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虚拟现实电影的热度,仍在攀升。
近日,国家电影局发布《关于 2025 年 4 月下全国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立项公示的通知》。公示信息显示,共有 8 部 VR 电影项目成功获得备案立项。算上此前获批的 2 部,现在已有 10 部虚拟现实电影拿到了 " 准生证 "。换句话说,中国 VR 电影的前 10 张 " 龙标 ",已经全部名花有主。
从政策破冰到资本狂飙,虚拟现实电影这个曾经的 " 小众玩具 ",如今正冲向主流市场。政策东风一吹,影视巨头、科技公司、投资基金纷纷下场,生怕错过这场千亿级的新风口。毫无疑问,一场重塑影视行业的 VR 电影 " 革命 ",正在加速到来。
好戏,才刚刚开场。
10 张 " 龙标 " 落地,VR 电影驶入快车道
过去,VR 内容长期徘徊于电影与文旅展陈的灰色地带。VR 电影如《苍穹》虽在电影节获奖并在线下展映,但由于缺乏官方认证和统一标准,难以像传统电影一样规模化进入院线。不过,这一切,在 2025 年迎来了戏剧性转折。
2025 年 4 月 17 日,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演了中国电影史上重要的一刻——河南广播电视台台长王仁海接过中国虚拟现实电影的首张 " 龙标 ":电审虚字[2025]第 001 号公映许可证。这意味着《唐宫夜宴》不仅成为中国首部官方认证的 VR 电影,更标志着这个新兴艺术形式终于 " 转正 " 了。
河南广播电视台台长王仁海接过中国虚拟现实电影的首张 " 龙标 "
这场变革的导火索还要追溯到 2025 年 3 月,国家电影局的一纸《关于促进虚拟现实电影有序发展的通知》。这份文件不仅将 VR 电影正式纳入电影管理体系,更明确规定:运用 VR、AR、MR 技术制作,通过头戴设备在影院放映的作品,从此拥有合法 " 身份 "。
国家电影局发布《关于促进虚拟现实电影有序发展的通知》
政策一放开,市场也开始沸腾起来:西安市 XR 产业发展基金签约仪式在西影举行。这是继国家电影局发布《关于促进虚拟现实电影有序发展的通知》后,成立的国内首支 XR 电影专项基金。
老牌影视集团和科技新贵们更是展开了激烈角逐:西影集团已启动《梦回延安》《石峁鹰熊》《龟兹乐舞》等多部虚拟现实影片制作;环球数码与莲偶科技联合启动全国首批虚拟现实电影产业化项目,计划 2026 年推动超万家影院技术升级;南京市电影剧场有限责任公司携手南京白泽幻境科技与北京凌宇智控科技,将在南京大华戏院负一楼共同打造 VR 影厅 ......
" 这绝不是一时热度," 云央文化 VR 业务合伙人辛成江告诉 VRAR 星球," 国家对 VR 院线电影上有着长远布局,预计五年内就会形成行业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公司正是带着《流浪地球》《哪吒》等大片的特效经验杀入 VR 赛道的。
虚拟现实电影前 10 张公映许可证
虚拟现实电影为何 " 单飞 "?
所以,为何虚拟现实电影要 " 单飞 "?
在短视频、游戏和家庭影院的围攻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觉得:花两三个小时去电影院?不如在家刷抖音、打王者荣耀来得痛快。就像《爱情公寓》里胡一菲的经典吐槽:" 现在的影评都比电影好看 "。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反映出一些现实情况。
这或许也是 VR 电影必须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它完全颠覆了传统观影模式。传统电影是 " 你看银幕 ",VR 电影却是 " 你在银幕里 "。
从技术角度看,VR 电影的拍摄、制作、播放全流程都与传统电影截然不同。传统电影用摄像机捕捉画面,而 VR 电影则需要多机位 360 度全景拍摄,后期还要进行复杂的缝合与优化;播放时,VR 电影依赖头戴设备,对硬件的分辨率、刷新率、延迟等指标要求极高。这些技术差异,让 VR 电影无法依附于传统电影产业,必须建立全新的产业链。
另外,观众群体的分化也促使 VR 电影独立发展。年轻一代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更愿意为沉浸式体验买单,他们构成了 VR 电影的核心受众。而传统电影观众更注重明星阵容和视听特效,两者观影需求差异显著。不分开发展,怎么满足这两拨人的不同需求呢?
事实上,虚拟现实技术与电影早已结缘,而这条路,他们已经走了 9 年时间。
2016 年 2 月,全球首家 VR 影院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正式开业。其放映厅配备 50 个可 360 度旋转的定制座椅,观众通过三星 Gear VR 设备可体验恐怖片、环保纪录片等多样化内容。
2017 年 6 月,国内家居零售巨头国美在北京大中电器马甸店开设国内首家 VR 影院。
2018 年 4 月,北京蓝色港湾珠影耳东传奇影城内的 VR 影厅投入试运营,成为全球首个深度融入电影院场景的 VR 影厅。
2024 年 11 月,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元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新性地把自有 IP 和 XR 技术结合,重磅推出《唐宫夜宴》《隐秘的秦陵》两部虚拟现实电影,在北京鸟巢、上海长宁等地展映期间引发观影热潮
2025 年 1 月,河南广电与奥斯卡国际影城合作的大象元 XR 未来影院落户西安,成为全国首家完全国产化的 XR 多厅沉浸式影院。
2017 年国美在北京大中电器马甸店开设国内首家 VR 影院
当传统影院还在为上座率发愁时,VR 电影已经开辟了新赛道。毕竟,对追求新鲜感的 Z 世代来说," 参与 " 永远比 " 观看 " 更有吸引力。
爆发前的生死闯关
不过,在政策与资本的双重加持下,VR 电影看似风光无限,实则也正在经历着 " 成长的阵痛 "。
首先,当前 VR/MR 头显仍像 " 电子枷锁 " —— 重量超过 500 克的机身,长时间佩戴引发的眩晕感。更致命的是续航短板,有些设备根本无法支撑一部完整电影的播放,这就可能会导致观众看到一半被迫 " 出戏 "。
其次,VR 电影和传统电影不同,它在沉浸感、交互性、想象力和表现形式上要求更高。一部好的 VR 电影,不仅需要做到视觉沉浸,还需要真正让观众心理沉浸进去,就像我们愿意花两三个小时去理解一部电影一样,有一个好故事才是硬道理。
最后,当 VR 电影仍被视为科技极客的小众娱乐,大家还没把它当成生活里必不可少的娱乐方式。所以,市场培育这事儿,还有些任重道远。
不过,VR 电影不是传统电影的替代品,而是平行发展的新形态。就像电子书没取代纸质书,VR 电影也会和传统电影共存。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当政策、技术与资本的三重浪潮交汇,VR 电影的千亿市场闸门,或许已在悄然开启。
《阿凡达》曾用 3D 技术拯救影院,VR 电影会成为下一个 " 行业救世主 " 吗?
文 /Vivi
(文中未标注来源的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扫码加客服微信
商务合作|
爆料投稿|
媒体合作|
往期精彩推荐
VR / AR 星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