额。
软件研发的策略调整
大众在软件研发领域经历重大战略转向。旗下软件公司 CARIAD 曾被视为大众对抗特斯拉的利器,但 2021 至 2022 年累计亏损接近 34 亿欧元,2024 年单年运营亏损就达 24 亿欧元,持续拖累集团业绩。
面对自研困境,大众转向开放合作。在中国市场,大众先后与地平线、中科创达、小鹏汽车等本土科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美国市场,大众则投资 58 亿美元与 Rivian 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下一代电动汽车软件。
这些合作已初见成效。大众与小鹏共同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预计最早在 2025 年底推向市场;与 Rivian 合作的 SDV 架构计划从 2027 年起整合至大众集团车型中。
中国本土化研发成果
大众在合肥建立的 VCTC(大众中国科技公司)成为其本土化研发的核心引擎。该中心主导开发了适配中国路况的 CEA 电子电气架构,这是大众首个在中国研发的电子电气架构,也是第一个准中央计算及区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
CEA 架构带来革命性变化:采用『准中央计算 + 区域控制』设计,将车内控制单元数量减少 30%,线束长度缩短 40%。这种架构极大提高了系统灵活性,使大众能将智驾功能落地周期从 36 个月压缩至 12 个月,以应对中国车企『月更功能』的竞争节奏。
CARIAD 中国团队已拥有 600 多名员工,计划到 2023 年底员工数量翻一番,且 90% 以上由本土软件人才组成。该团队主导研发的 V2X 功能已在新款奥迪车型中实现红绿灯读秒、交通事故预警等本土化应用。
未来规划与预期
大众正加速产品布局。2025 年,集团计划全球推出约 30 款新车型。在中国市场,2025 年至 2027 年间,大众将推出约 40 款全新车型,其中超过半数为电动化产品。
大众首款增程式车型将于 2026 年上市,这意味着其正式接纳中国特色的混动技术路径。同时,基于 CEA 架构的首批车型研发周期已从 42 个月缩短至 28 个月,2026 年量产的 4 款 CMP 平台车型目标成本将比同级竞品低 15%-20%。
对于 2025 年业绩,大众预计营业利润率将在 5.5% 到 6.5% 区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5%。在中国市场,大众预计 2025 年盈利将降至 5 亿至 10 亿欧元,但『未来几年内将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奥博穆表示:『2025 年将是实力全面展现的一年』。在燃油车与电动车交汇的技术转折点上,大众正以中国为支点,重塑其全球竞争力。
1
研发投入的差异折射出全球汽车行业的战略分野。当比亚迪的 532 亿研发费用经购买力平价换算后相当于 150 亿美元,可跻身全球前三时;当蔚来以营收 19.8% 的研发投入比例领跑行业时,大众选择的是一条兼顾规模与深度的转型之路。
大众集团预计 2025 年营业利润率将回升至 5.5%-6.5%,销售收入增长 5%。其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已超越简单本土化,从 CEA 电子电气架构到合肥创新中心,大众正打造『德国品质 + 中国速度』的混血技术路线。汽车巨头的转身虽缓慢,但每一步都震动行业。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