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跨境 06-12
一年狂揽10亿元!深圳大卖靠3D打印机闷声发大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纵维立方成立于 2015 年 9 月,是全球领先的消费级 3D 打印科技品牌。公司业务覆盖全球 200+ 个国家和地区,至今发布了超过 20 款明星产品,累计销量 100 万台,连续 7 年保持高速增长。

2024 年前七个月,这家公司的出口额同比增长超过 70%,整机和耗材销量稳居全球同品类第一。

图源:anycubic

从默默无闻到行业巨头,纵维立方用了不到十年。

配件小厂的生死转型

2015 年的深圳跨境电商圈,无数卖家在电子 3C、服装等热门品类中厮杀。纵维立方起初也是其中一员,从雨伞、书包到睡衣,什么产品都卖。

创始人欧阳露意识到整机市场的巨大潜力,当团队销售 3D 打印机零配件时,不少海外客户购买他们的配件组装整机销售,价格能翻两倍以上。

2016 年 9 月,纵维立方首款自主研发的 FDM 3D 打印机 Anycubic i3 Mega 面市。这款采用全金属架构、模块化设计的机器,让消费者以亲民价格享受到专业级打印体验。上市首月销量从 50 台暴涨至 3000 台,迅速冲上亚马逊 Best Seller 榜单。

图源:cn.anycubic

破局之路

在欧美品牌垄断市场、入门级机器售价高达 800 美元的背景下,纵维立方凭借独特的市场策略,直击用户痛点,解决安装复杂问题,提升打印速度,并以极致性价比打破高价壁垒。

2017 年,纵维立方推出革命性的 LCD 光固化打印机 Photon 系列,将原本数千美元的设备拉至千元级别;

2021 年,与德州仪器合作推出桌面级 DLP 打印机 Photon Ultra,实现技术突破;

2024 年,Kobra 3 Combo 引发消费级多色打印革命。

这些核心技术突破背后是强大的研发体系,创始人欧阳露邀请其博士弟弟欧阳欣担任联合创始人及研发负责人,打造了 Mega、Photon 等多个爆款系列,目前公司拥有超 20 款明星产品,累计销量突破 100 万台。

2025 年 3 月,在上海 TCT 展会上,纵维立方发布的 Kobra S1 Combo 多色 3D 打印机成为全场焦点,这款支持八色混打且具备边烘干边打印功能的设备,在美国亚马逊预售期间即登顶品类销量榜首。

图源:搜狐

社交媒体营销成果

在渠道布局方面,纵维立方多平台覆盖,亚马逊是其主要营收来源,其次是独立站,再者为阿里国际站,且前两者的营收在总营收中占比高达 55%。此外,还覆盖了 AliExpress、eBay、Lazada 等主流平台。

anycubic 的亚马逊主页 图源:亚马逊

社媒营销方面,纵维立方通过 YouTube 等平台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例如专业 3D 打印博主 The Next Layer 对 Kobra 3 Combo 的测评获得了 10 万次观看,创作者 The Real Sam Prentice 的开箱视频吸引了 7.9 万粉丝围观,这些内容引发了全球用户的创作热潮,社交媒体上带有。

图源:

YouTube

2024 年 8 月,纵维立方入选 " 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 ",标志着其完成从中小型企业到产业链领航者的蜕变。

图源:新浪财经

2024 年全球 3D 打印市场规模估计为 175 亿美元,预计到 2029 年将达到 374 亿美元,在 2024 年至 2029 年的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 16.4%。

Marketsand Markets

未来 3D 打印市场前景广阔,技术创新与成本下降将驱动应用场景爆发式增长。以纵维立方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凭借领先优势,引领全球产业新格局。

长按 / 扫码添加

加入大数跨境卖家交流群

第一时间获取行业活动资讯

免费领取优质跨境资源

一站式广告开户 & 全球营销策划服务,支持  Google / TikTok / Facebook / Amazon DSP

扫码添加了解更多

扫码入群交流

扫码开户咨询

大数跨境精彩内容系列:品牌出海、爆品洞察、行业爆料

大数精选

1

2

3

净利暴涨 47%,市值破 743 亿!" 丑鞋 " 收割全球中产

4

5

安克再造众筹神话!桌面 UV 打印机 40 天狂揽 3190 万美元

欢迎关注大数,星标更好 :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亚马逊 打印机 3d打印机 深圳 创始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