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不是单次解题,而是工具调用、测试反馈、代码优化的循环过程。
图由 AI 生成
文|Alex
编辑|燕子
美东时间 6 月 7 日,Cursor 宣布已获得了 9 亿美元 C 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 Thrive、Accel、Andreessen Horowitz 和 DST 等。
Cursor 表示,其年度经常性收入(ARR)已增长至超过 5 亿美元。
2021 年底,麻省理工学院的四位 00 后学生见识了 GitHub Copilot 的诞生,惊叹之余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于是创立了 Anysphere。
团队首战选择机械工程自动化,研发 CAD 大模型,却因行业认知薄弱与数据匮乏,四个月后陷入僵局。
Anysphere 联合创始人、CEO Michael Truell 透露说,他们连螺丝型号都分不清,做这个领域纯属浪费时间。
2022 年底,Anysphere 通过 OpenAI 的 Converge 项目获得 GPT-4 测试权限,发现其在代码生成、重构和调试上的潜力,决定转型开发 AI 驱动的代码编辑器。
产品定位为 "AI-first Code Editor"(AI 优先的代码编辑器),他们要重新设计 IDE 的用户体验,将 AI 技术深度融入编码流程。
团队以 VS Code 为基座,仅数周便推出 Cursor 原型。
Cursor 凭借极致的产品体验在用户中赢得了口碑。Cloudflare 副总裁分享了一段视频,其 8 岁的女儿仅用 45 分钟就用 Cursor 搭建了一个聊天机器人。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使得 Cursor 在全球爆红。
Cursor 发布三个月涌入百万用户,20 个月斩获 1 亿美元 ARR,两年多时间便突破 5 亿美元,付费用户超 36 万,连 OpenAI、Midjourney 的工程师都成为忠实客户。
01
AI 优先,Cursor 如何重构开发者体验
Cursor 团队的产品理念是,编程不是单次解题,而是工具调用、测试反馈、代码优化的循环过程。他们正在重塑编程的生产关系 —— 不再让人类适应工具,而是让工具理解人类。
他们坚持模型既要通过测试,又要追求代码简洁优雅,同时警惕模型通过投机取巧虚假完成任务。这种双重标准使编程比数学解题更复杂。
Cursor 的产品核心功能和应用场景如下:
1. 智能代码补全与生成
根据上下文,比如从当前文件、打开的文件以及项目结构来预测并生成整行、整段甚至整个函数的代码。理解你的意图,生成高质量的初始实现。
主要应用场景是快速编写常见代码模式、样板代码、数据模型、API 调用、测试用例等。
2. AI 聊天助手
在编辑器侧边栏或通过快捷键 (Cmd / Ctrl + K) 启动聊天界面。你可以像与经验丰富的程序员对话一样,可以询问代码问题:" 这段代码为什么报错?" " 如何优化这个循环?" " 这个库怎么用?"
也可以请求解释代码:" 请解释一下这个复杂函数的工作原理。" " 这段 SQL 查询在做什么?"
可以修改 / 重构代码:" 将这个函数改写成异步的。" " 用更 Pythonic 的方式重写这段代码。" " 为这段代码添加注释。"
还能请求生成代码:" 写一个 Python 函数,用 Pandas 读取 CSV 并计算某列的平均值。" " 生成一个 React 组件,显示一个带分页的用户列表。"
请求调试帮助:" 帮我找出这个程序崩溃的原因。"
主要应用场景是学习新技术、理解遗留代码、解决疑难杂症、寻求最佳实践建议、获取即时编码帮助等。
3. 代码编辑指令
直接选中一段代码,通过自然语言指令 (Cmd / Ctrl + L) 要求 AI 进行修改。
例如:" 修复语法错误 "、" 添加类型注解 "、" 简化逻辑 "、" 翻译成 Go 语言 "、" 提取为函数 "、" 增加错误处理 "。
应用场景是快速重构代码、修复错误、进行代码转换、添加功能、提高代码质量。
4. 自动化与协作工具
支持共享代码片段库、统一代码风格,并通过 NotePad 记录上下文,促进团队协作。
5. 多种编辑模式 (Vim / Emacs)
支持流行的 Vim 和 Emacs 键绑定,满足习惯这些编辑器的用户需求。这样可以提高资深开发者的操作效率,无需改变原有习惯。
6. 内置终端和本地模式
编辑器内集成终端,方便运行命令、脚本、测试、版本控制操作等,无需切换窗口。可以应用于执行构建命令、运行测试、使用 Git、启动开发服务器等场景。
此外,Cursor 还提供在本地运行的开源模型,比如 StarCoder 或 DeepSeek Coder 选项,代码无需上传到云端,满足对隐私和安全有严格要求的场景。
可见,Cursor 的核心价值在于将强大的 AI 能力深度集成到代码编辑工作流中,通过智能补全、自然语言对话和指令编辑三大支柱,极大地提升开发者的编码速度、理解效率和代码质量。
它适用于从快速原型开发到大型项目维护、从新手学习到专业生产力提升的广泛场景。
02
没有营销团队的 5 亿美元 ARR 之路
Cursor 在短短几年间突破 5 亿美元 ARR,他们采用了什么样的商业模式?
