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0 日,平安好医生对外宣布品牌焕新。公开信息显示," 平安健康 "APP 及公司旗下小程序、官方微信、官网也已在近期陆续更新品牌名。
近两年来,平安好医生不断深化 " 医险协同 " 业务模式,继 2024 年首次实现年度盈利之后,2025 年一季度收入呈双位数增长,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如今的互联网医疗,不再是当年的在线问诊时代," 互联网 +" 正在快速迈向 " 人工智能 +"。在这个关键节点,平安好医生站在盈利新起点上,品牌焕新诠释了什么意义?
管健康长寿的 " 好医生 "
近十年来,互联网医疗服务以提高就医效率和便捷性为主要目标,逐步成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分配的重要力量。而今,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服务创新面临新的任务。
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一大指标,随着经济与医疗水平提升,近年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持续增长。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最新数据,2024 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 79 岁,提前实现了原定于 2030 年实现的目标。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卫健委
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带来了老龄化相关的挑战:一方面是老年群体慢性病、恶性肿瘤高发,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是人口发展呈现出少子化特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挑战,居家养老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支持。
活得更久、活得更健康,是大众最朴实的愿望,如何促进从单纯的长寿到健康长寿的转变,成为服务创新的方向。新的 " 平安好医生 " 也已确立了更长远与宏大的目标,即为用户解决全生命周期健康长寿问题。
近几年里,平安好医生在以往医疗健康服务资源基础上,着手拓展养老服务资源,构建起更完善的医疗、健康、养老供应商网络。
截至 2025 年一季度,平安好医生已建立覆盖 29 个科室约 5 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并链接 10.5 万家健康服务商、23.5 万家药店、4000 家医院的完善服务网络;合作的养老服务供应商超 150 家,可提供数百项居家养老服务。
针对各类服务资源分散不均、非标准化等特性,平安好医生建设了家庭医生、养老管家两大核心枢纽,将资源融合后按需向用户输出服务。截至 2025 年一季度,家医会员权益覆盖用户数超 2000 万人,居家养老服务的权益用户数较 2024 年末增长 15%。
在 6 月 10 日的品牌焕新发布会上,平安好医生还发布了 " 家医主动护,名医零距离,就医全程管 " 年度医健服务名片。
具体来说," 家医主动护 " 是指按照国内首个《家庭医生远程与互联网健康服务规范》团体标准,为亚健康、疾病、慢病用户开展 7*24 小时的病案分析与主动服务;" 名医零距离 " 升级了由院士领衔的专家团服务体系,可实现 3 小时内与 3000+ 专家音视频直连,并与多位名医院士共创 MDT 线上诊疗标准;" 就医全程管 " 则是优化就医全流程服务,在已有的就医协助服务基础上,补齐手术协助、术后康复指导,让用户从诊前挂号到诊后康复都可全程托管。
平安好医生董事长兼 CEO 李斗在大会上提到,公司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医疗健康养老管理服务提供商。这进一步明确了平安好医生的最新定位,也就是说,如今的平安好医生不只是在线上看病的 " 好医生 ",更是承接用户健康长寿相关需求 " 好医生 "。
真人好医生与数智 " 好医生 " 并肩作战
2025 以来,DeepSeek 引发了一场大模型及 AI Agent 的变革。毫无疑问,这场变革也广泛渗透到医疗领域。
以顶级公立医院为代表的实体医疗机构积极拥抱 AI,纷纷部署大模型,将其应用到患者服务、辅助诊断与决策、医院管理等领域;甚至已呈现出从 " 被动应用 " 向 " 主动研发 " 的趋势,数十家大型三甲医院投入大模型研发中,自研更垂直的医疗大模型,应用到更丰富的场景中。
在线上,为了缓解医生资源短缺现状,互联网医疗平台打造智能体、数字人,拓展医生及其他服务角色的能力,促进线上服务的智能化。
在获得技术带来的便利时,业界(尤其是医生群体中)难免产生这样的担忧:医生会被 AI 代替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对医生而言,AI 的价值在于成为一位得力助手。
平安好医生也正在打造真人医生与 AI 医生紧密协作的样本。
