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主要公司:中国卫星 ( 600118 ) ;欧比特 ( 300053 ) ;航天宏图 ( 688066 ) ;中科星图 ( 688568 ) ;雷科防务 ( 002413 ) ;航天电子 ( 600879 ) 等
本文核心数据:商业遥感卫星代表企业融资规模 ; 商业遥感卫星代表企业投资规模
融资规模出现爆发式增长
截至 2025 年 4 月,2016-2024 年,商业遥感卫星领域总投资数量接近 100 件,投资金额超过 200 亿元,体现出该领域强劲的投资吸引力。每年投融事件数量相对稳定,投资金额最高的是 2024 年,超过 120 亿元,投资事件 19 件。
企业投融事件汇总
根据 IT 桔子显示,商业遥感卫星行业主要的融资事件如下:
注:投融资数据截至 2025 年 5 月 9 日,下同
A 轮是主要融资轮次
根据企业融资轮次来看,目前行业内主要是 A 轮融资为主。早期融资即 A 轮之前占比超过 72%,说明行业新兴项目较多,技术进步较快,前期需要较多的资金。此外 A 轮拆分较多,有多次融资,说明早期所需资金较多,也反应出投资人较为谨慎的策略,不断进行投资阶段的拆分,有利于规避项目失败的风险。
投融资主体类型为 PE/VC
综合整体投资主体来看,主要是 PE/VC,占比为 71%,其次是实业企业,占比 19%,有智普教育、北京国管、浙江省能源集团、通宇通讯、苹果Apple、国测海遥、中科星图、中关村科学城、建银国际、金风科技。基金占比 10%,主要有雄安基金、柏彦基金、英诺天使基金、宁波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前海母基金、国调基金等。
行业基金管理规模
下列基金通过多元化投资布局,为中国商业遥感卫星产业提供了关键资本支持与生态赋能。国调基金和雄安集团基金重点发力基础设施建设与国企改革,前者通过战略注资推动遥感卫星国企技术升级,后者在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建设中加速遥感数据与环保监测的融合应用。前海母基金通过母基金杠杆效应,引导社会资本投向遥感卫星产业链创新节点,助力商业星座组网及下游应用开发。英诺天使基金和宁波天使引导基金聚焦早期技术创新,重点支持 AI 遥感解译算法、轻量化载荷研发等初创企业,推动核心部件成本下降。宁波天使引导基金还通过区域产业协同,促进长三角地区遥感数据在港口物流、海洋监测等场景的落地。总体而言,这些基金通过 " 国家队 + 市场化 " 双轮驱动,在技术研发、场景拓展、生态整合三个维度加速遥感卫星商业化进程,助推中国空天信息产业形成 " 研 - 产 - 用 " 闭环。
投融资发展趋势
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正处于投资成长期,呈现 " 高潜力、高风险 " 特征。当前投资以权益融资为主导,VC/PE 及政府引导基金为核心力量,重点投向卫星研制、AI 数据处理等核心技术环节,以及农业监测、应急管理等应用场景。政府背景基金通过战略注资推动国企技术升级与区域场景落地,市场化资本则聚焦早期技术创新,加速轻量化卫星、星座组网等突破。行业经营风险显著,主要源于技术迭代成本高、数据应用市场培育周期长及政策不确定性,但模块化生产、可复用火箭等技术突破正逐步摊薄边际成本。未来随着 " 十四五 " 空天信息产业政策深化及下游应用场景扩展,预计将吸引更多产业资本进入。
商业遥感卫星行业投资总结
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正处于高速成长期,投融资以权益类资本为主导,形成 " 政府引导基金 + 市场化 VC/PE" 的双轨驱动模式。应用场景从传统测绘向智慧农业、双碳监测等新兴领域延伸,催生百亿级增量市场。未来行业将向 " 数据服务 + 垂直解决方案 " 生态升级,但短期内仍需突破数据商业化变现瓶颈及国际竞争压力。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 咨询 / 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 APP】,还可以与 500+ 经济学家 / 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 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