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字计划 06-18
狂抄小米作业,东风日产咸鱼翻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作者|Hayward

原创首发|蓝字计划

饭桌上、群聊里、社交平台中,只要聊车就是小米华为比亚迪,合资车仿佛失去了存在感一般,都没人聊了。

在新能源车市场,合资车是什么时候被国产车甩开的?

这不得不提当年我体验合资电车的血泪史了。

2023   年的   9   月,我们参加了日产 "99   元开三天 " 的活动,租了一辆艾睿雅作为从广州市区去南沙的代步车。

因为 4S   店把车交到我们手上的时候是没电的,我们先是充了   20   分钟的电,等表显续航有接近   400   公里了再出发。

但我们低估了艾睿雅的续航虚标情况,在炎热的   9   月开着空调、载着   5   个人的情况下,艾睿雅的实际高速续航只有将将   50%,70 公里的高速 +10   公里左右城区道路,已经要用掉接近   200   公里的表显续航了。

为了确保在南沙晃悠和返程的时候有足够的电量,我们只能在南沙再充一次电。本来中午到南沙吃完饭就剩三四个小时的游玩时间了,现在还得在找充电桩和充电上多花   1 个小时。

最终,充电慢、续航差就成了我们对艾睿雅的主要印象。此外车身笨重操控感差,辅助驾驶几乎不可用,甚至连后排座椅也不太舒服…这可是卖   25-30   万的中高端 SUV,这样的用车表现,直接被当年国产电车里的小鹏   G6、比亚迪宋秒杀。

如果你从来没接触过电车,把第一次试驾给了艾睿雅,很可能会就此断绝了 " 买电车 " 的念头。

考虑到当时其他合资纯电车和艾睿雅比也就半斤八两,可以说就是   2023   年这个节点,合资电车正式被国产电车远远甩开。

为什么要在这里提东风日产艾睿雅呢?

因为作为一个亲身体验过日产纯电车的人,我很惊讶艾睿雅的继任者竟然卖得还挺不错。

东风日产的纯电车开始翻身了。

" 红米 " 汽车?

2025   年   6   月   16   日,东风日产宣布日产   N7 上市 50   天大定数量突破   20000   单。

上市首日订单破万(10138)、18 天破 1 万、35 天 17215、50 天突破 2 万,日产   N7   的日均订单超 400 台,已经刷新合资纯电车的纪录。(虽然有合资 + 纯电两个限定词)。

尽管这个数据和小米   SU7、特斯拉 Model3/Y   这样的现象级电车比还差得远,但和国产声量小一点的纯电车,比如极氪   007、小鹏   P7+ 的数据已经很接近了。

另外,  5   月是日产   N7   开启交付后的第一个完整月,在产能爬坡的情况下也交了   3000   台车,在合资品牌的纯电车排行榜里能排到前三。

有汽车   KOL   透露,随着产能爬坡   N7   的月交付量可以达到   1   万辆以上,后面还会把   N7   作为全球车型进行全球销售,总而言之和艾睿雅比一度月销   7   辆(24 年   4 月)相比,真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日产   N7   能有这样的表现,很难让人相信它出自一手炮制了艾睿雅的东风日产之手。销量的回升,和东风日产抄小米作业有很大关系。

2025   年   4   月,酝酿已久的日产   N7 终于迎来营销蓄水期,一同出现的还有界面大改的东风日产小程序、App。

这两款产品的焕新让老用户耳目一新,不仅两端换上了一致的设计语言,而且整体的高级感也强了不少。

比如小程序,一改传统合资的老土审美和不修边幅,变得精致起来。

|但这样高级的视觉是

  N7   特供,老车的界面还没换

为了配合   N7   的营销,首页增加了日产 N7   的动态视频,通过孩子的笑脸、喜悦状态,营造出 " 温暖 " 氛围来配合产品强调家用的调性。

在静态展示环节,整个页面的背景画面、色调设计也呈现出一种和以往不同的高级感,比如运用了更多的低饱和暖色调,页面按钮采用了时髦的半透磨砂玻璃效果,页面底部的底栏也进行了精简,只剩 " 购车 " 和 " 我的 " 两个   icon,把产品详情、购车优惠藏到了下拉页面中,减少了视觉元素的堆砌和混乱。

东风日产   App   也差不多,界面更加简洁,功能状态罗列清晰,日产还专门为车子做了个可   360 ° 观察的   3D   模型…

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这简直就是小米小程序 /App   的 " 世另我 "。

比如日产   N7 展示车辆姿态的镜头语言,就挺有 " 米味 ";精简后的   icon  、底栏基本和小米汽车的一模一样。

然后   App   这边,也处处能看到小米的痕迹。同样是下单等待交车的界面,无论是界面布局、功能入口、车辆的阴影…不说像素级 " 致敬 ",也肯定少不了 " 深度学习 "。

新版本的小程序、App 界面显然更加适合年轻人时尚、潮流的调性,更符合 N7 意向车主的口味,比起以前那种老气横秋的装修风格,现代不少。

当然,形式上的相似并不能算作东风日产 " 致敬 " 小米的实锤,说不准只是一场巧合呢?就好像保时捷说的:" 好的设计都是心有灵犀 "。

但根据我在东风日产的朋友所讲,花都团队的确有意在小程序设计上 " 学习 " 小米的优点。

而且目前看来这种 " 学习 " 并不局限于软件的 UI、  UX   层面,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日产在营销玩法上也 " 拜小米为师 "。

