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有不少家长接到疑似诈骗的电话和短信。据了解,和往年较为高发的网售高考答案、提前查分、特招名额、低分 " 跳档 " 录取、花钱买 " 内部指标 "、伪造虚假查分网址等诈骗方式有所不同,今年不法分子 " 搭 " 上了 AI 潮流,AI 大模型专业筛选、大数据志愿填报、" 元宇宙 " 招生等骗局应运而生,让人防不胜防。在此,记者汇集常见骗局特点供广大学生、家长甄别,谨防上当。
●提前查分骗局
不法分子精准洞察考生和家长对分数的急切渴望,借助家长群、考试群、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大肆散布 " 提前查询分数 " 的虚假广告链接。一旦考生和家长点击该链接,便会被要求填报身份证、准考证等核心信息,甚至还需交纳查询费用。但实际上,点击链接并输入信息的行为,不仅会让考生和家长面临财产损失,个人信息也将泄露,陷入更大的风险之中。
提醒:考生及家长查分时,务必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切勿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提前录取骗局
不法分子假冒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致电考生进行诈骗。他们声称由于军事、艺术类院校提前招生,考生的录取状态处于 " 自由可投 ",若想顺利被学校录取,必须提前缴纳学费,否则将面临退档且无法录取的严重后果。
提醒:提前批次录取专门面向军事、国防、艺术类院校考生,录取工作通过异地远程网上进行,由专门的计算机系统依据志愿和投档规则精准投档,整个过程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干扰。因此,对于此类招生电话、短信,千万不要轻信。
●黑客改分骗局
不法分子通过发送 " 神秘 " 短信,故意告知考生分数较低,蛊惑考生添加 QQ 号详细商讨改分事宜。一旦考生添加,不法分子便会自称认识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甚至能发送看似真实的高考成绩截图,诱使考生付款,承诺付款后即可更改成绩。
提醒:高考网上阅卷依托内网运行,具备极高的安全性,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并且阅卷全程处于严格监管之下。所以,凡是自称能修改高考分数的信息,毫无疑问均为骗局。
●填报志愿指导骗局
不法分子伪装成 " 权威专家 ",信誓旦旦地宣称掌握 " 内部大数据 ",借助中介、网站、App 等平台,堂而皇之地对考生进行志愿填报指导,并收取高额费用。
提醒:家长或考生若选择咨询机构,务必仔细核实其资质。考生可参考各地教育部门发布的《报考指南》以及高校官方招生资料,进行自主分析或请学校老师帮助分析。
●补录名额、内部指标骗局
这类骗局通常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出现,不法分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尚未招满,只需花钱 " 打点 ",就能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有些不法分子在考前就以各种借口,哄骗家长交钱保留名额;还有人声称拥有特殊关系,能够购买 " 内部指标 "" 计划外指标 "。
提醒:正规招生录取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 " 招生指标 ",必定是诈骗。高考补录通过各招办对落榜考生进行网上公开征集志愿录取,并非针对具体个人,更不会以此为由索取钱财。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靖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