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在 4 月上演了轰轰烈烈的回购热潮,这股热潮进入 5 月后的持续性如何呢?
每经资本眼研究员发现,5 月共有 29 家公司发布了回购规划,其中有 9 家都是在 4 月发布的提议回购相关公告,5 月正式宣告回购方案,可以说是 4 月回购热潮的落地。而正在实施回购的公司中,约有 532 家公司发布了截至 5 月底的最新回购进展公告,其中贵州茅台、徐工机械、美的集团等多家行业龙头公司已经连续两个月大手笔回购。还有 42 家公司在 5 月宣布完成回购,其中有 9 家都是在 4 月才发布了回购预案,回购进展较快。不过,也有部分公司回购进度较慢,能否按时完成回购计划仍存疑。
29 家公司发布回购规划,多家公司兑现 4 月回购承诺
据同花顺数据统计,2025 年 5 月共有 29 家公司发布了回购股份预案公告(其中 2 家为董事长提议公告)。以回购公告数据为准,这 29 家公司的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约 75.33 亿元,平均值为 2.60 亿元。其中超过 1 亿元(含)的有 18 家,占比 62.07%。
上述 29 家公司中,拟回购金额上限居前的公司有宝丰能源、中国交建、思源电气、四川长虹和东方证券,拟回购金额上限分别为:20 亿元、10 亿元、5 亿元、5 亿元和 5 亿元。其中,宝丰能源回购进展较快,5 月 14 日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预案,拟回购金额 10 亿 ~20 亿元,次日(5 月 15 日)便实施了首次回购;截至 5 月底,累计支付总金额 5.7 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同时,每经资本眼研究员发现,上述 29 家公司中,有 10 家均是在五月以前就发布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提议回购或筹划回购的相关公告,直到 5 月回购方案才正式落地。
其中,海南华铁时间间隔最长。根据公司公告,2 月 7 日公司董事、总经理胡丹锋提议使用自有 / 自筹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历时三个多月之后,公司终于在 5 月 14 日发布了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回购方案。而 2 月 7 日至 5 月 14 日期间,公司股价上涨了 100.67%。本次拟定的回购价格上限为 15.95 元 / 股,与 2 月 7 日的收盘价 6.58 元相比,溢价率高达 142%。
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多会选择在股价低迷阶段发布回购方案,以此来达到提振股价和稳定投资者信心的目的。而海南华铁却选择在股价大涨后推出回购方案,是出于哪方面考虑呢?每经资本眼研究员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海南华铁,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第一次发公告是大股东提议回购,现在就相当于一个延续,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的信心。
另外 9 家公司均是在 4 月的回购热潮中,先后发布了公司董事长等提议回购或筹划回购的相关公告,相当于做出回购承诺,5 月则正式交出回购诚意,发布了回购预案公告;可以说是 4 月回购热潮的落地,准备以真金白银表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其中,拟回购金额上限较高的中国交建在 4 月 22 日发布了董事长提议回购的公告,赶在 5 月末(5 月 31 日)发布了正式的回购预案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 5 亿元至 10 亿元。这是继中国中铁之后,今年第二家发布回购方案的建筑类破净央企。而同属长虹集团旗下的三家地方国企:四川长虹、长虹华意和长虹美菱均在 4 月 10 日发布董事长提议回购的公告,并在 5 月 9 日同步发布回购预案公告,且三家公司的回购资金来源均包含回购专项贷款。
从回购进展来看,截至 5 月 31 日,上述公司中,已经有东方证券和银轮股份两家公司正式启动了回购事项,东方证券 5 月累计回购了 2.4 亿元股份,银轮股份则累计支付了 1074.73 万元。
此外,5 月以来,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继续为上市公司开展回购提供资金支持。截至本文发稿时间,上述 29 家公司中,有 13 家公司明确表示回购资金来源包含回购专项贷款,其中有 12 家已取得《贷款承诺函》,江瀚新材贷款金额上限最高,为 3.6 亿元。有 8 家公司在公告中明确贷款期限不超过 3 年;有 5 家公司在公告中明确贷款比例最高不超过 90%;还有 5 家公司,经计算贷款金额上限与本次拟回购金额上限的比值,贷款比例上限也达到了 90%。
多家行业龙头连续两个月大手笔回购,另有 9 家公司不足两月即完成回购
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正在实施回购的公司中,约 532 家公司发布了截至 5 月底的最新回购进展公告;还有 42 家公司在 5 月宣布回购完成。
