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宁工作室 06-17
入华50年,康明斯开启“中国创新+全球应用”新叙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作者   |   甄 瑶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6 月 16 日晚 9 时 40 分,北京古北水镇长城脚下,数百架无人机腾空而起,以光影为笔,交织绘就巨型数字 "50",以及卡车、轮船、工程车、火车等图案,寓意康明斯入华半个世纪以来,与客户和价值链伙伴相互成就的足迹。

当晚,康明斯中国 "50 周年客户日 " 活动在这里举行。

1975 年,首批搭载康明斯大马力柴油机的矿卡驶入中国铁矿,拉开这家美国企业深耕中国 50 年的序幕。从许可证协议起步,康明斯先后在重庆、襄阳等地建立合资企业,2006 年于武汉设立研发中心,实现从技术引进到本土研发的跨越。

如今,康明斯在中国已构建多元低碳动力矩阵,与本土主机厂深度链合,不仅为中国市场定制清洁动力方案,更反向输出技术与供应链能力,推动中国创新走向世界,携手打造共赢商用车生态。

"50 年来,康明斯已从发动机制造商,升级为覆盖全产业链的多元动力解决方案供应商,业务涵盖发动机、电力、零部件、新能源动力及售后市场支持。" 康明斯副总裁、康明斯中国董事长石内森(Nathan Stoner)在现场表示。

康明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荣湛宁(Jennifer Rumsey)则强调:" 作为全球动力技术引领者,康明斯将依托深厚技术积累,深化中国市场布局,通过链合伙伴创新推出更清洁高效的多元动力方案,驱动经济发展并助力用户成功。"

面对能源转型机遇,康明斯中国现场展示了本土化创新成果。

比如,针对产品本地化,康明斯大马力发动机全面覆盖从 19 升到 60 升平台,发布最新多燃料动力总成 3.0,构建电机、电控以及电驱动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能力……

在进入中国的第 50 个年头,康明斯迈出新的转型步伐。

用户口中的康明斯

在康明斯发展成果展示区,有两组堪称 " 镇馆展品 ",引发人们驻足。

一组是历经 30 年市场验证的经典发电机组。其机身铭牌上斑驳的岁月痕迹,与仍在平稳运转的核心部件形成鲜明对比。据现场工程师介绍,该机型曾在矿山、油田等极端工况下,持续作业超 10 万小时,至今仍保持着 98% 的部件原装率,诠释着 " 康明斯制造 " 的可靠基因。

另一组是已稳定运行 20 年的工程机械发动机。这款被油污与锈迹包裹的 " 钢铁心脏 ",曾驱动着旋挖钻机深扎地层、推土机劈开荒野,如今依旧可以稳定运行。

" 看这台发动机的缸体,20 年前我们用的还是铸铁材质,现在早已迭代为轻量化合金,但当年的工艺精度放到今天,依然经得起检验。" 一位白发工程师说。

这些展品是康明斯在华 50 年的最佳注脚。它们不是简单的产品陈列,而是活着的历史,证明着康明斯以创新为驱动,以客户为中心。

植根中国 50 年,康明斯的产品和服务遍布中国大江南北。

从 " 世界屋脊 " 的高原,到繁华热闹的都市,再到广袤无垠的田野;从波澜壮阔的海洋,到人迹罕至的极地,康明斯动力陪伴在中国用户身边,为其创造更美更好的生活保驾护航。

" 大年初四,在于海拔 5000 米以上的西藏巨龙铜矿,设备突发故障停机。康明斯救援队顶着零下严寒,两路并进,一路冒雪排查,一路连夜取件,48 小时内排除故障,效率提升 60%。" 海拔 5300 米的运维人员回忆道。

" 我的车搭载东风康明斯发动机与变速箱,已行驶 35 万公里,无论是重载、爬坡、上高原还是在丘陵路段,从未出现故障。" 一位跑高原运输的卡车司机分享道,康明斯发动机持续稳定运行,真正实现 " 冰火两重天,始终不掉链 "。

活动现场,多个应用领域的用户,包括卡车司机、矿山运营者、农机用户、工程机械用户、工程车用户、数据中心建设者、电力客户代表、快递快运代表、南极科考站建设者代表、船机用户,以及参与康明斯 " 货运路巾帼行 " 赋能女性公益项目的女性司机,分别讲述了他们与康明斯一路成长的故事。

