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全面渗透乘用车市场的当下,电动化越野却仍是少数玩家敢于硬刚的蓝海。比起拼续航、堆配置的家用车,这是一条不靠流量靠 " 硬骨头 " 的赛道。
近日,东风猛士 M817 高调登场,不仅释放了对 " 豪华电动越野 " 再定义的野心,更通过与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全面深度绑定,试图打开一条 " 可城可野、智野融合 " 的新路径。
作为猛士科技继 917 之后的全新旗舰,M817 一方面延续了硬派越野的视觉张力,另一方面,又显露出东风在智能化方向上的全面求变。
从造型设计来看,它的 " 雄魂美学 2.0" 强调的是一种中国式肌肉感:线条里藏着狮吼、尾灯像出鞘宝剑、车色取自山川河岳——秦岭绿、鸣沙黄、茶卡蓝,几乎把一套《国家地理》搬上了车。
更引人关注的,其实是它对 " 智能越野 " 的定义升级。猛士 M817 搭载了华为乾崑 ADS 4 高阶智驾系统,并成为首批搭载鸿蒙座舱 5 的车型。
这意味着,它不只是能越野,还能在城区里自动巡航、智能泊车、与手机家电互联互通……这显然是想打破 " 智能 = 城市通勤 " 的刻板印象,直接把 L2+ 智驾推进硬派车种。
必须承认,华为的加入是这台车最大的亮点。从乾崑 ADS 4 到鸿蒙 OS,从 VHR 云服务到星闪钥匙,猛士 M817 几乎是把华为汽车技术的 " 全家桶 " 都装上了身。
但这也带来一个尖锐的问题:如果没有华为,猛士 M817 还能讲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吗?
在汽车行业," 华为赋能 " 早已成为一种新流量密码,但这也让品牌的自主表达力越来越稀薄。目前,猛士的品牌印象仍然停留在 " 东风旗下、偏军工背景、外形猛、量不大 " 的认知区间。如果没有足够的品牌情感基础和产品区隔力,即便智驾再强,也容易被当成 " 华为车 " 的另一种变体。
更关键的是,智能驾驶系统的 " 能用 " 与 " 敢用 " 之间,永远隔着一条 " 信任鸿沟 "。用户对问界 M9 的信任来自持续 OTA 和百万车主的数据积累,猛士 M817 显然还没走到这一步。
如果你在找一台具备强烈风格、硬核性能,又配齐华为智驾系统的新能源越野车,猛士 M817 确实是目前市场上最接近理想解的答案之一。
但问题在于,如今新能源市场早已从功能驱动转向认知驱动,硬核越野只是小众情怀,只有在消费者更在意的日常通勤、长途补能、家庭舒适这些场景下功夫,才可能收获更大众的用户。(本文首发钛媒体 App)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