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 年,当康明斯带着大马力柴油发动机首次进入中国市场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前夜。半个世纪里,从重庆山城的第一家发动机合资企业,到武汉的零碳技术研发中心;从传统柴油动力的引进,到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商业化运营,康明斯的发展轨迹与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紧密交织。
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下,康明斯通过技术许可、合资建厂、联合研发,将全球领先的发动机技术注入中国制造血脉。如今,站在五十周年的节点回望,康明斯在华的每一步都烙刻着 " 与中国同行 " 的承诺。" 康明斯与中国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积极参与中国工业化进程,与中国企业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铸就共赢典范。感谢一路同行的伙伴,与康明斯一起,跨越山海,共创信赖。" 康明斯副总裁、康明斯中国董事长石内森(Nathan Stoner)表示。
从技术引进到本土化深耕,从合资模式探索到产业生态共建,康明斯不仅见证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更以创新动力推动中国商用车、工程机械等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改革开放历程中外资企业与中国经济共生共荣的典范。
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的 50 年
1978 年,中国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一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深刻变革席卷神州大地。在这场历史洪流中,康明斯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以技术为舟、以合作为帆,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五十载。
将时间轴拉长。在改革开放之前,康明斯时任董事长埃尔文 · 米勒就专程访问北京,为康明斯在中国市场的深耕奠下基石。1979 年,康明斯中国代表处在北京成立,其也成为最早在中国设立办事机构的跨国公司之一。
合作始于技术许可。1981 年,中国重汽与康明斯签署技术协议;1986 年,东风与康明斯签订了 B 系列柴油发动机产品和制造技术许可证转让合同。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深化改革,制造业准入门槛降低,外商在华投资经营掀起 " 合资热潮 "。康明斯敏锐地察觉到,单纯依靠许可证生产的方式已难以满足市场日益复杂的需求,且产品质量管控也面临挑战。之后康明斯与重庆发动机厂、东风合作分别成立了重庆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和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为后续外资入华提供了制度创新样本。
到了 1997 年,康明斯在中国市场的战略更加清晰,战略性布局全面铺开:2006 年建立西安康明斯,2008 年携手福田汽车,2012 年落子广西,2018 年布局安徽。至此,康明斯在华已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矩阵,这种多点合作的策略,使康明斯深度融入中国制造业体系。
2020 年至今,康明斯开始推动从内燃机技术到新能源动力解决方案,实现了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双赢。截至 2024 年,康明斯在华企业销售收入达 65 亿美元,24 个发动机系列中有 19 个已在中国生产。从技术许可到合资建厂,再到本地化研发,康明斯的发展轨迹,映射了中国从 " 引进来 " 到自主创新的工业化进程。
今年已是康明斯进入中国市场的第 50 个年头,其在华总投资超过 10 亿美元。从最初产品引进,到当下本地化研发与制造,康明斯在中国走过了 " 三部曲 " ——从全球到中国、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为全球。
技术转让的深度与广度成为康明斯区别于其他外资企业的关键,如今康明斯在武汉经开区与东风公司合资成立的东亚研发中心,不仅经历了从 " 产品本地化 " 到 " 技术本地化 ",再到 " 人才本地化 " 的进化,更是康明斯实现 " 在中国为全球 " 技术反哺的最佳例证。
在武汉经开区,康明斯五次追加投资,建立包含技术研发、零部件及整机制造、分销服务的全价值链运营体系。这种深度本地化战略,使康明斯成为中国商用车动力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下一个 50 年,继续同行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中国城市街头,拖着浓烈黑烟的公交车被市民戏称为 " 墨斗鱼 "。改变始于 1999 年,300 辆配装康明斯 B5.9G 型压缩天然气发动机的公交车驶上北京街头,成为亚洲首批天然气公交客车。这一创举开启了康明斯技术引进的黄金时期。
2000 年,康明斯在中国市场投放满足欧Ⅱ排放标准的电控柴油机;2001 年,率先推广欧Ⅲ标准;2005 年,又领先行业导入欧Ⅳ标准。每一步都先于国家排放标准实施,推动中国商用车动力技术跨越式发展。
在过往的 50 年间,康明斯不仅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也深入参与了中国商用车市场的产品应用和定制。从最初的产品引进到当下的本地化研发与制造,康明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诸多创新成就,包括先进的动力解决方案、全面的服务网络、精湛的制造工艺、环保型设施以及与社区的和谐共生。康明斯中国已经成为跨国企业 " 在中国,为中国,也为世界 " 的成功案例。
当前,行业整体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传统燃油动力系统的需求增速放缓,新能源与电动化技术的推广速度尚未完全匹配行业调整的节奏。这使得如何优化产能、提升产品竞争力,成为康明斯以及整个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将创新刻在 DNA 里的康明斯,早已布好棋局。依托技术积淀及创新成果,康明斯率先完成国七 / 非五前瞻技术储备;同时整合全球多区域产品经验和工程研发资源,确保新产品顺利落地;并基于对特定应用场景的理解,以及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实现定制化开发、全系列产品及全景应用覆盖。
在大马力发动机已实现从 19 升到 60 升平台全面覆盖的技术基础上,康明斯即将在 2026 年推出一款全新的 30 升产品平台,专为矿山的严苛工况量身打造,具备更加卓越的动力性能、出色的可靠性和高效的燃油经济性。另外,康明斯还发布最新的多燃料动力总成 3.0,柴油动力系统下,能够实现 1.3%~6% 的节油效果,天然气动力系统可实现 1%~2% 的节气效果。
突破传统能源领域的同时,康明斯升级服务,即将推出新一代电桥和主驱多合一功率电子产品;后市场方面将以 " 全、智、快、专、省 " 五大价值升级服务体系:全国 2000 多家服务商、近 20 个中心库实现全网络、全周期覆盖;以数字化手段及智能平台为客户提供全天候、全流程的一站式服务;依托智慧物流实现秒级响应、分钟级派工、小时级配件送达;5000 多位认证技师及 120 多位驻点专家保障专业服务等。
从技术引进到产业赋能,从合资合作到生态共建,康明斯与中国共发展的 50 年,是外资企业深度融入中国经济转型的生动注脚。今天,当中国制造向 " 中国智造 " 跃升时,康明斯正以数字化、智能化,以及零碳技术为新支点,助力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高价值环节。可以预见的是,康明斯的下一个 50 年,仍将与中国同行。 文 / 夏木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