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承载着民族文化记忆的水城农民画,正从乡土走向世界。在政府扶持、高校赋能与青年创新的合力推动下,这一民间艺术焕发出蓬勃生机。
在贵州省委省政府大力扶持 " 村字头 " 品牌建设的背景下,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 " 乌蒙狂潮 " 团队积极探索水城农民画的产业化路径。他们以文创开发激活市场、科技手段赋能传统、美育推广扩大影响,为这门民族艺术的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4 年 7 月,受水城区委宣传部委托,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团队启动 " 水城农民画产业化研究 " 项目,通过 6 个月的深度调研,走访创作者、企业及文旅部门,收集 500 余份有效问卷,梳理出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传承难、变现难、出圈难。
为破解困境,团队集结艺术设计、文化创意、计算机技术等专业人才,成立文化传媒公司,从多个维度推进农民画产业化。一方面,建立少数民族纹样数据库,解码民族艺术基因,并创作《寨中篝火暖》等新作品,部分入选中国乡土绘画展;另一方面,开发奖牌、冰箱贴等实用文创衍生品,推动农民画融入现代生活。此外,团队还计划打造 AI 资源库和 " 云上万画 "NFT 平台,利用科技手段降低创作门槛,保障创作者权益。
在推广方面,团队联合政府单位策划 " 美育浸润 · 笔绘凉都 · 画说匠心 " 系列活动,通过展览、培训、体验等形式扩大农民画影响力。活动获多家媒体报道,社会关注度显著提升。水城农民画协会还授牌团队为 " 会员单位 ",为青年参与非遗传承搭建平台。
团队负责人胡曼溪说,未来将继续探索农民画与科技、市场的深度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文化传承,让这一民族艺术形成 " 星火燎原 " 之势。
来源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