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 2025 年 5 月初,蓝牙技术联盟(SIG)正式公布了新一代的标准规范蓝牙 6.1。
值得注意的是,这可能是蓝牙标准近年来 " 换代 " 最快的一次,因为此前的蓝牙 6.0 标准公布于 2024 年 9 月,这一新版本亮相才不过间隔了 8 个月。而按照以往的经验,蓝牙标准往往都是两年左右才会会更新一版。
为什么 SIG 会如此急推出蓝牙 6.1 版本呢?从他们公布的更新内容来看,这是因为蓝牙 6.1 本质上就是蓝牙 6.0 的 " 安全补丁 ",主要是为了解决蓝牙 6.0 大幅增强设备定位能力之后,所可能会引发的隐私泄露情况,封堵了第三方 APP(及设备)借助蓝牙连接记录,来跟踪用户位置的可能性。因此蓝牙 6.1 相比蓝牙 6.0 并不需要新的硬件,同时也不会带来什么其他很明显的用户体验改进。
但这也正好给我们提了个醒,因为从这件事,以及蓝牙标准过去几年里的种种 " 作为 " 便不难发现,为什么这个明明几乎所有人每天都会在用的技术标准,如今却几乎很难再引发消费者的关注,将自己变成了消费电子领域里有些尴尬的 " 透明人 "。
技术与硬件的脱节,是蓝牙 " 失势 " 的表征
众所周知,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 标准 " 的更新往往是与硬件、产品的换代相辅相成。这不仅是因为新的技术标准往往需要新硬件去实现,同时这样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合理的 " 促销 " 手段,即只有购买新的硬件、才能享受到新标准所带来的新功能。
这样的 " 优秀案例 " 有很多,比如 WiFi7、5G、各路 HDR 标准等等,没有对应的硬件,确实就享受不到新的技术标准。但反过来说,只要硬件 " 达标 ",那么新标准所带来的体验提升也会非常明显。
但是蓝牙呢?大家都知道,正式版的蓝牙 5.0 标准公布于 2017 年年初,之后基本是以一年半到两年的间隔进行 " 版本更新 "。但是从蓝牙 5.0 到蓝牙 5.4,这几个标准与相应硬件之间的关系那只能说是 " 非常混沌 "。
比如,高通的 FastConnect 6900 无线模组首发时仅支持蓝牙 5.1,后来它的 " 简化版 "FastConnect 6700 推出时,两者就都通过新固件支持到了蓝牙 5.2。之后当 FastConnect 6700 被沿用到骁龙 7 Gen3 上的时,又被标注为支持蓝牙 5.3 标准。
可问题就在于,此时许多内置 " 满血 "FastConnect 6900 模组的老设备,因为没有更新过蓝牙固件因此还停留在 5.1 版本。
讽刺的是,特别喜欢强调蓝牙版本号的厂商和产品,多半反而不太靠谱
再加上在 TWS 耳机市场,蓝牙版本的标注很多时候都并不被厂商所重视,而蓝牙技术联盟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对这样的乱象也几乎没做出什么反应。这就导致消费者早已形成了 " 买手机和 TWS 耳机等产品时,压根不看蓝牙版本号 " 的习惯。说真的,别说蓝牙 5.x、6.x 版本了,绝大多数消费者恐怕压根就对于蓝牙 3.0 之后的技术,已经都没什么概念了。
市场定位的混乱,才是蓝牙标准脱离群众的滥觞
当然,硬件厂商 " 不重视 " 蓝牙版本的问题,背后不仅仅是因为蓝牙模块本身的规格混乱。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蓝牙技术标准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在具体的功能发展方向上一直 " 反复横跳 ",以至于很容易让消费者感到迷惑。
蓝牙 5.0:传输速率(比蓝牙 4.2)翻倍,首次支持蓝牙 Mesh 网络和蓝牙长距离广播
蓝牙 5.1:增加测向功能和室内定位能力
蓝牙 5.2:增加 LE 同步信道、支持多声道音频广播,改善低功耗蓝牙设备的功率控制精度
蓝牙 5.3:改进低速率设备 ( 主要是医疗设备)对蓝牙 5.x 的兼容性,提高物联网设备的密钥长度,改善蓝牙广播稳定性
蓝牙 5.4:支持更高质量的音频,改进信号处理技术,优化传输算法让速度和距离都得到增加
蓝牙 6.0:新的等时适配层技术大幅降低音频延迟,可用于设备寻找的信道探测技术,在蓝牙拥挤的环境下更快找到配对过的设备,对超出连接范围的设备智能停止连接尝试以节约电量,更高音质的 LCPlus 音频编解码器。
蓝牙 6.1:新增可解析随机私有地址技术,避免设备定位信息被第三方 APP 窃取。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这一点,我们简单列举出了到目前为止的 6 个版本蓝牙标准主要更新内容。可以看到,蓝牙技术标准这些年来其实 " 改动不小 ",但问题是它的改进方向颇有些 " 飘忽不定 "。其中有些版本明显针对消费级音频设备、有些版本更注重家用智能终端,而有的时候改进似乎与大众消费者毫无关系,很显然是专门针对专业物联网应用场景。
如此一来,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他们很自然地就会觉得 " 这个新版的蓝牙标准好像对我来说啥也没变 "。而站在终端厂商的角度来看,事情就更加尴尬了,因为他们完全没法将 " 支持最新版本蓝牙 " 来作为宣传卖点。
相比 " 公版 " 蓝牙技术,消费级市场近年反而是私有蓝牙协议更受关注
更糟糕的是,正是因为蓝牙标准这种 " 反复横跳 " 的特性,就倒逼相关厂商往往不得不开发出一些私有的增强技术,自己来为他们的新款产品提供蓝牙方面的卖点。比如私有的蓝牙无损音频协议、比如某些芯片独占的超远距离蓝牙连接能力,比如如今新款手机上常见的(蓝牙)无网通讯功能等等。
从结果来说,这就使得消费者更不需要去在意他们的设备现在运行着 " 哪个蓝牙版本 ",并使得 " 正统 " 的蓝牙版本信息对于消费者而言变得愈发边缘化。
尽管蓝牙技术联盟在今年五月刚刚承诺,未来蓝牙标准的更新会稳定在两年一次。但只要他们没法解决蓝牙技术目前这个对专业领域和消费级领域 " 既要又要 " 的问题,那么蓝牙标准本身影响力的下降趋势只怕就很难会有所改善。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