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 06-18
人社聚力赋能 兰州牛肉拉面香飘四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针对青少年开发的 " 拉面研学课 "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课堂上直播推介兰州牛肉拉面预包装产品

国外学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兰州牛肉拉面技术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漫过兰州街巷,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牛肉拉面在市井烟火中升腾香气。劲道的面条缠绕着浓郁的骨汤,不仅承载着西北古城的生活气息,更以 " 舌尖爆款 " 的姿态走向全球。这背后,离不开兰州市人社局以政策扶持、品牌塑造、人才培育为支点,为兰州牛肉拉面产业注入发展动能,推动这张城市名片在世界舞台绽放光彩的努力。

金融赋能注活水 创业贷款助腾飞

晨曦微露,兰州街头的牛肉拉面馆已陆续亮起灯光,蒸腾的热气中,是创业者对未来的憧憬,却也夹杂着现实的焦虑。对于许多怀揣拉面梦的创业者而言,资金短缺如同横亘在眼前的高山。没有启动资金,缺乏抵押物,复杂繁琐的贷款流程更是令人望而生畏,创业梦想被迫搁浅。而那些已经开业的面馆老板,看着络绎不绝的食客,满心想要扩大经营、升级设备、打造品牌,却也被资金周转难题困住手脚,只能无奈叹息。

关键时刻,兰州市人社局与兰州银行携手,化身 " 及时雨 ",为牛肉拉面产业送来 " 金融及时雨 " —— " 甘味 e 贷 - 牛肉拉面创业贷 "。这一创新贷款产品,宛如一把精准的金钥匙,专门为牛肉拉面产业链量身定制。无论是奔波在食材供应路上的原材料商,还是街头飘香的拉面门店经营者,抑或是探索拉面 " 锁鲜 " 技术的预包装企业,以及培育拉面人才的培训机构,都能在其中找到契合自身需求的 " 贷款配方 "。

兰州银行普惠金融部普惠业务经理、牛肉拉面产业专管员贾金龙介绍,该产品包含原材料供应贷、门店经营贷、预包装企业贷、培训机构贷四大 " 宝藏产品 "。贷款额度最高可达 1000 万元,年利率最低仅 3.0%,最长还款期为 3 年,30 万元以内还可享受 " 零抵押 " 信用贷款,如此优厚的条件,无疑是雪中送炭。

为了让资金以最快速度抵达创业者手中,兰州银行开启 " 光速模式 "。不仅开辟绿色审批通道,还组建专业 " 金融战队 ",在各营业网点安排专属服务专员。创业者既可以前往银行网点面对面申请,也能通过区县人社部门搭建的 " 快速路 " 提交需求。城关区、榆中县等区县人社部门积极响应,与银行工作人员组成 " 扫街宣传小队 ",不惧烈日骄阳,无畏风雨侵袭,穿梭在大街小巷,走进一家家面馆、一户户企业,耐心细致地讲解贷款政策,将政策红利送到创业者心坎上。

如今,已有 1.7 亿元 " 甘味 e 贷 - 牛肉拉面创业贷 " 精准 " 落袋 "。这笔笔金融 " 活水 ",让无数拉面创业者的梦想照进现实,为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产业一路高歌猛进。

搭台造势 " 拉 " 世界品牌 矩阵 " 出圈 " 向未来

一碗兰州牛肉拉面,沉淀着千年丝路的文化基因,凝结着中华美食的独特魅力。如何让这碗带着西北烟火气的面食从黄河之滨走出省门、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舞台?兰州市人社局以平台搭建为支点,构建起多维赋能体系,助力兰州牛肉拉面品牌 " 乘风破浪 ",开启全球 " 圈粉 " 的文化出海新征程。