Cursor 的商业模式主要通过提供不同级别的订阅服务来实现盈利。从其官网可以看到,Cursor 提供了三种不同的订阅方案:Hobby、Pro 和 Business。每种方案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价格点,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和预算。
1. Hobby 版本
该版本免费,提供的功能包括 Pro 两周试用期、每月 2000 次文本生成次数、每月 50 次慢请求。该版本的目标用户是个人用户或小型项目,预算有限但需要基本功能。
2. Pro 版本
价格是每月 20 美元(月付)或每月 16 美元(年付)。提供包括 Hobby 计划的所有功能、不限制文本生成次数、每月 500 次请求、无限制慢请求,且可以提供高性能输出的 Max 模式,目标用户是需要更多功能和更高性能的个人用户或小型团队。
3. Business 版本
每月 40 美元 / 用户(月付)或每月 32 美元 / 用户(年付),功能除了覆盖 Pro 版本的所有功能之外,还具备组织的强制隐私模式、集中团队计费、单点登录、管理仪表板使用情况统计等。目标用户是企业用户或大型团队,需要高级管理和安全功能。
Cursor 的付费用户几乎全部来自自然增长,团队甚至没有专职营销人员。公司通过持续迭代和功能创新,比如采用 AI 智能体模式 Composer 吸引用户,而非依赖销售团队。
此外,通过个人开发者采用来推动团队和企业采用,形成自下而上的增长模式。
03
Cursor 的逻辑
Cursor 团队以其独特的洞察力,重塑了软件开发的基本逻辑。
传统编程教育强调语法精确性与算法实现,而 Cursor 认为后代码时代的核心特征是,开发者通过高阶逻辑表达来定义系统功能,AI 则负责将其转化为可执行代码。
这种转变类似建筑行业从手绘蓝图到 BIM 建模的进化,建筑师只需描述空间关系,软件自动生成施工图纸。
但自动化不等于替代。在一次访谈中,Cursor 团队反复强调 " 人类的控制权不可剥夺 ",AI 是增强工具,开发者必须掌握方向盘。
这种理念源于对软件本质的理解,优秀代码不仅是功能的实现,更是设计者品味的物化。
Cursor 团队所谓的 " 品味 "(taste),就是定义 " 应该构建什么 " 的决策能力,它渗透在 API 设计、错误处理机制等微观选择中。随着技术抽象化,这种能力将比编码语法更稀缺。
为实现这一愿景,Cursor 选择自研完整 IDE,而非开发编辑器插件。VS Code 等现有工具本质上仍是代码文本处理器,无法支撑逻辑设计的新范式。团队曾尝试插件路线,但很快发现必须重构从代码补全到版本控制的整个交互链条。
这就像试图在马车底盘上安装喷气发动机,局部优化无法解决系统性的瓶颈。
Cursor 的模型协同策略是,使用自研轻量模型处理高频、低延迟需求,比如 300 毫秒内响应的补全,基础大模型专注创意性任务。这类似现代 CPU 的 " 大小核 " 设计,兼顾效率与智能。
此外,他们还将编程拆分为战略层和战术层,分别匹配不同 AI 能力。开发者先通过自然语言描述模块关系,再由 AI 填充实现细节。
04
结语
Cursor 的其中一个贡献是,让开发者从 " 如何实现 " 的问题中解脱,专注于 " 为何创造 " 这样的价值思考。
这场变革的深远意义或许远超编程领域本身。就像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更高效的纺纱机,更彻底重构了社会生产方式一样,Cursor 所代表的后代码范式正在重塑知识工作的底层逻辑。
在技术史上,我们见过太多工具迭代的案例,但真正改变文明进程的,永远是那些重构生产关系的创新。
当程序员不必纠结于语法细节 —— 人类创造力终于可以回归其最本质的状态,即对可能性的探索,对价值的定义,对未来的想象。
2025 超级 AI SHOW 重磅来袭!
快来报名吧!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