6 月 10 日的品牌焕新发布会现场,平安好医生的 "7+N+1"AI 医疗产品矩阵首次亮相,包括 " 平安芯医 "" 安主任 " 以及 AI 养老管家、AI 医务室、AI 健管师、AI 慢病管理师、AI 健康福利官等服务角色。
平安好医生 AI 产品体系
其中," 平安芯医 " 作为真人名医的数字分身,可 24 小时响应用户医疗健康需求,并协助医生建立档案、整理撰写病历、输出会诊参考、梳理康复管理方案等。6 月 10 日,平安好医生同期启动了 " 平安芯医千医计划 ",下一步计划汇聚更多名医专家,借助 AI 共享医学智慧、放大服务效能。
" 安主任 " 相当于家庭医生的 AI 助手,协助家医解决专属档案、疾病诊断、医健咨询、医健服务、报告解读最常见五难问题,共同为用户提供 7*24 小时,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闭环服务。
平安好医生的 " 平安芯医 "
AI 与真人医生要达到默契配合的程度,远不只是在工作流程中嵌入医生工具,还要形成自主性、适应性和交互能力,能够更灵活与完整地完成既定任务。
在平安好医生资深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贺立权看来,好的 AI 医生须具备三大核心能力:高超的医术,能提供诊断、诊疗、康复等闭环的解决方案,与真人医生进行持续协作并不断进化;当然,最终医疗决策由真人医生做出。
一直以来,平安好医生持续投入 AI 技术研发与迭代,沉淀了疾病库、处方医疗库、医疗产品库、医疗资源库、个人健康库的五大医疗数据库,并推出 " 平安医博通 " 多模态大模型,再加上已合作的众多名医专家,这些都为 AI 医生的训练与进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这样一个场景为例:一位地处偏远县城的用户发现乳腺超声报告异常,在焦虑中联系了 " 平安芯医 ",某乳腺科专家的数字人分身立即响应,解读其报告后,3 小时就可实现名医本人音视频直连,若有需要甚至可安排线下就诊。可见," 平安芯医 " 具备了针对复杂疾病处理就医相关问题的能力。
也不难看出,品牌升级后的平安好医生,不只是互联网化的 " 好医生 ",更是具有数智化内涵的 " 好医生 "。
前文已经谈到,随着人均预期寿命增长、人口老龄化,恶性肿瘤发病率也在提升,肿瘤诊疗优质资源稀缺。
目前,平安好医生还加速推进 AI 大模型在复杂疾病 MDT 中的应用,将与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专业委员会共建 MDT 诊疗标准,并与肿瘤专家共同探索 AI-MDT 模型的临床价值,从乳腺癌诊疗拓展至多病种智能系统。
为金融及企业合作伙伴配备 " 好医生 "
要想解决用户全生命周期健康长寿问题,需要更精准地找到用户入口。我国商业健康险、商业养老保险参保规模逐年增长,企业职工数已超 3.7 亿人(参考 2024 年职工医保参保人数)——这些都是需求集中的领域。
以健康险为例,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最新数据,2025 年一季度健康险保费收入达 3782 亿元,增速高于行业整体增速。当前,健康险还呈现出两大趋势:保障范围持续拓宽,更多纳入非标体人群,对投保人年龄限制放宽;结构性调整加速,医疗险占比逐步增长。在此背景下,健康险的创新与竞争也相应变化,已从保障条款本身拓展到高质量、差异化的医疗健康服务。
随着大众保障意识增强,对各类人身商业保险的配置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由此,平安好医生持续深化 " 综合金融 + 医疗养老 " 战略,与平安集团旗下寿险、产险、健康险、银行等加强协同,为综合金融个人用户提供保险 + 医养会员、医疗理赔、医健权益等服务。
由于大型企业对员工身心健康日趋重视,平安好医生为企业提供保障全面、服务优质、性价比高的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助力建设高质量的职场健康。
本质上看,平安好医生依托丰富的医疗健康养老服务资源、家庭医生与养老管家两大枢纽,以及各类数智化服务角色,力求为众多金融及企业合作伙伴配备 " 好医生 ",共同解决用户健康长寿的问题。
为合作伙伴配备 " 好医生 " 也创造了可观收益,使得平安好医生的盈利路径更为清晰。
财报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平安好医生 F 端(综合金融)及 B 端(企业健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43%。其中,在医险协同模式下,保险 + 医养会员、医疗理赔等创新服务促进了 F 端收入的快速增长;企业监管方面,创新探索 " 商业保险 + 健康保障委托 + 医疗健康服务 " 的产品,带动了客户数、付费用户数及收入增长。
得益于核心业务的增长,平安好医生续 2024 年首次年度盈利之后,2025 年一季度再创佳绩,收入与利润双双增长:总收入 10.6 亿元,同比增长 25.8%,经调整净利润 5790 万元。
平安好医生品牌焕新后,树立了新的企业形象,承载了新的希望。
" 人工智能 +" 时代,被赋予了数智化价值、确立了更宏大目标的 " 平安好医生 ",在释放更大社会效能的同时 ,还将产生多大的商业价值增量?值得期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