" 家人们看过来,地道兰州牛肉拉面今天补货啦,错过了需要再等半年。" 近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商直播实训教室内,大二学生岳子扬手持手机镜头,与团队成员熟练地向全网推介预包装牛肉拉面产品。直播间里,沸腾的 " 云吃面 " 互动与实训台上的产品陈列相映成趣。自去年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学院在该校挂牌成立以来,依托直播基地的校企协作模式,这样的电商实训课已成为常态。学生们通过 " 理论 + 实操 " 的沉浸式训练,将拉面的鲜香通过数字渠道传递至全国千万家庭。

在校园另一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 " 大师工坊 ",有一群学生正用传统工艺为拉面注入文化灵魂。金碧辉煌的掐丝珐琅、古朴稚拙的彩陶纹样、灵动鲜活的版画技艺 …… 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指导下,他们将兰州牛肉拉面 " 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 " 的经典配色与黄河文化元素深度融合。" 我们以掐丝珐琅为媒介,把牛肉拉面的文化基因与工艺美学捏合在一起。" 该校非遗学院教师杨天展示着工坊最新作品:以黄河水文为底纹的掐丝珐琅炭盘摆件,线条间流淌着 " 一碗面一条河 " 的意象;微掐丝工艺打造的首饰系列,半透明珐琅模拟的汤汁光泽下,面条纹理清晰可辨,让食客 " 把黄河故事戴在身上 "。

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兰州市人社局搭建的产业大秀场正释放聚合效应。" 匠心筑品牌 · 协作促就业 " 对接交流大会现场,省市人社部门化身政策宣讲员,金融机构详解融资惠企方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拉面企业代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当人才培训项目路演环节开启时,来自全国的餐饮从业者纷纷扫码咨询,让兰州牛肉拉面产业的朋友圈持续扩容。而在 " 黄河之滨也很美 " 人才交流活动中,拉面师傅们上演的 " 面条空中芭蕾 " 成为全场焦点——抻拉甩扯间,银丝般的面条在阳光下翻飞,引得中外观众阵阵喝彩。据兰州市就业与人才服务局人力资源市场科科长卫洪岳介绍,2024 年以来,人社部门已为 102 家拉面企业精准匹配 5620 个岗位,2286 人次通过专场招聘达成就业意向。

今年,兰州以品牌国际化、体验场景化、传播数字化为目标,推出系列破圈举措:在黄河文化旅游节设置拉面主题快闪店,游客可沉浸式体验 " 一碗面的诞生 ";邀请文旅大 V 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同框直播,探秘拉面工坊的 " 锁鲜 " 黑科技;全网投放的《一碗面的丝路之旅》系列短片,以动画形式讲述拉面与丝绸之路的渊源;景区内的拉面主题文创专柜前,掐丝珐琅首饰与速食拉面礼盒成为热门伴手礼;针对青少年开发的 " 拉面研学课 ",让孩子们在揉面体验中读懂 " 一清二白 " 的文化寓意。这一系列组合拳,正推动兰州牛肉拉面从地域美食升级为文化 IP,让全国乃至世界通过一碗面触摸中国味道的深厚底蕴。

匠心育苗强根基 技能淬炼育骨干

在兰州牛肉拉面产业迈向世界的征程中,人才是最坚实的铺路石。兰州市人社局深耕技能培育沃土,以匠心园丁之姿构建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让一碗碗拉面背后,挺立着技艺精湛的传承者与创新者。

" 我要学会制作兰州牛肉拉面,把它带到国外去。" 在甘肃顶乐兰州牛肉拉面职业培训学校的实训教室,来自福建省的林业真正在揉面、溜条、拉面,一招一式,有模有样。半分钟不到,一个白面团在他手里就变成一碗 " 三细 " 牛肉拉面。

" 在国外开中餐馆时,外国顾客总问有没有兰州牛肉拉面。" 林业真擦着汗笑道," 现在我要把这门手艺学透,让更多人尝到地道中国味。" 记者看到,在培训现场,不光有国内的学员,也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学员,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学习拉面技术,一招一式尽显专业,跨国界的技艺传承在此刻生动上演。

