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 06-11
吉林银行资产质量警报:关注类贷款仍近300亿,一季度不良率再攀升,去年多笔重大关联交易议案遭董事反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证券之星 赵子祥

2024 年,吉林银行资产规模突破 7300 亿元大关,实现营业收入 133.44 亿元、归母净利润 23.56 亿元,同比增幅均超 11%,存贷款规模稳居吉林省单一法人机构首位。但光鲜数据背后,资产质量隐忧持续发酵。

证券之星注意到,截至去年末,吉林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攀升 0.11 个百分点至 1.50%,295.77 亿元的关注类贷款占比 6.25% 仍处高位,拨备覆盖率同步回落至 163.31%。

更值得关注的是,2025 年一季度母公司不良率进一步升至 1.56%,而 2024 年内,多家分支机构因以贷收贷、贷前调查失实等违规行为收监管罚单,董事会更在 4 月底的一次例会上,涉重大关联交易议案上出现罕见反对票,折射出这家城商行在规模扩张与风险管控间的深层矛盾。

不良率攀升,关注类贷款待解

公开资料显示,吉林银行由原长春市商业银行吸收合并原吉林市商业银行、辽源市城市信用社于 2007 年 10 月组建。此后吸收合并省内其他地区的城市信用社,并新设分行。截至 2024 年末,在吉林省内 9 个市州和大连、沈阳拥有 11 家分行,1 家分行级专营机构,共有机构 369 家,发起设立 8 家村镇银行,参股一汽汽车金融公司。

财报显示,截至 2024 年末,吉林银行资产总额 7310.46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790.54 亿元,增幅 12.12%;各项贷款余额 4839.15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618.86 亿元,增幅 14.66%;各项存款余额 5804.81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751.51 亿元,增幅 14.87% 资产、存贷款规模和增量均居省内单一法人机构首位。

业绩方面,去年吉林银行实现营业收入 133.44 亿元,同比增长 11.2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56 亿元,同比增长 12.08%。

然而在规模指标和业绩指标稳增的同时,吉林银行的资产质量问题却始终横亘着,2024 年末,吉林银行不良贷款率为 1.50%,相较于 2023 年的 1.39%,上升了 0.11 个百分点。

在银行业整体聚焦资产质量管控、力求不良率稳中有降的行业环境下,吉林银行这一数据变动格外引人关注。不良贷款率的攀升,意味着该行信贷资产中,无法按时足额回收的风险敞口在扩大。

从贷款五级分类数据看,虽然正常类贷款 92.25% 的占比,构成贷款主体,显示大部分贷款客户还款能力暂稳。但关注类贷款余额 295.77 亿元,占比 6.25%,虽然较 2023 年的 361.23 亿元有所趋降,但整体规模依然较大。

这类贷款往往存在潜在风险诱因,如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企业经营现金流受限、行业周期下行冲击还款来源等。一旦这些诱因未得到有效化解,关注类贷款极有可能向不良贷款迁徙,进一步推高不良率。

拨备覆盖率回落,一季度不良率再上升

与不良贷款率上升相对应的,是拨备覆盖率的回落。2024 年吉林银行拨备覆盖率为 163.31%,较 2023 年的 168.17% 减少 4.86 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作为银行抵御风险的 " 安全垫 ",数值越高,意味着银行对不良贷款的风险抵补能力越强。此次拨备覆盖率下降,尽管仍高于监管要求底线,但结合不良贷款率上升的情况,反映出该行风险抵补能力有所弱化。

在不良贷款规模可能扩大的趋势下,拨备覆盖率的降低,会让银行在应对潜在资产质量恶化时,缓冲空间收窄。若后续关注类贷款大量劣变,或不良贷款处置难度加大,吉林银行可能面临拨备计提压力,进而影响利润表现与资本充足水平。

证券之星注意到,根据吉林银行日前披露的 2025 年一季度信披报告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该行资产总额超 8000 亿,但母公司不良率较去年末继续上升,达到了 1.56%。

监管罚单频现,董事会上现 " 反对声 "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4 年,吉林银行多家分支机构因各类违规行为收到监管罚单,成为其合规经营路上的 " 绊脚石 "。10 月 16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松原监管分局开出罚单,吉林银行松原分行因通过以贷收贷、以贷收息方式,掩盖贷款实际风险状况,被罚款 30 万元;

松原乾安支行因贷前调查失实,贷后管理失职,同样被罚款 30 万元。此类违规行为,反映出该行在贷款全流程管理中,风险识别与管控机制失效,为了短期账面数据好看,采取不合理手段掩盖风险,却埋下了更大的资产质量隐患。

此外,在去年 5-6 月份,吉林银行长春凯旋支行、四平分行分别因贷款资金未按约定用途使用、内控管理不到位等被罚款 150 万元和 30 万元,另有时任员工被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屡屡被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吉林银行内控体系的脆弱性,从分支机构到总行的风控传导与监督,存在诸多待补的漏洞。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4 月 30 日,吉林银行曾披露一则《吉林银行董事会 2024 年第一次例会决议及议案》公告,该例会于 2024 年 3 月 29 日举行,现场出席的董事 10 名,通过线上视频方式出席的董事 4 名,委托出席的董事 1 名,董事长秦季章委托执行董事杨春光代为行使表决权,因此参与表决的董事共 15 名。

此次会议中间审议了多达 57 条各类议案,包括了年度各项工作报告和人事选举,其中在涉及重大关联交易项目的议案上,出现了多次反对票。

分别是《关于提请审议吉林亚泰 ( 集团 ) 股份有限公司重大关联交易项目的议案》、《关于提请审议吉林省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大关联交易项目的议案》、《关于提请审议长春市融兴经济发展有限公司重大关联交易项目的议案》。

从股东背景看,长春市融兴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系吉林银行国资背景股东,而此次涉反对票的关联交易议案中,就有涉及长春市融兴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的议案。吉林省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样是吉林银行国资股东,而吉林亚泰 ( 集团 ) 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其重要股东之一,从历史看,吉林银行曾有违规发放关联交易贷款被罚的情况。

虽然公开渠道并没有议案内容和细节披露,但根据吉林银行 2024 年年报显示,重大关联交易事项主要围绕公司贷款、资管、个人贷款担保等业务。考虑到该行 2024 年不良率上升,不排除有董事担忧关联交易加剧资产质量风险的可能性。

而从董事会例会常规情况看,反对票打破内部决策 " 共识 ",反映内部制衡机制的博弈。参会董事表决时现分歧,或因事前沟通不足、内控机制失效,未能提前化解冲突。结合银行历史内控问题,这实质是内控漏洞在决策层的延伸,也凸显吉林银行股东关系与银行独立经营、风险管控间的长期博弈。 ( 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 | 赵子祥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