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十三行 ID:wzhauto2023 ·
在所有合资品牌都在回答" 怎么追上中国智能 " 的时候,广汽丰田选择反向提问:智能融合这件事,谁来定义标准?
6 月 12 日,广汽丰田举办第二届科技日。在召开前,被外界预期为一次 " 常规更新 " ——无非是再谈一遍智能驾驶、智能座舱、AI 能力与纯电转型的 " 合资版本 "。
但活动现场的三小时输出,明显超出这些老生常谈的框架,反而以体系构建的深度与工程实践的密度,传递了七个值得行业关注的关键动作:RCE 制度落地、两个新平台 + 电子电气架构、明确汉兰达赛那增程版本、华为 DriveONE 电驱、鸿蒙 5.0 座舱、MMT R6 飞轮大模型、小米生态接口。
广汽丰田正逐步搭建起一个融合开发、联合验证、共同定义的新型智能电动合作模式。如果说第一届科技日是方向宣示,那么第二届科技日已经是成果展示,最大价值在于融合与落地,这也让铂智 7 具备了 " 合资品牌中国智能融合第一车 " 的现实基础。
汉兰达赛那出增程 车型决策权交给中国
" 谁来定义未来 " 比 " 谁来制造未来 " 更重要,丰田 RCE 制度打通了合资车企在中国的全链条研发闭环,商品企划由本地完成,连平台规划、核心架构定义、测试验证乃至落地实施,全部由中国工程师主导。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文大力表示:" 广汽丰田将通过新体制、新平台、新生态,全力推动中国自研 2.0 的时代的到来。"
在科技日现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小西良树宣布:下一代汉兰达和赛那将以中国团队为主导,导入增程技术方案,并全面搭载全新电子电气架构。
据小西良树回忆,在 2024 年末的一次丰田总部战略会议上,时任丰田会长丰田章男亲自表态:" 如果是提供给中国用户的产品,就应该由最了解中国的在地团队来主导开发。" 一句话,为广汽丰田 RCE 制度的深化按下加速键。
紧接着,2025 年 2 月底,在丰田总部关于 TNGA-K 平台未来走向的讨论中,社长佐藤恒治明确支持 " 现地独立研发 ",他强调:" 中国市场变化太快,不能等全球车型推演完再来跟进。要和中国伙伴一起,从源头定义适合中国的旗舰车。"
正是在这种总部意志与中国团队的双向共识下,下一代赛那、汉兰达将首次引入增程技术方案,不仅能源结构本地化,底层也将全面导入由中国定义的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并由中方工程师全程主导商品企划、测试验证与用户场景适配。
未来这套由中国工程团队牵头、中日方联合打造的全新电子电气架构,将在铂智 7 上首次应用;此外,铂智 7 还将搭载 AI 智能数字底盘,实现动力、悬架、制动的跨域融合控制,为智能驾驶打下硬件基础。
回顾整个演进路径,广汽丰田始终在做深度嵌入、深度定义。从工程到产品、从架构到制度,甚至可以形容为是中国反向重构合资。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的广汽丰田已经不再是 " 把世界车卖给中国 " 的合资品牌,而是在 " 以中国经验定义世界车 " 的转型路上,成为最激进的那一个。
铂智 7 之后,合资车再无 " 传统 " 借口
这次科技日,许多人最直观的感受是:华为 " 存在感 " 变强了。从最初合作时仅限于座舱部分定制功能,到如今铂智 7 成为首款合资车型同时搭载鸿蒙 5.0 智能座舱与华为 DriveONE 电驱系统,许多人不禁感叹,华为对合资品牌的渗透速度之快。但事实上,这场深度融合的进程,早在 2020 年就已展开。
华为智能电动产品线总裁王超在现场回忆,从 2020 年开始华为与广汽丰田持续展开各种接触。尤其在进入汽车行业初期,有非常多丰田的质量名词进入华为的眼帘,华为学习了非常多的丰田造车的质量理念、造车的质量流程,以及共同参与的质量体系的构建。