" 米式 " 营销

年初小米   SU7 Ultra   发布的时候,东风日产就是第一个向小米道喜的," 致敬 " 的同时,还不忘   Cue   一下自己的   GTR,秀一下日产曾经的赛道、速度基因。

在 3   月   1   日的东风日产技术发布会上,日产还专门挑了热度最高的小米   SU7 来对比,但妙就妙在日产 N7   的车身抗扭转刚性 " 刚好 " 处于小米   SU7   之下、保时捷之上。

当大家以为日产玩的是 " 雷式对比法 " 时,没想到是猝不及防对小米的吹捧,后面更是引来了雷军的转发,再次把日产   N7   的热度提高一个台阶。

好家伙,还真给你学到小米蹭热度营销的精髓了。

然后在 N7 发布会上,堪称是小米   SU7 Ultra   发布会的翻版。

发布会上风日产用上了大量「先拉低心理预期锚点,再烘托一波性价比」的宣发节奏,在大力宣传「首任车主的三电终身质保」、「副驾   AI   零压云谈座椅限时免费权益」和多个「同级唯一」、「同级最大」修饰词等,前期一直预热暗示要卖   15-20   万,但最后定价不过   11.99   万起。

君不见   2 月小米   SU7 Ultra   正式公布价格时,就直接比预售价低了足足   30   万,现在日产   N7   的套路如出一辙;你说日产的高管和营销团队没有全程认真看了小米   SU7 Ultra 的发布会,我是不信的。

佐证还有很多,比如东风日产模仿手机行业跑分逻辑,联合安兔兔公布 N7 车机 113 万高分,制造 # 车机黑马杀疯了 # 热搜,用跑分这一小米最擅长的营销手段,直观传递车子的智能化优势。

东风日产还复制了小米 UGC 模式,在社区里优选用户试驾并产出体验帖,从 " 高速顿挫 "" 充电焦虑 " 等痛点切入,强化 " 快顺静省 " 产品标签。

产品发布后,东风日产也第一时间效仿小米推出了 " 答网友问 " 栏目,用 " 读留言 " 的方式来回应网友留下的问题。

而且从选择的问题来看,无论是事前设计过的还是真的采集网友问题,至少问题本身没有太过明显的设计感,和一些新势力品牌那 " 一眼假 " 的答网友问观感明显不同。

如果说在小米翻车之前赢下网友好感的关键词是 " 真诚 ",东风日产也算是学到位了。今年年初东风日产的高管们就在微博高调开号,高强度上网冲浪、和网友互动,在各大车媒、KOL、微博红人底下 " 混眼熟 ",解答网友的各种问题。

高颗粒度对齐小米的宣发,的确让日产 N7 的宣传节奏焕然一新,简单来说就是 " 跟上时代 " 了。

从 2024 年的几乎淡出公众视野,到 2025 年能上几次微博热搜,无论是话题度、关注度和曝光量东风日产都比去年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纯电车的 " 爆炸性增长 ",已经足以证明东风日产抄小米作业这步算是走对了。

在小米的营销方式里,不管是培养 " 精神股东 " 的社区化用户运营、以创始人驱动的 "IP   化 " 产品营销,还是在产品宣发策略上的田忌赛马,对标榜自己是 " 合资新势力 " 的东风日产来说,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这也验证了早前的一个观点:小米进入一个新行业会给为行业的固有格局带来巨大冲击,但也能给行业带来新的增量。

现在东风日产算是 " 苟 " 住了。虽然 5   月日产   N7   的销量还是没比过更加激进的丰田铂智 3X,但还是要比本田纯电车的   3   位数销量好多了。

合资翻身靠国产

如果说东风日产完全是像素级致敬小米,那也是睁眼说瞎话。

虽然学到了小米 " 营销 " 的精髓,但东风日产也没有在车身配置上像小米一样抠抠搜搜,而是选择配置 " 堆料大杂烩 ",这算是东风日产产品团队清醒的地方。

日产   N7   有和   Momenta   合作的一段式端到端智驾辅助,有国内时髦的高通   8295P   芯片,也有更有新势力味道的   NISSAN OS   车机系统,智驾芯片别管用不用得上先用了   Orin   再说,甚至还有合资车里少见的 15.6 英寸   2.5K   大屏、冷暖冰箱。

日产   N7   的配置,几乎能看到所有卖得好的中国新势力车型的影子,特别是冰箱和大屏幕,很有理想和零跑的   Feel。

据说东风日产还有在规划   N   系列的更多型号,其中就包括了纯电   SUV,未来如果能用上增程系统(别是 e-power   那种不能插电的),结合日产的品牌,销量还有望继续往上走。

东风日产新能源品牌总经理王骞说:N7   所在的细分市场不太大,东风日产的目标是要成为这一细分市场的销量冠军,要成为爆款,我看大家都不是很敢说销量目标,这款车的月销就是要过万。

言外之意是,对中国新势力研究得很深,这次真的要开始反击了。

就在不久之前,中国汽车 " 致敬 " 合资还是主流叙事;短短两三年过去,合资想翻身得靠向中国车企取经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情况的两极反转,只是中国新能源车强势崛起、中国移动互联网企业为造车注入新鲜血液的一个小缩影。

而合资车被痛打两三年后,终于开始放下身段谦虚学习,至少日产、丰田似乎已经找到了逆转的感觉,只剩下最后一个头铁的本田了;再不赶紧学起来,怕不是真要完蛋了。

历史文章

Review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东风日产 小米 日产 合资车 小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