每经资本眼研究员发现,5 月份多家公司的回购事项都在稳步推进中。
一是发布了最新回购进展公告的 532 家公司中,有多家公司在 4 月和 5 月都进行了大手笔回购。其中,5 月单月回购金额居前的公司有:贵州茅台、徐工机械、三安光电、美的集团、国泰海通和药明康德等。它们都是不同行业的龙头公司,在 4 月份领衔掀起回购热潮,5 月份继续以实际行动彰显公司的资本实力和引领风范。
白酒龙头贵州茅台 4 月 8 日就发布公告称,将按照回购金额上限,尽快完成本次回购。而公司在 4 月大手笔回购 14.40 亿元后,5 月继续加大回购力度,单月回购了 20.61 亿元,截至 5 月底已累计回购 51 亿元。该公司不仅累计回购总额居各公司之首,5 月单月回购金额也远超其他公司;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加快回购的承诺。
另外,贵州茅台此前也表示,公司已着手起草新一轮回购股份方案。那么,新的回购方案什么时候落地呢?近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出相关问题,贵州茅台表示:新一轮股份回购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届时,将按照相关要求及时发布公告。
另外 5 家公司,则都是在 4 月发布的回购预案,并在当月迅速开启回购;截至 5 月底,均已连续两个月大手笔回购。其中,工程机械行业龙头徐工机械在 5 月单月回购了 7.54 亿元,仅次于贵州茅台;截至 5 月底已累计回购 27 亿元。
二是在 5 月宣布完成回购的 42 家公司中,有 9 家都是 4 月发布的回购方案,整体回购进展较快。
这 9 家公司中,中远海控实际回购金额最高。该公司 4 月 8 日审议通过回购方案,次日便开启了首次回购,5 月 28 日完成回购,用时 33 个交易日,累计回购了 7.42 亿元。同时,本次回购用途为注销减资,根据时间规划,5 月 30 日本次回购的全部股份已注销。
华工科技在 9 家公司中回购用时最短,4 月 25 日开启首次回购,4 月 30 日回购完成(5 月 6 日发布的回购完成公告,因此计算在 5 月时间范围内),用时仅 4 个交易日,累计回购了 3.95 亿元,几乎顶格完成本次拟回购上限 4 亿元。
11 家公司回购进度 " 卡壳 ",其中 6 家公司还未正式启动回购
与多家公司稳步推进回购事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正在实施回购的公司中,也有部分公司回购进度较慢,能否按时完成回购计划仍存疑。
以距离约定的回购期限届满不足 2 个月时间,且截至 5 月底实际回购金额仍不足拟回购金额下限的 1/4 这两个标准,对上述发布回购最新进展公告的 532 家公司进行筛选发现,有 11 家公司回购进度 " 卡壳 ",远不及预期。其中德必集团、凯龙高科和华联控股三家公司均是在 4 月推出的回购预案,回购期限均为 3 个月,目前距离回购期满不足一个月;另外,德必集团、凯龙高科、凯淳股份、卓郎智能、棕榈股份和寒武纪 6 家公司,截至 5 月底还未正式启动回购。
通过对比上述各家公司的回购价格上限以及发布回购预案后的股价走势,每经资本眼研究员发现,部分公司主要因股价超出回购价格上限而无法操作。如德必集团在预案公告发布后股价就超出了回购价格上限;而寒武纪去年 "9 · 24" 行情启动后股价就迅速上涨,按照 6 月 6 日的收盘价 610 元计算,已经比回购价格上限 297.77 元高出 104.86%。
但也有部分公司在发布回购预案后有较好的回购时机,却没有行动。如凯淳股份去年 7 月初发布回购预案公告,到 11 月 21 日之前的四个多月时间里,股价大都在回购价格上限以下波动,但公司一直没有实施回购。而从去年 11 月 21 日至今,股价又基本在回购价格上限以上,更加没有机会开展行动。按照时间规划,距离本次回购期满,只剩不到一个月时间,公司打算如何处理回购事项呢?每经资本眼研究员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凯淳股份,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首先我们回购的意愿还是有的,但是鉴于这个价格一直卡在这里,后续我们也在看是做延期还是把价格提高。后续如果我们有动作也会公告。"
不过,让每经资本眼研究员感到疑惑的是,还有一些公司股价一直没有超过回购价格上限,却也迟迟没有开展回购。如凯龙高科今年 4 月 8 日发布回购预案,回购期限 3 个月;但截至 5 月底,公司依然是零回购。凯龙高科工作人员告诉每经资本眼研究员:" 还没有到最后的时间。既然已经发出来公告了,我们肯定会完成(回购)的。"
而另一家公司美克家居在去年 7 月底审议通过回购方案,拟回购金额 0.5 亿 ~1 亿元,但公司只在次月回购了 267.48 万元;去年 9 月至今,虽然股价都没有超出回购价格上限,但公司再也没有实施过回购。根据公司公告,本次回购将于 7 月 29 日期满,仅剩一个多月时间,目前实际回购金额仅占拟回购金额下限的 5.35%。公司是如何考虑回购事项的呢?每经资本眼研究员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美克家居,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这个还是要看公司的整体安排,董秘办就是及时地进行信息披露的工作。目前也没收到公司相关的下一步进展,有的话我们肯定会及时信息披露的。"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