在合作过程中,正是广汽丰田的流程标准与质量理念,让华为真正理解什么是汽车行业的底线与标准。在智能座舱的合作中,历经近 30 轮软硬件联合测试、多次 OTA 体验模拟、三年内超百个交互细节迭代,才最终达成车端原生鸿蒙 5.0 系统与广丰车规级开发流程的深度融合。然而,广汽丰田并未照搬华为的智能座舱方案,而是建立起一套基于人因美学、交互效率、系统稳定性三位一体的评估体系,推动鸿蒙座舱在安全性、易用性、内容生态上实现二次开发。
在华为 DriveONE 电驱项目中,广汽丰田不仅从热管理、NVH 控制、效率迭代三个维度提出要求,还将这些参数纳入整车标定,最终实现 " 从 8km/kWh 提升至 12.4km/kWh" 的行业标杆续航效率,远超行业均值。
Momenta 的合作同样如此。三年前,广汽丰田与 Momenta 就高阶智驾展开联合开发。最初的版本在广丰体系内经历多轮测试,即便技术指标合格,广丰工程师通过丰田体系中此前无人驾驶的 Corner case,依旧提出软件响应在湿滑路面、极寒环境下的迭代需求,验证期远超行业平均值。
正是这套 " 造车企业视角下的标准 ",让 Momenta 最终实现了飞轮模型的落地。如今,铂智 3X 所 OTA 的 R6 飞轮大模型,将带来车头泊入、过收费闸机等近 50 项升级功能点,已成为合资品牌中最具实用性的城市 NOA 方案之一。
铂智 7 的诞生,既是整合华为 DriveONE、鸿蒙座舱、Momenta 飞轮智驾多家顶级技术力量的融合成果,也是广汽丰田体系力影响科技公司的集大成者。这就是 " 合资品牌中国智能融合第一车 " 标签的现实依据。
广丰搭建合资前所未有的 " 朋友圈 "
除了华为与 Momenta,广汽丰田在生态融合上的另一项关键布局来自小米。2024 年,小米与广汽丰田开启车家生态合作,针对 " 家庭 - 车内 " 一体化使用场景进行了接口共建与软硬协同。2025 年,双方明确将小米生态产品接入铂智 7,标配接口标准、数据适配协议和米家开放平台。
广汽丰田不仅将小米 Pad、智能香氛、儿童后排摄像头等设备系统级接入,还围绕等红绿灯查看家中宠物、车内哄娃等场景定制交互逻辑。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车机互联,而是一次基于硬件接口标准化、数据权限透明化的智能生态底盘建设尝试。这也让铂智 7 成为合资品牌中第一个真正开放 " 家庭—座舱 " 双域操作系统的车型。
可以看到,在铂智系列车型中,从单点智能拓展为舱驾共生体,并借助鸿蒙、小米、Momenta 的协同合作,可以看到,广汽丰田已经搭建起合资品牌前所未有的 " 智电朋友圈 "。但这些过程背后的本质,是广汽丰田从 " 被动引入 " 走向 " 标准定义 "。它不再只是合资车企中 " 最会挑供应商 " 的那个,而是转型为可以主导智能体系建设的参与者与整合者。
这些创新背后,是广汽丰田对主机厂角色的重新定义。在传统 " 主机厂 - 供应商 " 体系中,车企往往只是平台与接口管理者。但广汽丰田正在以技术接口、数据标准、交互逻辑三大维度为核心,从主导方位推动生态能力闭环建设。
华为、小米、Momenta 只是第一批被吸引进来的 " 成员 ",而这个朋友圈的逻辑是以主机厂为中心,不断外扩协同圈层。在 AI 驱动的汽车新时代中,广汽丰田正在试图给 " 合资 " 赋予新的技术定义权与生态引领力,开启一个更中国、更平台化的智电发展模型。
—— END ——
目前已入驻平台
新浪财经|富途牛牛|同花顺|东方财富|雪球
凤凰|腾讯|搜狐|网易|易车|知乎|百家号
商务合作
邮箱 | wzhauto2023@163.com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汽车十三行所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