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消息显示,OpenAI 一边向大 " 金主 " 微软的老对手谷歌伸出橄榄枝,一边积极地推动行业内卷,大打价格战。
美东时间 6 月 10 日周二,OpenAI 的 CEO Sam Altman 在社交媒体宣布,OpenAI 旗下推理模型 o3 降价 80%,期待看到人们对此的反应,相信人们也会对 o3 Pro 的性能和定价感到满意。
此次大降价无疑是 OpenAI 在 DeepSeek 异军突起后进一步推动大模型 " 内卷 " 的又一步。
今年 1 月 DeepSeek 发布震撼全球的超高性价比开源模型后,OpenAI 当月月末正式推出旗下成本效益最高的推理模型 o3-mini ,当时首次向免费用户开放推理模型,提出 ChatGPT 免费用户可以通过在消息编辑器中选择 " 推理(Reason)" 或重新生成响应来试用 o3-mini 模型。
同在本周二,Altman 宣布 o3 降价稍早,有媒体爆出,OpenAI 已与谷歌达成云服务合作协议,将利用 OpenAI 在人工智能(AI)领域和微软的共同劲敌——谷歌的计算资源支撑自身业务。这一史无前例的合作不仅标志着 OpenAI 对微软的依赖进一步松动,更暴露了 AI 军备竞赛背后算力稀缺的残酷现实——生存需要正在压倒一切,昨日的敌人也能成为今天的盟友。
算力饥渴驱动的 " 不可能联盟 "
据媒体报道,OpenAI 与谷歌看似不可思议的合作于今年 5 月正式敲定,双方此前已讨论数月。对 OpenAI 而言,这是摆脱对微软过度依赖的最新举措;对谷歌而言,这是旗下云服务业务的重大胜利,尽管这也意味着为自家 AI 业务的一位劲敌提供弹药。
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称,谷歌云将为 OpenAI 提供新的算力,用于训练和运行 AI 模型。而众所周知,OpenAI 的 ChatGPT 问世对谷歌的龙头业务搜索构成了多年来最严重的威胁。
这一合作凸显了 AI 行业的一个残酷事实:巨额的计算需求正在重塑竞争格局。本周一,OpenAI 的发言人透露,OpenAI 的年度经常性收入(ARR)达到了 100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 55 亿美元增长将近近翻倍。但飞速增长的背后是对算力永不满足的渴求。
去年 9 月的报道称,OpenAI 预计,未来几年模型训练的计算成本可能会大幅上升,到 2026 年将高达一年 95 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大语言模型(LLM)研究的摊销前期训练成本。今年 2 月的报道又称,由于 OpenAI 将所有收入投到运行现有模型和开发新模型的计算需求上,近几年会 " 烧钱 " 更猛。OpenAI 预计,今年到 2030 年的合计计算成本将超过 3200 亿美元。
微软不再是 " 独家 "
今年 1 月 21 日,微软宣布,不再担任 OpenAI 的独家云服务供应商,但保留了 " 优先购买权 "。当时的报道称,这一调整源于 OpenAI 高层对微软建设新数据中心进展缓慢的不满。
尽管不再是独家云供应商,微软仍保留在 Azure 云平台上独家转售 OpenAI 模型的权利,并可在其产品中复用 OpenAI 的知识产权。微软表示,双方目前的合作协议将持续至 2030 年。此外,微软还享有 OpenAI 收入的 25%,并有权分享其未来产品的收益。
本周二的媒体报道称,1 月微软官宣之前,微软的 Azure 云服务一直是 OpenAI 的独家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供应方,谷歌与 OpenAI 此前就是因为 OpenAI 与微软的锁定协议而无法达成合作。目前,微软和 OpenAI 正在就微软数十亿美元投资协议的条款进行重新谈判,包括微软未来在 OpenAI 中的股权份额。
OpenAI 的多元化策略还包括与软银和甲骨文合作的 5000 亿美元 " 星际之门 "(Stargate)基础设施项目,以及与 CoreWeave 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算力协议。
华尔街见闻2 月曾提到,目前 OpenAI 大部分的电力和数据中心算力都由微软提供,OpenAI 在转向依靠软银为主要出资方的星际之门。OpenAI 预计,到 2030 年,星际之门数据中心项目将支持其运行和开发 AI 模型所需的四分之三算力。
此外,此前有报道称,OpenAI 还计划今年敲定其首款自研芯片的设计,减少对外部硬件提供商的依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