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 06-10
国科微并购中芯宁波,能否复制“寒武纪式”国产芯逆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财联社 6 月 10 日讯(记者 黄路)国科微(300672.SZ) " 官宣 " 拟收购中芯宁波进军射频前端市场,市场反应不一。国科微公告对收购中芯宁波给出的理由,是通过后者来抢占 BAW 滤波器国产化率不足 5% 的蓝海市场,同时帮助前者升级为既能设计又能自己制造关键芯片的 " 全能型选手 "。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中芯宁波当前尚处产能爬坡阶段,报告期内尚未盈利,且被收购方并未做出业绩承诺。那么,这笔买卖是否划算?

尚未盈利的中芯宁波有何 " 闪光点 "?

有别于跨界而来者,作为收购方的国科微,本身就处于半导体行业,了解行业痛点和标的价值。

日前披露的公告显示,中芯宁波当前仍处于产能爬坡期,导致报告期内存在较大规模亏损。此时国科微出手收购中芯宁波,中芯宁波到底具有哪些优点?

首先,就中芯宁波的产品覆盖领域来看,该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最完整射频前端产业链的集成电路厂商,涵盖了从芯片设计到制造的各个环节,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其全工艺覆盖能力恰好匹配 5G 多频段需求,而 BAW 技术作为高端市场 " 卡脖子 " 环节,国产化替代空间巨大。

在技术层面,中芯宁波具备 " 全频段 + 全工艺 " 的稀缺属性,是国内唯一覆盖 SUB-6GHz 全频段、贯通 TC-SAW/POI-SAW/SMR-BAW 全工艺的晶圆代工厂,并拥有晶圆级微系统集成技术(uWLSI),可实现异质芯片的高密度集成。其自主研发的封闭腔 MEMS 技术,也使其成为国内少数能量产集成加速度计与陀螺仪(A+G)传感器的企业,填补了高价值传感器领域的国产空白。

其次,就产品未来市场空间来看,滤波器市场需求随着 5G 技术的商用化而显著增长,Yole 预计 2025 年全球滤波器市场接近 100 亿美元(国内市场预计约 193 亿人民币),其中 BAW 滤波器占比 35% 达到 32.3 亿美元。预计 2028 年全球市场约 143 亿美元,2020-2028 年全球市场 CAGR 增速约 10%。

有统计显示,全球 BAW 滤波器市场长期被博通(87% 份额)、Qorvo(8%)垄断,主要供货厂家为美国、日本企业,虽然中国占据全球滤波器消费市场 30% 的规模,但国产化率不足 5%,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海外。

因此,这一市场具备广阔的国产平替想象空间。未来三年,中芯宁波能否抢占市场份额,会是验证公司技术成色的 " 验金石 "。

根据公开信息,中芯宁波拥有中国授权发明专利超 300 项,其压电薄膜滤波器制造工艺、超小型滤波器晶圆级封装技术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种技术壁垒类似于寒武纪在 AI 指令集架构上的专利布局,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据了解,中芯宁波已向某头部移动通讯终端企业(大客户)持续出货高端 BAW 滤波器,保障其旗舰机型量产,并签订供应框架协议,锁定 50% 采购份额。这种深度合作模式类似寒武纪与字节跳动、腾讯等大厂的 " 平替 " 绑定,确保订单稳定性和产能爬坡空间。

" 他们(中芯宁波的)大客户去年在手机市场是一个全面回归的状态,需求非常高,2025 年开始要卯足劲出货,明年开始的(需求)量是很大的,高端线旗舰机都要用到他们的产品,所以签署了长期的框架协议,约定战略客户 50% 终端的意向采购量。" 有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透露,这种长协约并不常见,也间接说明了中芯宁波在大客户的地位。

最后,就并购双方业务协同性来看,通过此番收购,一旦掌控晶圆制造环节,国科微将打通从设计到制造的全产业链,实现设计与制造的深度融合,大幅提升技术协同效率,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增强成本控制能力。国科微将具备在高端滤波器、MEMS 等特种工艺代工领域的生产制造能力,构建 " 数字芯片设计 + 模拟芯片制造 " 的双轮驱动体系。

盈利拐点虽迟但有望,寒武纪估值逆袭的启示

公开资料显示,中芯宁波建有 6 英寸和 8 英寸两条晶圆制造产线,分别用于 SAW 滤波器、BAW 滤波器、MEMS 及晶圆级先进封装。目前仍处于产能爬坡期,产品结构、工艺优化及产能利用率尚未达到最佳状态,高端产线的优势尚未完全发挥。

据披露,2023 年、2024 年,中芯宁波营业收入分别是 2.13 亿元、4.54 亿元,同期公司净利润 -8.43 亿元、-8.13 亿元;今年一季度亏损 1.5 亿元,减亏趋势已现。由于中芯宁波目前尚处于加速扩产期,折旧压力导致盈利承压。

不过,看当下还是看未来,决定估值的高低。在 5G 时代,为满足高速数据传输需求,需要支持 5G 新频段、5G 重耕频段外,还需要向下兼容 4G、3G 和 2G 通信需求,使得射频通路数量不断上升,单机提升至 70 个以上的滤波器,单机滤波器价值超过 12 美元,相比于 4G 高端手机接近翻倍。

有机构根据中芯宁波与某头部移动终端企业签署的长期供应协议(采购其滤波器总量的 50%),对其年采购金额估算了一笔账:仅看手机需求,假设某头部公司未来有望持续增长至巅峰时期年产上亿部(以每部手机需要按照 80 颗滤波器测算)的水平。对应滤波器需求为,1 亿部 *80 颗 / 部 *50% 份额 =40 亿颗。若滤波器的单价按照 1 元 / 颗计算:40 亿颗 *1 元 / 颗 =40 亿元采购额。

同时中芯宁波还有机会逐步进入 OVM、传音等客户,以及新能源汽车需求逐步放量。考虑到滤波器产品国产替代空间巨大,该机构判断中芯宁波盈利能力有望逐步修复。

此前,AI 领域从巨亏到盈利的寒武纪,在三年间已上演过一场估值逆袭的 " 重头戏 "。统计显示,2023 年初至 2025 年 2 月,寒武纪股价上涨 10 倍,2025 年 Q1 营收同比增长 4230%,实现首次盈利。其盈利出现拐点背后,恰恰在于 " 国产替代刚需 + 技术壁垒 + 大客户绑定 "。

不过,该机构研报也表示,尽管技术领先,中芯宁波仍需突破国际大厂的专利壁垒(如博通、Qorvo 的专利布局),且高端 BAW 良率提升、客户认证周期可能影响量产进度。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收购案对被收购一方的减持做了称得上 " 苛刻 " 的约定。中芯宁波现有 13 名股东,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因此本次收购并未做对赌式的业绩承诺。但对于中芯宁波原有股东相关减持,限制较为严格。

根据国科微已披露的重组预案,交易对方三年内不减持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三年届满后,若中芯宁波实现盈利,交易对方可以依规减持其持有股份;若中芯宁波未实现盈利,则交易对方投资期限未超过十年的仍不减持,超过十年的可以减持 50% 持有股份,后续待中芯宁波盈利后,方可减持剩余股份。同时,减持价格不得低于本次发行价。

有业内人士表示,中芯宁波原有股东能同意这样的减持约定,显示出对业务前景的信心。此外,公告显示,股东会对本次收购进行表决时,国科微控股股东及同时持有国科微及标的公司股份的大基金均不参与表决,将选择权充分交给中小投资者。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宁波 芯片 财联社 5g 晶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