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座舱域控制器作为实现多屏交互、智能语音、车联网等核心功能的关键部件,其市场渗透率正加速提升。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发布的 2025 年 1 - 4 月座舱域控供应商装机量排行榜数据可见,国产供应商已形成显著优势。前十大供应商中,国产厂商占据七个席位,合计市场份额达 52.7%。其中,德赛西威以接近 20% 的市场占有率稳居首位,其装机量较第二名博世高出近一倍。车联天下、亿咖通、镁佳科技等企业也凭借本土化服务能力和快速响应机制,跻身榜单前列。
值得关注的是,华为技术作为榜单中唯一未设立独立汽车电子公司的科技巨头,其座舱域控产品已实现规模化装机,展现出在智能汽车领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跨行业整合能力。从绝对装机量来看,排名前三的供应商均突破 18 万套规模,形成头部集聚效应。
当前,座舱域控市场正处于技术迭代与规模扩张并行的关键阶段。国产供应商通过精准把握本土市场需求,以灵活的研发策略、高效的定制化服务及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体系,持续重塑市场竞争格局。随着智能座舱功能边界不断拓展,国产化替代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推动产业链向更高价值环节攀升。
座舱域控芯片作为智能汽车座舱的 " 大脑 ",其性能直接决定了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语音交互、多屏联动等功能的实现效果。根据 2025 年 1-4 月国内座舱域控芯片供应商装机量排行剖析,高通以 76.1% 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装机量突破 190 万颗。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高通在座舱芯片领域的技术积累,更凸显出其在全球汽车电子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
在头部厂商主导的市场格局下,国产芯片势力正加速崛起。华为、芯擎科技、芯驰科技三家企业成功跻身榜单前十,合计市场份额达 10.4%。其中,华为以 11 万颗装机量位列第三,芯擎科技以突破 10 万颗的成绩紧随其后。值得关注的是,芯驰科技作为榜单中唯一的初创芯片企业,其装机量已突破 4 万颗,展现出国产芯片在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方面的强劲动能。
从技术路线维度观察,高通骁龙系列芯片凭借高性能计算架构与成熟的软件生态体系,持续获得主流车企的青睐;国产厂商则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在特定细分市场实现突破。随着智能座舱功能复杂度不断提升,芯片算力密度、能效比表现以及软件适配能力将成为重塑市场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
当前,座舱域控芯片市场已形成 " 一超多强 " 的竞争态势。高通依托技术先发优势与规模化效应持续领跑,而国产芯片厂商正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与本土化市场深耕,逐步缩小与头部企业的差距,为智能汽车产业链注入新的竞争活力。
随着智能座舱对沉浸式交互体验需求的不断提升,HUD(抬头显示)技术正加速成为座舱显示领域的新焦点。根据 2025 年 1-4 月 HUD 供应商市场装机量排行剖析,国产供应商在 HUD 领域已形成绝对优势。前十名中,华阳多媒体、泽景电子、未来黑科技、弗迪精工、怡利电子、疆程技术、水晶光电与华为等八家国产厂商合计市场份额达 74.9%。其中,华阳多媒体以 22.4% 的市场占有率稳居首位,其装机量较第二名电装高出近 7.2 万套。
值得关注的是,华为跻身 HUD 供应商榜单前十,以 3.5% 的市场份额位列第十。这一布局标志着该科技巨头在智能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战略延伸,其技术整合能力与生态构建优势值得持续关注。
从技术路线维度观察,国产厂商在 W-HUD(风挡型抬头显示)领域已实现大规模量产交付,并在 AR-HUD(增强现实型抬头显示)等前沿技术赛道加速突破。相较之下,电装、大陆集团等国际供应商仍聚焦于传统合资车型配套市场,技术迭代节奏与本土化适配速度相对保守。
当前,HUD 市场正处于技术升级与成本优化的双重变革期。国产供应商凭借快速响应机制、本土化服务体系以及与自主品牌车企的深度协同,正在重塑市场竞争格局。随着沉浸式座舱体验需求持续攀升,HUD 技术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而产业链国产化进程或将因此加速推进。
2025 年 1-4 月 AR-HUD 供应商市场装机量排行榜数据显示,国产厂商已在增强现实抬头显示领域构建起绝对竞争优势。前八名榜单中,华阳多媒体、怡利电子、水晶光电、华为、弗迪精工、经纬恒润、疆程技术七家本土企业合计占据 95.7% 的市场份额,形成国产替代的垄断性格局。其中,华阳多媒体以 25.6% 的市场占有率稳居榜首,怡利电子与水晶光电分别以 23.2% 和 18.8% 的市占率紧随其后,三家企业合计市场份额突破 67%,构筑起第一梯队竞争壁垒。
