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 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 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2022 年我国新发的宫颈癌病例为 15.1 万例。此前 , 在一场以 " 宫颈癌预防与治疗新篇章 " 为主题的圆桌活动上 , 业界权威专家分享和解读了宫颈癌防控领域的前沿话题及最新进展 , 以更好地应对宫颈癌防治中面临的诸多挑战。
全球战略引领防控方向 ," 中国方案 " 成效显著
宫颈癌作为全球 15-44 岁女性的第三大常见癌症和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因素 , 其严峻形势不容忽视。"2020 年 11 月 7 日 , 世界卫生组织 ( WHO ) 宣布了全世界 194 个成员国和地区共同承诺加速消除宫颈癌的全球战略 , 标志着全球在消除宫颈癌方面的决心和意志。" 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特聘教授乔友林解释 , 该战略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 即将宫颈癌发病率降至罕见病水平 , 每 10 万人中不超过 10 例。同时 , 设定了 "90、70、90" 的阶段目标 , 即在 2030 年 , 全球要达到 90% 的女孩在 15 岁之前接种 HPV 疫苗、70% 的成年女性接受宫颈癌筛查 , 以及 90% 的确诊患者接受规范化治疗。这一目标的提出 , 为各国宫颈癌防控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路径。我国积极响应 WHO 的号召 , 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 " 中国方案 "。
一直以来 , 我国高度重视宫颈癌的防治工作 , 在 2009 年将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 ( " 两癌 " ) 检查列入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9 年起 ," 两癌 " 检查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等一系列重大规划纲要都把宫颈癌防治工作作为重要内容。2023 年初 ,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个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 ( 2023-2030 年 ) 》, 明确通过接种 HPV 疫苗、筛查、治疗等三级预防措施有效防控并最终实现消除宫颈癌。
为了推动 HPV 疫苗接种率的提升 , 国家在政策上开通了绿色通道 , 加速推动 HPV 疫苗的审批、上市及适应证的拓展 , 同时鼓励地方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手段 , 来提升 HPV 疫苗的覆盖率 , 多地政府也将接种 HPV 疫苗纳入政府为民办事的项目中 , 通过财政定额补助等方式 , 提升了适龄女性的接种率。当前 , 我国的宫颈癌防治工作已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专家支持、社会参与的模式 , 包括企业在内 , 都在积极努力。比如 2024 年 11 月 , 默沙东向中国癌症基金会捐赠了 8.1 万支 HPV 疫苗 , 用于中国在低卫生资源地区的宫颈癌综合防控。
远离HPV 感染,应重视男女共防
HPV 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病原体之一 , 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被确证为宫颈癌的致病元凶。而 HPV 感染不分性别 , 男性生殖器 HPV 感染率高于女性 , 而且可能引发肛门癌、口咽癌等恶性肿瘤 , 这提示 HPV 相关癌症及疾病的防治绝非 " 女性专属战役 "。但相对于女性 , 男性 HPV 感染很少被关注。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魏丽惠强调了 " 男女共防 " 的重要性。她指出 ,HPV 感染不仅会导致宫颈癌 , 还会导致其他生殖道部位的癌症以及湿疣等疾病的发生。因此 , 接种 HPV 疫苗不仅对于女性有益 , 对于男性同样可以预防 HPV 感染和由 HPV 引起的相关疾病。
男女共防的科学策略也获得了我国权威指南的强力支持。近期发布的《中国子宫颈癌防治科普指南》, 明确提出了 HPV 应男女共防的理念。由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等七个学会制定发布的《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应用指南 ( 2025 版 ) 》, 则首次系统阐述了男性接种 HPV 疫苗的保护作用 , 包括四价和九价疫苗在男性中的免疫原性与保护效果等 , 并明确强调了 " 男女共防 " 的战略重要性。新指南在推荐等级上做出重要调整 : 在优先推荐 9-26 岁女性 ( 尤其 9-14 岁女孩 ) 接种的同时 , 明确推荐 27-45 岁女性和 9-26 岁男性接种。该指南是在 2021 年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 , 依据循证医学证据及我国国情和临床实际制定发布的 , 指南的及时更新 , 为我国的临床实践和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魏丽惠补充 ,HPV 疫苗接种不仅对青少年女性有益 , 对成年女性同样具有获益。特别是中国成年女性多为单一型别感染 , 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对于细胞学异常、已有 HPV 感染或曾经感染的女性 , 接种疫苗也可以从中获益 , 甚至减少治疗后的癌前病变复发。根据中国的模型预测 , 如果疫苗接种率和筛查率均达到 95%, 中国有望在 2049 年实现消除宫颈癌的目标。
HPV 疫苗男性适应证获批 , 构筑全民免疫屏障
疫苗临床有效性与长期保护效力的评估 , 尤其依赖于大规模真实世界应用数据的持续积累与验证。目前 , 进口九价 HPV 疫苗已获批适用于 16-26 岁男性接种 , 成为中国境内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可适用于男性及女性接种的九价 HPV 疫苗, 标志着我国已进入 "男女共防 HPV 相关癌症及疾病" 的免疫预防新时代。进口四价 HPV 疫苗覆盖 HPV6、11、16、18 四种亚型 , 适用于 9-26 岁男性接种 ; 进口九价 HPV 疫苗覆盖了 HPV6、11、16、18、31、33、45、52、58 九种亚型 , 适用于 16-26 岁男性接种。
根据获批的适应证 , 男性接种 HPV 疫苗 , 可预防 HPV16、18 引起的肛门癌 ,HPV6 和 11 引起的生殖器疣 ( 尖锐湿疣 ) , 以及由 HPV6、11、16、18 引起的以下癌前病变或不典型病变 :1 级、2 级、3 级肛门上皮内瘤样病变 ( AIN ) 。魏丽惠解释 , 由于 HPV 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 , 适龄男性接种疫苗不仅能保护自身 , 而且具有交叉保护和群体免疫效应。
进口九价 HPV 疫苗男性适应证的获批 , 为适龄男性群体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健康防护选择 , 不仅能够保护男性自身健康 , 而且有助于通过男女共同接种 HPV 疫苗减少 HPV 感染在全人群中的传播 , 进一步支持 WHO 及中国 " 加速消除宫颈癌 " 的目标实现。
2025 年 4 月以来 , 天津、福建、陕西、河北、内蒙古等多省市推出 HPV 疫苗惠民活动 , 显著降低接种成本 , 助力加速消除宫颈癌进程。以多地纳入惠民接种范围的进口九价 HPV 疫苗为例 , 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减免最后一针接种费用 , 全程接种大约可节省 1300 元 , 这意味着更多适龄人群能够以更低成本接种更高保护效价的疫苗。这些政策不仅覆盖女性群体 , 部分地区还创新性地纳入男性接种 , 体现疾病防控理念的升级。当前,进口九价 HPV 疫苗供应保持稳定充足态势,预约方式便捷多样。为方便适龄人群接种 ,多省市已正式启用省级统一预约接种平台,广大市民可以有序咨询预约接种。
随着 " 健康中国 2030" 战略深入推进 , 我国宫颈癌防控正从 " 单病种防治 " 向 " 全人群健康管理 " 转型 , 免疫长城正在加速筑造。这场以 " 男女共防 " 为核心的防控升级 , 不仅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提供了 " 中国样本 ", 更让 " 消除宫颈癌 " 这一人类健康目标迈入可及的未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