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资管研究院 06-10
交银施罗德基金董事长张宏良:卸下“超能力”的包袱,共建共生方能行稳致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作者   |   周炎炎   余纪昕

编辑   |  肖嘉

新媒体编辑   |   实习生 宋语菡

近期,首批 26 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申报一周后火速获批面世。新费率机制下,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将告别 " 旱涝保收 " 模式,转向与基民 " 同甘共苦 ",必须从关注自身短期利益转向切实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这批产品的创设,源于今年 5 月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文简称《方案》)。《方案》强调基金公司应强化长周期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 " 拐点 ",让行业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广大投资者。

作为交通银行与施罗德集团战略合作设立的 " 银行系优等生 " 基金公司,交银施罗德基金如何看待此次行业改革,近期又有哪些重点落实举措?带着以上问题,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专访了交银施罗德基金董事长张宏良。

张宏良曾经掌舵过交银人寿和交银理财,履历横跨保险、理财、基金三大资管领域,是位 " 资管老将 ",去年 10 月开始担任交银施罗德基金董事长。而他对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 这次调整是挑战很大的一次 "。

张宏良认为,基金公司必须要做好《方案》25 条举措逐字逐句地深度研究,但更要从 " 行业生态重建 " 的战略高度,深刻把握《方案》出台的改革背景、改革目标及改革路径,主动作为、率先转型。主动卸下 " 超能力 " 的包袱!

向内,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拥抱变化,夯实投研内核,继续发挥好优秀基金经理的专业性,同时加快公司平台化建设尤其加强中台过程管控,让投资行为更透明、更可预期;向外,在继续加强资产端能力建设的同时,加大负债端能力建设的资源投入,重塑产品体系、再造服务逻辑。

" 无论向内还是向外,基金公司都应卸下‘超能力’的包袱,重拾普惠金融初心,努力与投资者、销售渠道共建共生。" 张宏良感慨道。

他表示,交银施罗德基金正积极探索产品体系转型,将分类逻辑从单一 " 资产构成 " 转向 " 资产构成 + 投资者风险偏好 ",努力实现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的双向奔赴。" 这种转型既是对《方案》要求的积极落实,也是深刻尊重市场发展阶段性及‘投资者需求第一性’的具体表现 "。

基金行业亟需破解 " 单维逻辑下的三重困局 "

《21 世纪》:你如何看待《方案》出台的背景?或者说,你认为当前基金行业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痛点?

张宏良:改革由问题倒逼而生,又在解决问题中深化,坚持问题导向,能让我们更深刻理解《方案》出台的现实紧迫性。

长期以来,行业总体上为广大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价值,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基本事实。但期间 " 单维逻辑的不断强化即对超额收益的过度追逐 ",再叠加缺乏财富管理视角牵引,当下客观上形成了基金公司、投资者与销售渠道之间的 " 三重困局 ":一方面,无论市场冷热,不少基金公司惯用历史业绩线性外推来暗示未来收益,业绩达标时自诩 " 超人 ",未达标时则沦为基民眼中的 " 恶人 ",长此以往势必损害行业公信力;另一方面,投资者陷入 " 基金产品高收益 " 简单定位的认知误区,伴生追逐短期收益的非理性行为,导致牛市风险意识淡薄、熊市恐慌性赎回的恶性循环。与此同时,销售渠道深陷 " 牛市冲量、熊市蛰伏 " 的顺周期困局,造成市场亢奋时的非理性繁荣,市场低迷时则出现非适配客户投诉激增、中收锐减的双重困境。

基金行业亟需破解 " 基金公司单维投资逻辑 - 销售渠道单维营销模式 - 投资者单维市场认知 " 的三重困局,真正完成从 " 资产管理者 " 到 " 财富守护者 " 的质变。

构建 " 多维逻辑价值共生型 " 新生态,重塑投资者信任

《21 世纪》:《方案》发布后,基金公司该如何锚定目标,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

张宏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能让我们更深刻领会《方案》改革目标的战略深意。

我们认为,实现行业与投资者同甘共苦、共同发展、相互成就的关键,在于协同共建两大支柱体系——资产端的 " 资产管理能力提升 " 和负债端的 " 财富管理生态重建 "。 二者必须协同发力,缺一不可。

在资产端,要健康地提升资产管理能力,主动卸下 " 超能力 " 包袱。投研能力无疑是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为投资者创造持续稳定回报的基石。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深刻变革的行业格局,我们要有辩证思维:既要尊重规律,也要拥抱变化。

一是尊重规律,核心在于尊重并发挥优秀基金经理的能力与专业沉淀。聚焦投研深刻性与前瞻性,迭代投资框架与理念,深化对国家宏观战略导向、资本市场运行规律、新兴产业演进趋势和前沿技术革命影响的系统性认知与把握,提升价值发现能力及投研工作专业化水平。

二是拥抱变化,关键在于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执行力和约束力。这有助于引导基金经理更理性投资,避免过去单一规模导向下的 " 风格漂移或博弈性持仓过大 " 等问题,使投资过程更透明,业绩表现更可预期,做到投资者 " 所见即所得 "。要加速这一良性转变,需系统性加强公司级中台风控能力建设,与投研能力深度协同,增强基金投资行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韧性。

