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时浩
来源:图虫
6 月 10 日至 13 日,2025 年 SNEC PV&ES 国际光伏 & 储能大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在 10 日上午的会议上坦言,光伏行业当前仍处于寒冬期,2024 年和 2025 年一季度,仅主产业链企业的亏损就多达 400 亿元。目前大量新产能仍在投产,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内卷。
竞争加剧的大趋势下,部分光伏企业的日子不好过。
从股价表现来看,以上能电气为代表,这家光储逆变器知名厂商的股价从 2024 年 11 月初的最高点 53.70 元 / 股,跌至 2025 年 6 月 10 日收盘的 27.52 元 / 股,半年时间跌幅超 40%。
汇添富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增强发起式基金经理赖中立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从基本面来看,当前光伏产业表观产能约为市场需求的两倍。从产业链各环节来看,行业全环节均处于亏损状态,行业底部特征明显,但行业内企业前几年有较多留存收益,价格战预计还将持续。长期而言,在产业链价格下移的过程中,随着各环节产能错配,新技术扩张环节、量增价稳的逆变器与储能环节、光伏玻璃等处于周期底部有望恢复。
股价经历 " 过山车 "
上能电气成立于 2012 年,2014 年收购世界 500 强艾默生的光伏逆变器业务并吸纳核心研发团队。此后几年,该公司又将业务拓展至储能 PCS 板块,并于 2020 年在深交所上市。
2024 年,伴随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光伏大型地面电站内部收益率不断提升,集中式光伏需求开始回升。上能电气的光储业务以集中式为主,得益于市场需求变化,公司业务量和利润快速增长。2024 年第三季度起,公司股价从 20 元 / 股左右一路飙涨,最高达到 53.70 元 / 股。
基本面大幅改善吸引众多机构入主。2024 年二季度末,全市场仅有 6 只公募产品重仓上能电气,合计持股数不足 410 万股;到同年第三季度末,重仓上能电气的基金增至 42 只,合计持股 2287.04 万股。其中,广发基金郑澄然、华安基金蒋璆、中欧基金彭炜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均在该季度新进买入或大幅增持。
尽管 2024 年 12 月 24 日晚,上能电气股东、高管计划减持超过 800 万股,但截至 2024 年末,依然有 43 只基金新进重仓,合计超过 60 只基金持有上能电气 3966.71 万股。
券商研报方面,也有不少机构曾看好上能电气前景。2024 年 11 月 19 日,东吴证券给予其 65 元 / 股的目标价,彼时距离上能电气创下 53.70 元 / 股高点仅过去 8 个交易日。2025 年 1 月 8 日,平安证券发布的研报也给予 " 推荐 " 评级。
2025 年第一季度,在海外出口不确定性增高,市场对上能电气业绩增长可持续性的担忧加剧,及以股东减持等因素共同影响下,该公司股价快速回落。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上能电气已基本退出所有机构的重仓名单,仅剩 7 只基金重仓该公司股票,合计持股约 620 万股。
今年 4 月,上能电气股价一度跌至 22.65 元 / 股的低点。此后两个月股价有所反弹,截至 6 月 10 日,收报 27.52 元 / 股。
华安蒋璆一季度加仓
对于不再重仓的理由,部分 2024 年四季度持有上能电气的基金经理给出了观点。
国投瑞银基金经理施成管理的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混合,2024 年第四季度曾短暂重仓持有 266.93 万股上能电气,占基金净值比高达 7.87%,但在 2025 年第一季报告中,该公司已退出其重仓股名单。对于一位多个报告期换手率均低于 1 倍的基金经理来说,如此调仓幅度堪称显著。在基金季报中,施成坦言,新能源应用方面尽管去库存周期已经结束,但现阶段库存周期上行也尚未发生。
中欧基金刘伟伟的观点与施成类似。在中欧碳中和混合发起的一季报中,刘伟伟直言减持的方向主要是光伏辅材以及大储逆变器中基本面不及预期的公司;新华基金赵强则表示,会在企业盈利能够兑现的时候加大投资,而非去做短期盈利无法兑现的主题投资。
而选择加仓上能电气的基金经理中,华安基金蒋璆颇具代表性。根据基金 2025 年一季报,其管理的华安碳中和主题 A、华安创业板两年定开两只基金,在 2025 年一季报中分别持股 29.18 万股、17.13 万股,相比 2024 年末数据增长 19.72 万股、14.39 万股。
但需要指出的是,蒋璆早在 2023 年就已经持有上能电气,以华安碳中和主题 A 为例,2023 年二季度该基金披露的首个报告期,上能电气已经出现在该基金持仓名单,当期持有 40.15 万股,占基金净值比 3.21%。此后一年蒋璆持续减仓上能电气,2024 年中报持仓降至 16.27 万股,四季度进一步减持至 9.46 万股。
此外,重仓股调仓路径方面,从最近两个报告期来看,蒋璆的投资重心正从光伏上游及中游的能源及设备厂商转向中下游产业链在此前的基金定期报告中,蒋璆曾坦言,2025 年会重点布局两类资产,一是代表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资产,兼具政策支持和产业爆发的逻辑,以 AI 产业链为代表,还包括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板块;二是绝对低估型资产,包括景气度迎来困境反转的光伏等行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