这些只是康明斯 50 年在华持续赋能用户的点滴。

" 前市场竞争激烈,后市场更甚,除纯正零件外,还有大量副厂件和假件。康明斯如何应对?我们从不将价值局限于销售零件,而是从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角度布局后市场。" 康明斯东亚分销事业部总经理詹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康明斯始终站在用户角度提供价值。

以技术创新破局

50 年前,康明斯发动机的轰鸣声首次在中国采矿工地响起;半个世纪后,这家跨国企业已在中国构建起庞大的产业版图—— 37 家机构、26 座制造基地、1.3 万余名员工,年营收达 65 亿美元,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深度参与者。

如今,市场早已风云变幻,全球能源转型浪潮激荡,中国产业升级步入深水区。

康明斯如何破局?

答案是以 " 零碳目标 " 为纲,双线并进,即传统动力减排技术持续迭代,零排放动力系统创新提速,氢能、电动、燃料电池全面布局,与中国 " 双碳 " 愿景同频共振。

在此次活动现场,康明斯发布多个项目,涵盖多个关键领域。

其一,排放升级 " 三驾马车 "。

一是依托技术积淀及创新成果,率先完成国七 / 非五前瞻技术储备。二是整合全球多区域产品经验和工程研发资源,确保新产品顺利落地。三是基于对特定应用场景的理解,以及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实现定制化开发、全系列产品及全景应用覆盖。

" 在燃油与燃气动力领域双轨并行,不仅实现全系列产品布局,而且持续推进下一代技术研发。国七标准升级已纳入规划,全系列道路产品的迭代路径清晰可见,下一代新品将择机推向市场。" 康明斯副总裁、发动机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汪开军透露。

其二,针对产品的本地化,康明斯大马力发动机已全面覆盖从 19 升到 60 升平台。2026 年,将推出一款全新 30 升产品平台,专为矿山严苛工况量身打造,具备更加优秀的动力性能、出色的可靠性和高效的燃油经济性。

其三,发布燃料动力总成 3.0,应用最新控制技术,可实时监测工况,通过精准算法优化,使发动机、后处理、变速箱、车桥等核心部件协同工作,确保动力总成系统在不同工况下,始终运行在效率最优区域。

多燃料动力总成 3.0 可使用柴油、天然气、甲醇、氢气等多种低碳及零碳燃料。在智慧大脑 3.0(CBM 3.0)赋能之下,柴油动力系统实现 1.3% 至 6% 的节油效果,天然气动力系统可实现 1%-2% 的节气效果。

" 我们在中国开发的技术,正逐步探索全球拓展路径。" 康明斯副总裁、康明斯中国首席技术官赛俊峰(Stephen Saxby)认为,尽管混动市场增长有所放缓,但在燃料电池、氢能发动机等领域,康明斯持续加大投入,7 升、15 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已进入关键阶段。这类产品短期内虽难实现千台级销量,但细分场景中蕴含显著机遇。

其四,积极推动电驱动业务发展,已构建起电机、电控以及电驱动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能力。凭借在电控和动力系统集成方面的独特优势,康明斯将推出新一代电桥和主驱多合一功率电子产品,为客户定制解决方案。

其五,在后市场,康明斯以 " 全、智、快、专、省 " 五大价值,升级服务体系,包括全国 2000 多家服务商、近 20 个中心库实现全网络、全周期覆盖;依托智慧物流实现秒级响应、分钟级派工、小时级配件送达;5000 多位认证技师及 120 多位驻点专家保障专业服务等。

在绿色发展战略驱动下,康明斯中国的业务变革正突破地域边界,走向海外。

" 我们聚焦零部件升级,并着力构建中国业务的全球化服务体系。" 石内森表示,这种破局体现在双维布局:

一方面,为中国整车客户在海外扩张赋能,在东南亚、欧洲等重点市场提供动力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依托中国研发中心的技术优势,定向开发适配海外市场的产品,部分创新成果已在非中国市场实现商业化落地。

晚 10 时,活动接近尾声,无人机阵列缓缓汇聚,以 " 力无限 行致元 " 画面收尾,象征康明斯中国在未来拥有无穷动力,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行。

在长城见证下,康明斯开启 " 中国创新 + 全球应用 " 新叙事。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康明斯 发动机 中国市场 美国 首席执行官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