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3 日,道生天合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道生天合 ")将主板 IPO 上会,公开发行不超过 5862 万股。公司此次欲募集 69355 万元分别用于年产 5.6 万吨新能源及动力电池用等高端胶粘剂、高性能复合材料树脂系统项目以及偿还银行贷款。
笔者注意到,在道生天合即将提交 IPO 申请的前夕,其控股股东易成实业通过密集的股权倒手操作,演绎了一场令人咋舌的 " 资本魔术 "。2022 年 10 月至 12 月短短两个月内,道生天合每股价格如同坐上过山车,从 3 元飙升至 5.8 元,再暴跌至 2.73 元,最终又冲高至 6.94 元,价格振幅达 147%。
毛利率方面,道生天合核心产品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的销售均价持续大幅下滑,2024 年较 2022 年跌幅高达 41.52%,但公司毛利率却维持平稳,这一异常表现的核心支撑点在于原材料采购成本显著低于同行。然而,当视线聚焦于公司供应商体系,尤其是新晋核心供应商增前新材料时,成本优势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控股股东一系列的资本操作极为费解
道生天合成立于 2015 年,由张卫星、王巧玲出资设立,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易成实业直接持有道生天合 47.55% 的股权,为公司的控股股东,而季刚、张婷夫妇合计持有易成实业 100% 的股权,并且季刚通过上海桐梵、上海桐元、衢州桐新分别控制公司 5.69%、4.96%、2.27% 的股份,因此季刚、张婷合计控制公司 60.47% 的股份,为公司的实控人。
笔者注意到,道生天合的 IPO 申报稿于 2023 年 6 月获上交所受理,而在这一时间点的前 8 个月,易成实业一系列资本操作引发关注。据悉,2022 年 10 月,时代鼎丰与易成实业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同意将时代鼎丰持有的 1000 万股道生天合股份以 3000 万元人民币的对价转让给易成实业,折合每股 3 元。
2022 年 11 月,致君煦辰与易成实业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约定致君煦辰以 2088 万元为对价受让易成实业持有的道生天合 360 万股股份;嘉兴君奥与易成实业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约定嘉兴君奥以 3710 万元为对价受让易成实业持有的道生天合 640 万股股份;廖可夫与易成实业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约定廖可夫以 348 万元为对价受让易成实业 60 万股股份,上述股权转让的价格均为 5.8 元 / 股。
若不考虑廖可夫与易成实业之间的股权转让事件,这也意味着,2022 年 10 月,易成实业刚以 3000 万元收购时代鼎丰持有道生天合 1000 万股股份,1 个月之后,这 1000 万股的公司股份转让就被易成实业卖了 5798 万元,经此一倒手,易成实业的收益率近乎飙升至 100%。
这类股权交易的异常操作仍在延续。2022 年 12 月,什刹海创投与易成实业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约定易成实业以 688.37 万元为对价受让什刹海创投持有的道生天合 252 万股股份,折合每股 2.73 元。同月,君联相道、经乾二号与易成实业分别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约定经乾二号以 2000 万元为对价受让易成实业持有的道生天合 288 万股股份、君联相道以 2000 万元为对价受让易成实业持有的道生天合 288 万股股份,折合每股 6.94 元。这意味着,易成实业在短短数日内完成 " 低买高卖 " 的套利循环,单股价差达 4.21 元,收益率高达 154%。
也就是说,从 2022 年 10 月至 12 月,短短 2 个月内,道生天合的每股股价如同坐上了过山车,从 3 元飙升至 5.8 元,又骤降至 2.73 元,最后竟蹿至 6.94 元。如此急剧且毫无规律的价格起伏,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业绩增速缓慢,核心产品销售单价大幅持续下滑
道生天合是一家致力于新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报告期公司产品围绕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和有机硅等高性能热固性树脂材料,形成了风电叶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和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粘剂三大系列产品。
2022 年 -2024 年(下称 " 报告期 "),道生天合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34.36 亿元、32.02 亿元、32.38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10803.51 万元、15174.93 万元、15546.64 万元,其中 2024 年,公司业绩增速明显放缓,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1.13%、2.45%。
值得一提的是,道生天合之所以能实现上述的业绩主要是依赖公司的前五大客户。报告期内,道生天合向前五大客户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 24.72 亿元、21.91 亿元、22.08 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 71.94%、68.44%、68.19%。
对此,上交所要求道生天合说明公司客户集中度高是否符合行业惯例,与同行业公司的比较情况;结合主要客户的行业地位、与公司的合作模式等分析公司与主要客户交易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从产品上看,道生天合主要拥有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高性能风电结构胶、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粘剂、结构芯材等,其中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 24.36 亿元、21.44 亿元、21.2 亿元,分别占当期主营业收入的 70.93%、67%、65.62%。
笔者注意到,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作为道生天合的第一大产品,其销售均价走势极为异常,近乎 " 腰斩 "。在 2022-2024 年这一报告期内,该产品销售均价从 2022 年的 25340.22 元 / 吨,一路下滑至 2023 年的 17099.81 元 / 吨,到了 2024 年,更是低至 14818.79 元 / 吨。对比之下,2024 年销售均价较 2022 年,下跌幅度竟高达 41.52%。
然而,在销售均价大幅下滑的背景之下,道生天合的毛利率却表现得较为平稳。报告期内,道生天合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的毛利率分别为 10.01%、8.49%、8.82%,呈现先降后升的现象,其中 2024 年,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在销售均价同比下滑 13.34%,毛利率却同比增长了 0.33 个百分点。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时间段内,道生天合同行可比公司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的毛利率分别为 8.9%、10.57%、6.89%,呈现先升后降的现象,与道生天合的走势相反。这不禁令人疑惑,为何道生天合第一大产品毛利率的走势与同行均值完全相反?
此外,在道生天合的回复函中,公司披露了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的详细情况,具体如下:
从上表可知,2021 年 -2023 年,道生天合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的销售单价均远低于同行均值,特别是 2021 年和 2022 年,在销售单价远低于同行均值的背景下,该产品的毛利率却至少能超越同行均值 1 个百分点以上。这一 " 价低利高 " 的异常组合,经成本结构穿透分析,核心差异直指原材料采购成本,再次对比上述表格,可以明显的发现,上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皆来自采购成本低所致。道生天合到底从哪里可以采购如此多低价的原材料?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道生天合的供应商结构变动,其中增前新材料 ( 上海 ) 有限公司(下称 " 增前新材料 ")的 " 突击上位 " 尤为蹊跷。据悉,报告期内,道生天合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分别为 20.09 亿元、16.05 亿元、13.46 亿元,具体情况如下:
从上述表格中可知,增前新材料 ( 上海 ) 有限公司(下称 " 增前新材料 ")是道生天合 2024 年的第三大供应商,而其此前从未出现在公司的前五大供应商的名单中。
另外,天眼查显示,增前新材料成立于 2020 年 11 月,注册资本为 500 万元,截至 2024 年末,公司的实缴资本为 220.3 万元,仅有 3 名员工缴纳社保。
这家成立仅 3 年、实缴资本 220.3 万元、社保缴纳员工仅 3 人的 " 微型企业 ",如何在 2024 年突然成为年供超亿元的核心供应商?(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邓皓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