在负债端,要积极地重建财富管理生态,共建共生行稳致远。《方案》要求基金公司恪守 "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 的信义义务,核心是建立健全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绑定机制。本质是以投资者为本,通过强化利益绑定开启行业财富管理生态重建:破解 " 单维逻辑下的三重困局 ",重塑以 " 利益深度绑定 " 为内核,追求长期可持续发展的 " 多维逻辑价值共生型 " 新生态。关键转变在于,基金公司需以 " 投资者财富管理需求 " 为原点,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匹配多维度的投资逻辑与策略。

新生态的构建,对基金公司而言,能有效卸下 " 超能力 " 的包袱,增强产品收益风险特征的确定性和可预期性;对销售渠道而言,能有效缓解因产品表现大幅偏离预期而带来的客诉压力,驱动其销售模式从依赖市场择时、脉冲式销售升级为基于客户需求的常态化、陪伴式的专业顾问服务;对投资者而言,这有助于逐步树立合理的收益预期,理解分散配置和长期持有的价值,减少非理性投资行为。最终,形成一个正向循环——投资者长期持有体验持续向好、基金公司规模稳健可持续提升、销售渠道中收稳定可预期增长。

  从转变产品分类逻辑率先破局,让投资者收获 " 风险可控 "、" 收益可期 " 新体验

《21 世纪》:行业生态重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你认为当前首先需要突破的是什么?

张宏良:改革既要循序渐进,也要敢于突破。推动《方案》落地,实现行业生态重建需要循序渐进、稳步向前,而当前负债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以投资者需求为根本牵引,将产品分类逻辑从单一 " 资产构成 " 转向 " 资产构成 + 投资者风险偏好 "。比如同样是含权产品,是否应该有对应行业主题指数基准的 " 高风险偏好 " 产品服务,也有对应宽基指数基准的 " 中高风险偏好 " 产品服务,还有股债对冲的 " 中低风险偏好 " 产品服务。" 高风险偏好 " 就不应是基金产品的唯一标签。

以含权中低风险偏好产品为例。对中低风险偏好投资者显然不能以高收益作为服务的起点,而应以 " 风险可控 " 为起点最终实现 " 收益可期 ",主旨是通过有效控制回撤、逐步提升获取稳健收益的胜率,最终在投资者信任的基础上构建可持续的增值能力。

具体来看," 风险可控 " 的保障来自公司强大的中台风控能力与投研能力的可持续协调发展,通过投资纪律约束、组合优化建议和回撤控制机制等,力求将产品波动和回撤有效控制在预设目标区间。" 收益可期 " 则更多源于优秀基金经理对市场长期趋势的把握及遵循成熟投资法则,追求在可控风险水平下获取合理、可持续的长期回报。

这种清晰的产品分类逻辑定位,不仅有助于化解 "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 " 的信任危机,更能通过深度的利益绑定和精准的策略适配,实现基金公司专业价值、销售渠道服务价值和投资者保值增值价值的深度契合与共同提升。

启动三项内部改革,与投资者 " 双向奔赴 "

《21 世纪》:近期,交银施罗德基金在落实《方案》方面有哪些重点举措?

张宏良:作为国有大行控股的基金公司,交银施罗德基金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深入贯彻落实《方案》要求,以投资者为本,将推动资产管理能力与财富管理需求 " 双向奔赴 " 作为转型核心方向,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投资者根本利益。当前,我们正重点推进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深化平台能力建设,锻造资产管理专业内核。在持续夯实投研基础、尊重并发挥优秀基金经理个体禀赋的同时,积极探索团队制投资管理模式,并大力加强公司级 " 平台式 " 过程化运营体系的建设与升级,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产品波动,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能力的专业性与稳定性。

二是深化需求原点布局,助力财富管理生态重建。我们正积极探索推动产品体系的转型,将产品分类逻辑转向 " 资产构成 + 投资者风险偏好 "。目前的想法是在保持好货币、纯债、含权产品大结构相对较好的基础上,全面发力含权产品小结构的优化工作,即按照 442 的比例来管理和布局特定的含权产品服务,40% 的含权中低风险偏好基金(股债混合)、40% 的中高风险偏好权益基金(挂钩宽基指数)、还有 20% 的高风险偏好权益基金(挂钩行业主题指数)。我们坚定地认为 " 客户分层与需求分类 " 在含权产品服务领域同样是基本规律,今后我们将继续巩固交银施罗德基金在主动权益投资领域的传统优势,并具体转化为积极落实 442 含权产品布局的扎实行动。

三是深化浮费机制改革,创新打造利益绑定纽带。《方案》提出的形成基金公司经营与投资者回报的绑定机制是行业生态重建的核心环节,而浮动费率产品改革,正是当前落地这一机制的重要突破口。我们很荣幸成为证监会首批选取的 26 家规模较大、主动权益管理能力强的浮动费率产品发行机构之一。在 2023 年公司已经参与浮动费率产品试点并积累了跑赢业绩基准的宝贵经验基础上,我们将切实做好此次浮动费率产品的发行与运作工作,进一步加强业绩基准等对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的目标约束,持续强化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施罗德 基金 基金公司 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