技术突破成为国产厂商主导市场的核心驱动力。华为则凭借光学领域深厚积淀,推出 12.8% 市占率的高性能产品,装机量达 3.5 万套,成为增速最快的供应商。弗迪精工依托比亚迪垂直整合体系,实现 2.5 万套内部配套装机,验证了产业链协同的竞争优势。
当前,AR-HUD 市场正迎来规模化普及的关键跃迁。国产供应商通过国产化供应链实现成本优化,推动 AR-HUD 终端价格持续下探。国产供应商正加速推动 AR-HUD 从高端配置向主流车型渗透,彻底改写座舱人机交互范式。
2025 年 1-4 月中控屏集成供应商市场装机量排行榜数据显示,本土厂商已在座舱显示集成领域构建显著优势。前十名榜单中,德赛西威、比亚迪、航盛电子、华阳通用、北斗智联、海微科技、京东方精电七家本土企业合计占据 60.7% 的市场份额,形成国产替代的强势格局。其中,德赛西威以 22.3% 的市场占有率稳居榜首,其装机量较第二名比亚迪高出近 46 万套,凸显出头部企业的规模化交付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凭借垂直整合模式实现体系内配套突破,中控屏集成装机量突破 93 万套,以 15% 的市占率展现主机厂系供应商的独特优势。航盛电子作为行业老牌劲旅,以 44 万套装机量位列第三,其在多屏联动解决方案领域的技术积淀成为核心竞争壁垒。
技术突破成为本土厂商主导市场的关键支撑。德赛西威推出的一体化曲面屏集成方案已实现规模化量产,通过异形屏贴合工艺与光学胶水创新解决视觉畸变难题;海微科技则依托 Mini LED 背光技术,在显示均匀性与动态对比度维度建立差异化优势。本土厂商在横屏、竖屏、双联屏等主流形态的集成工艺上均实现技术闭环,形成覆盖主流价位区间的完整解决方案矩阵。
2025 年 1-4 月国内液晶仪表屏集成供应商装机量排行榜数据显示,智能座舱数字化进程正加速重塑车载显示产业格局。榜单基于实际装机量统计,客观呈现当前市场竞争态势:德赛西威以 15.5% 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装机量突破 91 万套;比亚迪以 52.6 万套装机量紧随其后,市场份额达 8.9%,形成本土厂商双雄并立的竞争格局。
国际供应商阵营中,大陆集团、电装、伟世通分列第三至第五位,合计占据 23.7% 的市场份额。值得关注的是,本土厂商华阳通用以 6.2% 的市场份额位列第六,装机量达 36.3 万套,展现出在液晶仪表领域的快速崛起势头。航盛电子作为本土汽车电子企业代表,以 27.5 万套装机量跻身第七,其在全液晶仪表解决方案领域的技术积淀构成核心竞争优势。
当前,液晶仪表屏集成市场正处于技术精进与成本控制的平衡发展期。供应商在提升显示效果的同时,正通过 SoC 芯片集成、软件算法优化等手段降低系统成本。这种技术下沉策略正推动液晶仪表向主流价位区间渗透,部分本土厂商已实现 10 万元级车型的规模化配套。随着智能座舱对信息显示要求的持续提升,液晶仪表的集成化、场景化演进将成为下一阶段竞争焦点。
2025 年 1-4 月国内语音供应商装机量排行榜数据显示,本土厂商已在车载语音交互领域构建起绝对领先优势。前十名榜单中,科大讯飞、思必驰、百度、华为、星纪魅族、亿咖通、小米汽车七家本土企业合计占据 75.6% 的市场份额,形成国产替代的垄断性格局。其中,科大讯飞以 40.7% 的市场占有率稳居榜首,其装机量较第二名思必驰高出近 138 万套,展现出在语音交互赛道的技术统治力。
思必驰以 88.5 万套装机量位列第二,市场份额达 15.9%,验证了其在语音识别技术领域的深厚积淀。百度凭借 AI 技术生态优势,以 45.3 万套装机量跻身第四,其小度车载语音系统已实现多品牌车型的规模化搭载。值得关注的是,华为依托鸿蒙操作系统,构建起跨终端语音交互闭环,星纪魅族则通过 Flyme Auto 系统实现手机与车机的语音指令贯通。
技术突破成为本土厂商主导市场的核心驱动力。科大讯飞推出的多模态语音交互系统实现唇语识别与语音指令的深度融合,在 120km/h 高速行车噪声环境下仍保持 95% 以上的识别准确率;百度通过文心大模型赋能,使语音交互系统具备上下文理解与主动建议能力,多轮对话场景覆盖率提升至 87%。思必驰则聚焦方言识别,其方言数据库已覆盖 23 种主要方言,误识别率控制在 2% 以内。
当前,语音交互市场正呈现 " 本土主导、技术驱动 " 的竞争格局。本土供应商通过三大核心能力重塑技术生态:其一,基于本土场景的快速迭代机制,将方言词库更新周期缩短;其二,通过百万级交互数据积累构建语义理解壁垒;其三,与自主品牌车企建立深度联合开发模式,实现从语音指令集到交互逻辑的全面定制。这种技术 - 数据 - 生态的三维突破,正加速推动车载语音交互向情感化、场景化方向演进,重新定义智能座舱的人机交互范式。
聚焦2025 第七届金辑奖
" 金辑奖 "由盖世汽车发起,旨在" 发现好公司,推广好技术,成就汽车人 ",并围绕" 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 "这一主题展开,重点聚焦ADAS/AD、智能座舱、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动力总成及充换电、热管理、智能底盘、车身及内外饰、车规级芯片、新材料、智能制造及设备十大细分板块。金辑奖致力于发掘和评选优秀企业及先进技术解决方案,向行业内外展示这些卓越的企业和行业领军人物,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欢迎点击下方图片,参与申报
订阅汽车新供应链核心领域战略图谱(2025 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