兰州牛肉拉面技艺的火种不仅在学校实训教室传递,技能大师工作室也是育苗基地。走进常小平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人员正专注地编撰《牛肉拉面制作师》教材,每一个文字都凝聚着智慧与心血,这些教材将成为规范行业培训的 " 黄金标准 "。在兰州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下,《牛肉拉面制作师国家职业等级培训教程(初级)》初稿即将新鲜出炉。它就像一座明亮的灯塔,为万千学员照亮学习之路。工作室负责人、甘肃合力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张高滔介绍,截至目前,已有 6 名优秀学员从这里 " 毕业 ",1 人斩获中式面点师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5 人拿下中式烹调师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张高滔眼中,这些学员就像带着火种的使者,奔赴兰州牛肉拉面行业的各个角落,将技艺传承、发扬。

去年 8 月,《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2024-2026 年)行动方案》印发执行。结合 " 技能兰州 " 建设,兰州市建立 " 培训 + 评价 + 就业 " 一体化服务机制,开发兰州牛肉拉面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和 " 兰州牛肉拉面制作师 " 地方特色职业培训包,建立健全兰州牛肉拉面标准化教学体系。做大做强 " 兰州拉面师 " 劳务品牌,持续加大对 " 兰州拉面师 " 劳务品牌的培训、输出、后续服务和管理指导。

在政策的支持下,梁顺俭工作室晋升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行业标杆;10 余名高级工以上技术骨干在 " 师带徒 " 的传承中成长,60 余名制作人才远渡重洋,将兰州牛肉拉面的技艺带向美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 牛肉拉面制作师 " 国家级职业(工种)申报稳步推进,专项培训让 609 人掌握核心技能,各类产业链技能培训惠及 928 人次," 订单班 " 累计培训 3500 余人次。甘肃顶乐兰州牛肉拉面职业培训学校已为社会培养餐饮业需求的拉面师等专业人才近 1.5 万名。兰州现代职业学院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更是为产业储备未来力量。从教材编写到人才输送,从技能培训到专业建设,兰州市人社局精心培育的牛肉拉面 " 人才森林 ",正以蓬勃之势拔节生长,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兰州牛肉拉面,正以势不可挡的姿态走出甘肃、迈向世界。从金融 " 活水 " 浇灌产业沃土,到品牌 " 出圈 " 吸引全球目光,再到技能人才筑牢发展根基,每一步都彰显着这座城市的智慧与魄力。未来,在兰州市人社局等部门的持续助力下,一碗碗拉面必将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让兰州味道香飘四海,让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如腾飞巨龙,在时代浪潮中书写辉煌篇章,向着更高、更远、更强的目标奋勇前行。

■记者手记:

一碗面背后的 " 人社密码 "

多日的采访,我愈发觉得,兰州牛肉拉面能从街头小吃变身世界 IP,背后藏着 " 人社密码 "。

当创业者为资金愁眉不展时,人社部门化身 " 及时雨 ",带着 " 甘味 e 贷 " 敲开面馆大门;当品牌困于 " 走出去 " 的瓶颈,他们又变身 " 超级策划 ",把黄河文化、非遗技艺揉进一碗面的传播里;在技能大师工作室,他们俯身与工匠探讨教材编写,本子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细节,仿佛在雕琢一件稀世珍宝。他们既懂金融杠杆的硬实力,又擅文化赋能的巧功夫,用 " 政策之手 " 织就产业发展的经纬网。

在推动兰州牛肉拉面走向世界的征途中,人社部门的角色早已超越传统职能。他们像穿针引线的巧匠,把资金、人才、品牌串联成珠;更像默默托举的巨人,让一碗面的梦想,借着政策东风,飞向五湖四海。这,不正是我们这座城市营商环境不断改善的缩影吗?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万山 文 / 图

相关标签

牛肉 兰州 人社 创业者 培训机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