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 人类对闲鱼的开发不足 1%" 成为热梗时,身为当事人的闲鱼决定再添一把火。
近日,闲鱼方面推出全新的互动直播频道 " 闲鱼夜市 "。据了解,该频道每晚八点开启,主打特色互动型直播,囊括好物鉴宝、情感相亲、技能咨询等生活娱乐化内容。用闲鱼自己的话来说,在这里用户可以掏出家中压箱底的老宝贝,让文玩鉴定师品鉴一番,或在宠物直播间为自己的毛孩子寻找小伙伴,又或者是与情绪疗愈师连麦化解烦心事、向职业律师寻求法律援助。
同时闲鱼方面还推出了 " 种草加速计划 ",鼓励用户为 " 宝贝 " 发布种草笔记。
从发力生活娱乐化内容,到鼓励用户发布种草笔记,不难发现已经由于大量职业卖家涌入而被吐槽为 " 小淘宝 " 的闲鱼,如今似乎在进一步走上淘宝的老路,开始加码内容化。而闲鱼之所以会这么 " 不务正业 ",显然是为了践行 " 交易 + 社区 " 的双轮驱动战略,
事实上,基于兴趣交易延伸的社区属性,是闲鱼在成立之初便为自己选定的驱动力之一。彼时闲鱼负责人谌伟业曾将其比作金庸武侠世界里的 " 风陵渡口 ",以及 " 是一个自由自在交易自己的一切的集市 "。虽然随着负责人的变动,闲鱼也曾不可避免地调整战略,但当下其已然再度明确了 " 交易 + 社区 " 这一双轮驱动战略。
毕竟社区属性不仅有助于闲鱼提高用户的使用时长和留存率,进而提高闲置物品的流转率,以获得更多成交,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二手交易因为信息不对称等因素,所导致的不信任感。
而且身为当下市场中少有,既支持 C2C 模式、足够开放与灵活,又能为交易提供一定保障的平台,闲鱼已经成功接下了二次元兴趣交易兴起、年轻人搞副业潮等 " 天降的流量 "。
根据 QuetsMobile 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网二次元及游戏用户规模已达 5 亿,占据所有用户的四成,主力则为 90 后、00 后人群,大多身处一二线城市。而在主流电商平台中,闲鱼的二次元及游戏人群占比最高、达 50%,规模则有 8150 万。
既然用户已经 " 不请自来 ",那么闲鱼自然就要通过种种方式,借此进一步向承载用户多元生活方式社区的目标迈进,从而强化用户感知、进而催生出更多的交易机会。试想一下,如果闲鱼能够成为用户完成二次元兴趣交易的 " 第一选择 ",那么自然也就能在持续增长的二次元经济中分到更多红利。
但问题是淘宝没能走通的路,闲鱼又有几分胜算呢。生活娱乐化内容、种草笔记之类的内容,真能帮助闲鱼做好社区吗?
众所周知,当下是一个不缺生活娱乐化内容,更不缺种草笔记的时代。那么不以内容见长的闲鱼,要如何与其他平台形成差异化呢?不论是所谓的好物鉴宝、情感相亲,还是技能咨询,其实都并非闲鱼首创,在抖音、快手等平台更是比比皆是。
虽然在 " 闲鱼夜市 " 频道相关负责人看来," ‘闲鱼夜市’的直播内容将更突出真实、野生、实用和互动性,是更‘有人味’的直播内容 "。但究竟什么样的直播 " 有人味 ",恐怕闲鱼自己也说不清楚。
而且当下闲鱼所强调 " 有人味 " 的内容,能批量复制,并在供给上满足用户的需求吗?
就种草笔记而言,对于普通的个人卖家而言,为了出手一件闲置物品,真的有在商品简介之外、再花费时间和精力写一篇笔记的需要吗?相比之下,职业卖家或许更有写笔记的动力。但为了成本考虑,闲鱼提供的 AI 工具或将成为职业卖家的不二选择。
那么问题就来了,AI 完成的种草笔记能符合闲鱼所追求的真实性、野生性要求吗?更何况随着大量职业卖家的涌入,就连兴趣圈层的纯粹性,也可能会被破坏。
退步一步来说,就算卖家愿意写种草笔记,买家就一定会愿意看吗。毕竟说到底,与淘宝等电商平台一样,交易才是闲鱼最本质的追求。
换而言之,闲鱼之所以朝着内容社区的方向迈进,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促成交易。此前闲鱼总经理季山就曾表示,闲鱼是想通过社区化的手段,最终回归到交易上," 在每个热点之下,有很多用户会把与这个热点相关的商品挂出来,最终一定会回到交易的方向,这是我们最核心、最本质的思考 " 。
当这样的目的明晃晃的摆在用户目前时,闲鱼又要如何取信于用户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