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6 日晚,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该剧以加强文物保护为主题,以真实文保案件为蓝本,通过讲述一个延续二十年两代人考古、保护文物的故事。剧中满屏的陕西元素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其中涉及的乡约乡仪,让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蓝田规约习俗(吕氏乡约乡仪)再次走进了大众视野。
回放:热播剧活化传统文化路径
2006 年 11 月,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二处五大队成功侦破了一起文物盗窃走私案,收缴了包括西周乳丁纹铜簋在内的文物 129 件。据嫌疑人交代,这批器物皆出自蓝田县五里头村村北桃树园里的一座古墓。墓志铭上錾刻着 " 宋承务郎 " 的字眼。因北宋文坛名士吕大临的家族墓地就在这一带,文物部门立即制定保护和抢救方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文物局最终敲定了抢救性发掘计划。
电视剧《护宝寻踪》以真实案例为原型,围绕文物保护展开剧情,剧中通过《吕氏乡约》所倡导的 " 德业相劝、过失相规 " 等理念,与剧中人物的行为形成对比,突出了文物保护、正义等价值观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守护文化遗产,反对盗墓等违法行为,起到传递正能量和正确价值观的作用。
《吕氏乡约》所代表的吕氏家族文化和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为剧集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背景,使故事更具历史感和地域特色。如剧中村民自发组建 " 文保巡逻队 " 守护古墓的情节体现了 " 德业相劝、过失相规 " 这一内涵。乡约强调民间自我管理与互助,村民从阻挠考古到主动保护文物的转变,印证了基层共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作用。村民用灯笼标识古墓巡逻路线,使乡约的集体协作理念延伸为 " 文物保护人人有责 " 的公众意识,象征民间力量成为文化守护的基石。
该剧通过考古与文物保护的主线,还展现出了《吕氏乡约》等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社会的延续价值,如剧中考古团队使用三维扫描重建墓室结构,体现科技手段对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保护,呼应乡约 " 继传统而开新局 " 的包容性,凸显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活化路径。
回溯:《吕氏乡约》如何让相邻相约
6 月 16 日上午,循着《护宝寻踪》的剧情来到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沿途一处墙壁上写着《吕氏乡约》的内容,就在记者一边读着上面的内容,一边拍照时,坐在旁边桃树下乘凉的三位老太太小声议论道:最近咱村不停有外边(外村人)的人来闲逛,拿个手机拍东拍西。另外一位老太太大声对记者说," ‘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拍下了就要学、要做呢。这个好,教化人要守信用、讲德行,孝敬老人、勤俭节约、与人和善、知道感恩,我们打小(从小)就给娃们拿《蓝田乡约》讲道理呢,上面的一些字,我还不认识,可都能念出来,知道啥意思。" 老人口中的《蓝田乡约》又称《吕氏乡约》,作者是 " 蓝田四吕 " 之一的吕大钧。
来到距 " 乡约墙 " 不到 50 米的桥村村史乡约馆,门前的广场上肃立着 " 吕氏四兄弟 " 的雕像,旁边的石碑上雕刻着每个人的身份简介及其成就," 德业亭 " 的走廊里悬挂着《吕氏乡约》的解释以及后世对其精髓的发扬和应用," 乡约馆 " 里展陈的史料及考古人员发掘出土的吕通墓志拓片,清楚地记录着吕氏繁衍生息的脉络:北宋中期,汲郡 ( 今河南卫辉市 ) 人吕通赴长安为官,途经蓝田,因喜欢这里的山水,便家迁往蓝田桥村定居。吕通次子吕蕡 ( fen ) 有 6 个儿子,除一人早夭外,其余 5 位都考上了进士,堪称 " 五子登科 ",老大吕大忠、老二吕大防、老三吕大钧、老五吕大临在北宋时期以其卓越的政事才能、深邃的思想见解以及显著的学术成就而闻名于世,世称 " 蓝田四吕 "。吕氏兄弟曾带领百姓兴修水利,造福乡里,并在家庙中开学授课教化乡民,著有《吕氏乡约》。其中,吕大钧在给父亲办丧事实践礼学过程中逐渐完善,最后集大成于《乡约》和《乡仪》。
▲(动图由 AI 生成)
《吕氏乡约》" 约定 ":" 凡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有善则书于籍,有过若违约者亦书之,三犯而行罚,不悛者绝之。" 其中明确了罚式、聚会、主事等事项,涵盖了道德、行为规范以及互助等方面内容,目的在于促进乡邻之间的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吕氏乡仪》分为宾仪、吉仪、嘉仪、凶仪,详细规定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行礼等礼仪规范,如在路上遇见长者步行,应下马向长者作揖,等长者过后才能上马等。
回响:穿越千年时空重塑乡风文明底色
在蓝田县文化馆设立的精神文明实践中心展陈馆,81 岁的张效东老人双手背在身后,凝望着牛兆濂的塑像若有所思。老人是蓝田县王维四吕文化研究会会长,他本次来到这里,用他的话来说,是要 " 穿越千年时空再塑乡风文明底色 "。
张效东老人认为,《吕氏乡约》诞生于蓝田县,是把宋代理学和关学落实在生产生活层面的必然产物,它是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个村规民约。北宋倾覆后,吕大均的 " 小善 " 之举也暂时蒙尘。而后,南宋朱熹、明代王阳明等儒学大家都分别对《吕氏乡约》进行了条文的修订与实践上的推行。后世学者如王守仁、牛兆濂、梁漱溟等对其深为佩服并受其影响。
▲(图由 AI 生成)
2013 年,蓝田县开始集中挖掘《吕氏乡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将其作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 " 总纲 ",实施乡约传承工程。2018 年与陕西师范大学合作订立《蓝田新乡约》,在每个村口处立起 " 乡约墙 "。2019 年,公安部部署 " 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 创建工作,蓝田县公安局以《吕氏乡约》为文化滋养,以《吕氏乡约》诞生地三里镇为试点,以文姬路派出所为示范,探索 " 枫桥十乡约 " 警务模式,让古老智慧在新时代基层治理中绽放光辉。
蓝田县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为了传承弘扬乡约,蓝田县通过大力实施 " 立约、传约、行约 " 乡约传承工程,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 " 立乡约塑民风 " 活动,着力把乡规民约融入乡村治理,以此教化人心,淳化风俗,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细落小落实,着力培育 " 诚信、德孝、勤俭、和善、感恩 " 的美丽乡风,使《吕氏乡约》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记者 李永利 张宸豪)
来源 / 三秦都市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