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网 06-10
协鑫朱共山:极致降本无异于饮鸩止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以年度 SNEC 大会为标志,中国光伏行业一年一个样。

在今年的 SNEC 展上,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将过去一年的产业变化总结为:在剧烈的阵痛中系统性重塑," 大变革 " 与 " 大洗牌 " 并存,淘汰与新生同在,深度分化与动态整合同时上演。

就在一年之前的 SNEC,朱共山曾表示:" 光伏行业正在经历的,不是以往三五年一轮的周期性迭代,而是光伏大变局时代来临之前的一场预演。"

?2024 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超 600GW,同比增逾 30%,在运光伏总装机突破 2.2TW,与煤电规模基本平齐。2024 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 278GW,总装机容量 887GW,稳坐第二大电源。

与此同时产业也在经历深刻的变化,产业盈利面大幅收窄。Wind 数据显示,A 股光伏板块中已有 60 家上市公司 2024 年合计归母净利润下限为亏损 556 亿元。产业整体面临产能过剩、价格战、技术迭代加速等多重压力。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主产业链环节价格跌破现金成本,企业普遍面临经营性亏损。

基于此,朱共山观察到了光伏产业正在发生的三个变化,分别发生在技术演变周期,政策引导方向以及产业边界的延展。

" 产业演进曲线异变,从以往的周期内线性增长、三五年一次波浪式起伏,演变为周期律不定的螺旋式上升。" 朱共山在演讲中称。

政策层面的变化也改写了市场发展的逻辑,从以往的 " 政策托底,优先消纳,保价保量 ",转为全面市场化,全电量入市,浮动收益,以 " 市场收益率 " 为牵引。

这些都使得光伏从单纯的电源角色进化为连接能源生产、储存、消费的枢纽,从 " 单一发电并网模型 " 向 " 并离网电力多元供给 " 模式扩展,市场不再以并网容量为唯一评判标准。 

" 与其期待光伏的周期性复苏,不如直面产业的颠覆性重构。" 朱共山认为,短期逐利、堆砌产能没有出路,以长期主义锻造生态才有未来。同质化竞争只会挤压行业生存空间,差异化策略才是破局关键。

" 光伏产品的成本下降有其物理极限和技术极限,以牺牲合理利润为代价的极致降本、极限竞争,无异于饮鸩止渴,必然打压创新、恶化竞合生态、影响‘双碳’进程。特别是以专利为主要载体的知识产权,是光伏的生命之本。TOPCon 短短两年便耗尽技术红利的案例,再也不能重演。"

他由此提出了三点倡议:

一是政企联动促出清。以 " 市场化兼并重组 + 技术淘汰机制 + 政策强制约束 " 去产能,通过 " 供给侧自律 + 需求端刺激 " 去库存。将光伏产能指标统一纳入国家规划的大盘子,备案核查、产能监测、违规清退,全链路监管。除颠覆性新技术之外严控新增产能。避免不合理的地方保护行为,防止 " 边清边增 "。建立新能源产业国家调节基金,助推行业生态修复。从材料端开始进行无效产能、过剩产能整合出清,可将硅料和组件的价格修复至合理区间,带动全产业链年产值和盈利重回正常水平,出口创收同比大幅上升。

二是绿色分级定价值。导入 " 深绿 "" 浅绿 " 等光伏绿色价值分级体系,杜绝拖拉机与劳斯莱斯同台卷价格。推出有差别的绿色融资、碳金融、IPO 和出口退税待遇等绿色分级支持政策。将全周期碳值纳入光伏发电并网的前置条件,打破高能耗的生产函数组合,摆脱外界对光伏 " 先耗能,后节能 " 的固有印象。扩大绿证消费场景与消费比例,完善碳足迹核算体系与数据库建设、ESG 评级机制等,推动国际衔接、互认互信。

三是,打造跨行业的技术与标准共融联合体,为光伏跨界应用打通壁垒。改变光伏制造属性大于技术属性的价值扭曲局面,形成 " 研发投入 - 技术溢价 - 利润反哺 " 的发展闭环,让中国光伏从单纯的产能输出向 " 技术标准输出 + 本地化产能 " 组合转变。对突破 " 卡脖子 " 技术的光伏企业,开放相关国家级荣誉评选的绿色通道。

(责任编辑:高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朱共山 光伏 a股 上市公司 破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