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王苗苗
图源:图虫创意
保险资管队伍再 " 扩容 "。
6 月 18 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 2025 陆家嘴论坛上透露,日前,总局批准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 " 友邦人寿 ")、荷兰全球人寿保险集团(下称 " 荷兰全球人寿 ")在沪筹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目前,国内已正式成立并运营的保险资管机构共有 34 家,新增 2 家外资独资机构筹建完成后,将达 36 家。
与开放扩容政策形成呼应的是,本土头部保险资管机构交出 2025 年一季度耀眼的 " 成绩单 "。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已有国寿资产、泰康资产、太保资产、人保资产、中意资产、安联资管 6 家机构披露 2025 年一季度业绩。其中,国寿资产净利大涨 27.36% 达 9.46 亿元,泰康资产、太保资产、人保资产净利增幅均超 20%,安联资管成功扭亏。
与此同时,行业扩张势头迅猛。截至 6 月 18 日,年内新登记产品达 330 只,一季度登记量同比翻倍;更为亮眼的是,超九成存续产品年内实现正收益。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很多外资保险机构加大在中国的布局,随着保险业务规模的增长,相应的保险资金运用也有专业化的管理和运作需求,因此外资保险机构也相应发起设立保险资管公司,可以专业化管理保险资金,并将其母公司的全球服务经验和投资能力引入中国。
两家保险资管获批筹建
6 月 18 日,友邦人寿宣布,已获得金融监管总局批复,筹建友邦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 " 友邦保险资管 ")。
1919 年,友邦保险在上海起源。1992 年,友邦保险重回中国内地,成为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获发个人人身保险业务营业执照的非本土保险机构之一,并于 2005 年成立中国区资产管理中心。2020 年,友邦人寿获批为中国内地首家外资独资人身保险公司。
对于获批保险资管牌照,友邦人寿表示,友邦保险资管将建设适应中国市场,具有多行业、泛资产覆盖、灵活把握市场投资机会的保险资管产品业务体系,赋能友邦人寿资产负债匹配,为保险资金获取长期稳定收益。
与此同时,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荷兰全球人寿筹建荷全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 " 荷全保险资管 ")。
荷兰全球人寿创始于 19 世纪上半叶,是一家拥有近 180 年悠久历史的综合性、多元化的国际金融服务集团。目前,荷兰全球人寿还持有同方全球人寿 50% 股权。此次获批筹备荷全保险资管,意味着其进一步加速在中国资管市场的布局。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外资保险资管入场带来双重影响:一方面,其在科技金融、跨境配置等领域的成熟经验,可能挤压本土高端市场份额,而结构化产品开发能力更会倒逼本土机构加速产品迭代;另一方面,也带来合作互补与监管协同机遇,本土机构可借力提升全球化配置能力,行业亦将在 " 市场化 + 国际化 " 驱动下更趋规范。
周瑾也表示,新的外资保险资管机构的批复,向国际投资人传递出积极正面的信号,而国际机构和全球经验的引入,也有利于中国本土保险资管市场的国际化发展,进而为促进中国的资本市场长期发展。
6 家保险资管一季度业绩出炉
当友邦人寿与荷兰全球人寿在沪获批筹建资管公司的消息刷屏金融圈时,国内多家保险资管公司相继披露一季度业绩。
6 月 17 日晚间,国寿资产发布一季度信息披露报告,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7.18 亿元,同比增长 27.32%;净利润 9.46 亿元,同比增长 27.36%。
此前,泰康资产、太保资产、人保资产已相继发布一季度业绩,分别实现营收 14.71 亿元、5.53 亿元、4.34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7.06%、8.86%、12.14%;净利润分别为 6.12 亿元、2.15 亿元、1.94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2.89%、20.11%、26.80%。
此外,安联资管一季度实现营收 0.67 亿元,同比增长 36.73%;净利润 0.04 亿元,实现扭亏。中意资产一季度实现营收 1.01 亿元,同比下降 15.83%;净利润 0.45 亿元,同比下降 2.17%。
制图:时代周报
除此之外,今年一季度,保险资管产品发行市场也十分火热。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6 月 18 日,2025 年市场累计登记保险资管产品达 330 只。其中一季度登记量为 156 只,和 2024 年一季度的 75 只相比,增幅超过 100%。
从产品业绩表现来看,在剔除今年新发产品后,全市场 1371 只披露最新业绩的保险资管产品中,正收益产品数量达 1236 只,占比超 90%。
周瑾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一方面,保险资金运用的规模不断增长,尤其是在保险资金长期入市的趋势下,相关的产品发行也在提速;另一方面,去年以来的良好的保险资金投资业绩表现,也使得保险资管公司分享到部分超额的业绩管理费收入。
田利辉认为,2025 年一季度权益市场回暖和固收市场利率企稳,直接带动保险资管投资收益提升。头部机构凭借更强的投研能力和资源积累,持续扩大管理规模,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一季度产品登记量较 2024 年同期翻倍,反映市场需求旺盛。同时,监管鼓励险资参与不动产、科技创新等领域,为行业提供增量资产配置空间。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