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6 日晚间," 太湖蓝藻治理商 " 德林海(688069.SH,股价 19.41 元,市值 21.93 亿元)披露公告回应监管问询。此前,上交所曾针对德林海 2024 年年报,就公司前五大客户业务开展情况、坏账计提逻辑以及与客户之间的诉讼案件等提出多个疑问。
针对客户过于集中的问题,德林海回应称,这主要源于公司富营养化湖泊治理业务的特性。富营养化湖泊治理是一项高度专业化且具有显著阶段性特征的工作。公司业务聚焦于蓝藻水华灾情严重、治理需求迫切的重点湖库(如太湖、杞麓湖、异龙湖、滇池等)。不同湖泊的治理进程处于不同阶段(如应急或常态控藻、底泥清除、长效运维等),相应的项目规模、实施周期和客户需求会呈现阶段性变化。
" 报告期内不存在单个客户销售比例超过销售总额 50% 的情形。公司客户集中度反映了当前重点治理项目的阶段性分布,是行业特点和业务模式的体现,而非对特定客户的依赖。" 德林海补充称。
太湖水系蓝藻治理贡献超四成营收
年报显示,2024 年度,德林海实现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收合计 4.47 亿元,同比增长 44.71%;归母净利润为 -8614.87 万元 , 剔除预计负债后净利润为 -2900.98 万元,亏损较上年扩大。分业务类型看,公司技术装备集成收入 2.81 亿元,同比增长 92.95%;蓝藻治理运行维护收入 1.90 亿元,同比增长 16.60%。
值得注意的是,在德林海 2024 年度营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 3.19 亿元,占比达 71.17%。单是第一大客户销售额就达 1.85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 41.18%。因主营业务收入相对集中,问询函要求德林海详细披露前五大客户的业务情况,并解释为何增收不增利。
据德林海披露,公司第一大客户为无锡市河湖治理和水资源管理中心,项目内容主要为技术装备集成业务和蓝藻治理运行维护业务。
公告显示,剔除预计负债影响后,德林海 2024 年营收较上期增长 1.86 亿元,毛利润相应上升 4223.28 万元,净利润却较上期下降 1588.31 万元。对此,德林海解释称,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费用增加、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增加以及所得税增加,其中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增加是最主要的因素。
" 本期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较上期增加 1784.83 万元,主要原因为部分片区政府客户财政资金较为紧张,应收款项账龄迁徙导致坏账计提增加;债务重组投资收益较上年减少 2295.88 万元,政府化债具有偶发性和非经常性,前述两项合计减少利润 4080.71 万元。"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60 亿元
2024 年年报显示,德林海截至期末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 6.90 亿元,坏账准备 2.60 亿元,账面价值 4.30 亿元。期内计提应收账款余额坏账损失为 1.19 亿元,较上年的 0.79 亿元增加 4000 万元。
期内,公司对第二大客户通海县水利局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 2.49 亿元,坏账准备为 1.28 亿元;对第三大客户异龙湖管理局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 8036.38 万元,坏账准备为 3690.19 万元;对第五大客户昆明滇池湖泊治理开发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期末余额为 8003.07 万元,坏账准备为 4254.33 万元。
基于此,问询函要求德林海解释应收账款坏账比例较高的原因,以及预期能否收回相关款项。
德林海在回函中披露称,公司应收账款前三名对象通海县水利局、异龙湖管理局、昆明滇池湖泊治理开发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坏账比例较高的原因为按账龄法计提坏账,前三名对象账龄较长;应收款项预计能收回。
值得注意的是,2024 年,因对 " 审计 " 一词理解存在分歧,德林海子公司曾遭玉溪市江川区水利局反诉,要求返还资金约 1.03 亿元。
据了解,目前,案件二审已判决德林海胜诉。根据二审判决书,本次胜诉可解除公司约 1.006 亿元的资金返还义务,公司将转回 2024 年年报基于一审判决金额 50% 计提预计负债并冲销的收入 4807.95 万元,将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积极影响;同时监管账户内 6352.50 万元资金及利息权属获法律确认,公司可依法申请解除监管并支配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