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比亚迪今年在辅助驾驶领域发力,给自家全系车型都安排上了辅助驾驶功能。
天神之眼 ABC 三套功能覆盖了比亚迪全系车型,上至百万、下至几万元级,通通都有。
那么,作为驾驶智能化中非常基础,同时也至关重要的 AEB 功能,比亚迪天神之眼做得怎么样呢?
恰好我们手里有两台搭载了比亚迪天生之眼 B 方案的车型,它们分别是比亚迪汉 L EV 601KM 四驱激光雷达旗舰型和腾势 Z9 GT。
前者是刚发布不久的新车型,大多数人都记住了这款车有着 10C、最高 1000kW 的充电能力,记住了它单电机就有 580kW 的出色性能,但都忽视了它的辅助驾驶能力。
这两台车都搭载了天神之眼 B,但是在硬件上还是有区别的,比如腾势腾势 Z9 GT 采用了 2 颗激光雷达,布置在大灯下方,而比亚迪汉 L EV 则是头顶有一颗。
那么它们在实战中有区别吗?
主动安全有差异吗?
先说结论,在我们设置的实测场景中,这两台的表现基本没有差异,AEB 成绩更是一模一样。
例如,静止正车尾项目,两台车最高速度都做到了 110 km/h;非机动车横穿项目,两台车成绩都是 85 km/h。
但是,一旦目标物没那么常规,它们就无法应对。
我们又以高速 LCC 的功能复测了其中三个项目,分别是夜间斜 45 ° 事故车、锥桶引导和夜间斜 45 ° 事故车。
我们发现在辅助驾驶状态下,这套系统能够应对斜 45 ° 事故车和斜向摆放的锥桶和横穿的野生动物了。
在这里,唯一有强弱差异的场景出现了,那就是对野生动物的横穿处理。
腾势 Z9 GT 最高完成速度是 45 km/h,而比亚迪汉 L EV 是 35 km/h。
通过调取行车数据我们发现,腾势 Z9 GT 在这里的刹车点更早,这意味着它发现目标的实际更早,或许这就是双激光雷达的优势,因为它的横向视场角更广。
另外在我们的误踩油门测试中,天神之眼 B 目前也不具备应对能力。不管目标是静止的儿童,还是摆放在地面上的水泥墩,系统都会发生碰撞。
泊车能力
泊车方面,这两台在功能丰富性上基本没差异,只是腾势 Z9 GT 在易三方技术加持下,能够用 " 甩尾 " 的方式泊车。
要说最大的差异,就属两台车在垂直车位和侧方车位两种场景下的极限距离要求。
例如,比亚迪汉 L 能够停进仅比车宽多 60 公分的车位,也就是两侧分别多 30 公分的空间,而腾势 Z9 GT 可泊入的车位,最少也要比车身宽度多 80 公分。
侧方车位也是如此,比亚迪汉 L 能够泊入比车长多 80 公分的车位,但是 腾势 Z9 GT 可泊入的车位,最少也要比车身长 150 cm。
写在最后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对这两台车的主动安全能力差异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但是这里要做个说明,两台车功能没有出现太大的差异,可能只是在我们的测试场景中没有显现差异。
要知道马路上的环境千变万化,但是我们的测试相对来说是 " 规范化 "、" 理想化 " 的,我们很难复现马路上出现的所有事故。
最后,今年工信部针对 " 主动安全 " 这类功能已经出了一些指导意见公示,主动安全很快就会成为车企的标准功能。所以,今年已经有很多厂家在这一领域发力,我们相信比亚迪天神之眼的主动安全功能,也会日趋丰富、强大。
END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