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5 日是 2025 年 6 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也是父亲节。父亲身体健康,可能是子女们最大的心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自从过了 15 岁,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就 " 轮流坐庄 ",长期占据男性癌症前 5 名;排名第 6 的前列腺癌近年 " 势头凶猛 ",新发病率正以年均 7% 至 8% 的速度攀升。
由于前列腺癌和结直肠癌早期通常没有典型症状,很多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因此也被称作男性健康的 " 沉默杀手 "。但如果男性提高对这些疾病的重视程度,早检查、早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 5 年生存率超过 90%,绝大多数早期或者中期没有转移的前列腺癌可以治愈。
老爸们健康的 " 沉默杀手 "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发病率第二高的恶性肿瘤。根据 2024 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2022 年我国新增前列腺癌病例数约为 13.4 万例,死亡病例数约为 4.75 万例,其发病率已高居我国男性恶性肿瘤的第 6 位、死亡率第 7 位,呈现 " 发病率与死亡率双高 " 态势,防治形势严峻。
记者注意到,从 40 岁开始,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50 岁后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80 岁及以上达到高峰。
" 前列腺癌是一个老年病,开始发病的年龄一般在 50 岁以后,但早期是没有任何症状的。"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主任导师周芳坚表示,许多患者通常是前列腺出现不适才去检查,但实际上早期前列腺癌基本没有任何症状,且与常见的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前列腺疾病没有关联。
数据显示,我国超过三分之二的前列腺癌患者在初诊时已属中晚期。周芳坚表示,前列腺癌也被称为 " 沉默的杀手 ",如果出现症状再去检查,通常都错过了治疗的黄金时期。
结直肠癌是我国第二大常见癌症。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新发结直肠癌病例 51.71 万例,位列恶性肿瘤第 2。其中,男性病例约为 30.77 万例,为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第 2 位;女性病例约为 20.94 万例,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 4 位。
结直肠癌也是另一种 " 沉默杀手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肠癌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在临床中越来越多地看到三四十岁的男性被确诊为中晚期肠癌。当出现腹痛、便血、贫血等症状时,约 70% 患者已为进展期癌,5 年生存率不足 30%。
早期干预后,两种癌症的 5 年生存率均超过 90%
从肠道息肉到癌变的过程,往往长达 10 年以上。确诊时的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生存率最重要的因素。数据显示,如果在局限期确诊,5 年生存率高达 90%;但若确诊时已为远处转移期,5 年生存率则下降至 14%。
如能在癌变之前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肿瘤。此前,消化领域专家也多次提醒,大家一定要重视肠癌的早筛早诊。在结直肠癌高发地区,普通男性应从 40 岁开始接受首次肠镜检查,女性可推迟至 45 岁;对于有家族史、本身肥胖、糖尿病或习惯高脂饮食的群体,应把第一次肠镜的检查时间提前。
早诊早治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同样很关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副主任李永红说,如果是早期、或者中期没有转移的前列腺癌,通过综合治疗手段,绝大部分能够完全治愈。" 即使是有转移了,现在也有很多治疗方法,平均生存期也朝 5 年迈进。"
据他介绍,根据病人不同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前列腺癌有多种治疗方案可以选择。有些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低、患者年龄大,这些病人可以不治疗,但要定期检查;有些需要局部治疗,有手术、放疗和消融治疗等方式。药物治疗方面,也包括内分泌治疗、化疗、靶向、免疫和核素治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有助于为患者制订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李永红也提到前列腺癌的诊疗挑战。很多局部晚期或者晚期的前列腺癌治疗需要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长期用药、定期复查,这给老年患者在治疗的依从性、便利性方面带来很大挑战。
目前,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注射剂型已经从原来的一个月至三个月一针,到半年一针。但口服药在目前的医保政策下,每次只能带一个月的药。李永红呼吁,由于患者注射针剂后还需要配合服用口服药,希望相关政策可以增加患者单次带口服药的用量,提高就医便利性。
此外,定期检查 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做好前列腺癌筛查的重要方法。周芳坚说,如果 PSA 升高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患者就要注意,一定要去看医生。" 等到出现症状就已经很晚了,前列腺癌的早诊早治要靠自己坚持去体检。家里的孩子们要关爱父亲,到了这个年龄,要督促他去做个体检,就像自己开的车一样,每年要定期去保养,这样就不会出现晚期前列腺癌,老年的生活就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