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闻网 06-18
开舱起飞、农情巡查、回“家”关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6 月 16 日,在五常市乔府大院股份有限公司的生态稻田边,一个便携式 " 机库 " 缓缓开舱,一架无人机瞬间腾空,按照预设航线开始巡田,稻田水位、田间温度和湿度、病虫害监控等信息实时传输给物联网中心。几分钟后,无人机降落回 " 家 ",舱门自动关闭。这个夏管季," 乔府大院 " 将用 35 架无人机守护 24 万亩稻田。

" 这可不是一架普通的无人机,是我们花 20 万元请来的‘智慧管家’。"" 乔府大院 " 副总经理王啟先笑着说,企业投资 700 万元购置了 35 架智能无人机和操作系统,自动管护稻田全程不用人。

记者在现场看到,稻田边立起的 1 米多高支架就是 " 飞行平台 ",用于摆放 " 机库 "。无人机能自己开 " 机库 " 起飞、采集数据,并自动返回 " 机库 " 充电。技术人员介绍,无人机搭载了多光谱传感器,甚至能采集到人眼看不到的作物生长信息。物联网控制中心像经验丰富的农技专家一样,根据无人机传输的数据精准给出施肥、灌溉等指令,或进一步提出稻田管护建议。

无人机当 " 智慧管家 ",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王啟先告诉记者,今年," 乔府大院 "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春耕时,使用无人驾驶智能拖拉机耕地;育苗时,育秧大棚用智能设备自动调控温度和湿度;夏管、秋收," 智慧农机 " 将大放异彩。

" 我们投资添置先进设备,终极目标还是为了提升大米的品质,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王啟先说,接下来," 乔府大院 " 还将研发手机小程序,为 " 定制农业 " 提供服务。小程序投用后,客户只需打开手机,就能实时看到定制稻田的长势。" 我们要让消费者亲眼见证‘五常大米’为什么好吃。" 王啟先说,科技正在让传统农业变得更透明,更值得信赖。

记者手记:

从 " 靠天吃饭 " 到 " 知天而作 ",飞行在稻田上空的智能无人机,不仅是新农具,更是 " 新农人 "。它们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 智慧农业 " 已走进田间地头。当科技与黑土地碰撞,我们期待的不仅是粮食产量和品质保障,更是改变生产方式的农业现代化。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伊飞帆   记者:康福柱 文 / 摄 / 视频

相关标签

无人机 物联网 小程序 智慧农业 哈尔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